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为了解广州地区抗菌药物管理初期近10年下呼吸道住院病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将3个不同时期[2003年6月—2004年12月(第1期)、2006年2月—2007年2月(第2期)、2011年1月—2012年6月(第3期)],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Etest检测及K-B法纸片对其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检测,分析比较3个时期的检测结果。结果3个时期肺炎链球菌培养结果分别为第1期172株,第2期79株,第3期391株;耐药性变化趋势中,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呈现上升趋势,且3个时期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3个时期流感嗜血杆菌培养结果分别为第1期484株,第2期140株,第3期524株;耐药性变化趋势中,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耐药性呈现上升趋势,且3个时期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四环素、头孢曲松耐药性呈现下降趋势,且3个时期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近10年中,肺炎链球菌对儿科常用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仍在上升趋势中。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的耐药情况也是逐年加重;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定向分化及其在体内的形态发育情况。方法 Wistar大鼠24只,向其左胫前肌处注射0.2ml无水乙醇,致其无菌坏死,右胫前肌注射等渗盐水0.2ml作为对照,制成动物模型后备用;取大鼠第3代BMSCs,5-氮杂胞苷、成肌调节因子(My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进行诱导分化。诱导后第9天,收集BMSCs,用BrdU标记并诱导后注射到大鼠双下肢胫前肌处,分别在3,6,9和12d取材进行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注射诱导后3d,实验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注射单纯注射BMSCs的对照组,BrdU标记细胞向骨骼肌分化,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均为弱阳性表达,6,9d可见BrdU标记细胞向骨骼肌分化,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阳性表达,第9天更为明显,注射后12d后可见新生骨骼肌细胞形成肌小管,细胞核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强阳性表达。结论 大鼠损伤肌肉的微环境中,BMSCs可向骨骼肌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定向诱导后BMSCs在体内成活率高,增殖速率快,向骨骼肌分化纯度更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2002至2006年五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患儿抗菌药物消耗情况,并对2004年10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实施前后的药物消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五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医院B)、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院(医院SA)、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SB)、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重庆儿童医院(医院C)以及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儿童医院(医院G)进行研究。分别统计不同年份五家医院全年门诊部和住院部所有抗菌药物的消耗量。应用药物解剖-治疗-化学的分类系统和限定日剂量(DDD)方法进行抗菌药物利用研究。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门诊患儿:每100个患儿每天的DDD数目(DDDs/100患儿-天),住院患儿:每100个住院日的DDD数目(DDDs/100住院日)。按照指导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药物。结果①各选择医院门诊部抗菌药物总的DD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Ds的差距呈逐年降低趋势。门诊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的DDDs较高。②选择医院门诊部非限制使用药物平均DDDs指导原则颁布后(11.4)较颁布前(15.2)有显著降低趋势,其中医院B、SA和SB的下降趋势较明显;选择医院限制使用药物平均DDDs指导原则颁布后较颁布前降低趋势不明显。门诊部非限制使用药物单品种以乙酰吉他霉素、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DDDs所占比例最高,限制使用药物单品种以阿奇霉素、头孢克洛和头孢他美酯DDDs所占比例最高。③2002至2006年选择医院住院部抗菌药物总的DDDs为49.9~65.8,DDDs在2006年较2002至2004年下降了22.6%。选择医院DDDs的差距呈逐年降低趋势。住院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的DDDs较高。④选择医院住院部非限制使用药物平均DDDs指导原则颁布后(22.7)较颁布前(34.0)有显著降低趋势,各医院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药物平均DDDs较指导原则颁布前变化不明显,五家医院各有升降。各医院住院部非限制使用药物中以青霉素类、第一和二代头孢菌素DDDs所占比例最高,指导原则颁布前后的DDDs最高单品种均在同一类或同一代抗菌药物中变化;指导原则颁布前限制使用药物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颁布后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结论五家儿童医院抗菌药物DDDs较高,各医院各类抗菌药物DDDs有所不同。指导原则实施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呈降低趋势,医院间DDDs差距缩小,提示指导原则的颁布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4.
综述中药丹参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验证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60例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36例,年龄72~86(76.5±7.9)岁,其中30例采用常规PKP治疗(常规组),30例采用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PKP治疗(导板组)。观察术中椎弓根穿刺时间(穿刺针到椎体后缘)及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总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椎管型骨水泥渗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伤椎前缘压缩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椎管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导板组椎弓根穿刺时间(10.23±3.15) min,透视次数(4.77±1.07)次,手术总时间(33.83±4.21) min,总透视次数为(12.27±2.61)次;常规组椎弓根穿刺时间(22.83±3.09)...  相似文献   
56.
葛根芩连汤是表里双解剂,符合国医大师周仲瑛"汗和清下、表里双解"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葛根芩连汤治疗流感的中医理论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黄连、黄芩、甘草都具有直接或间接抗病毒作用,还能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机体物质代谢,降低流感对心血管的破坏作用。葛根、黄连、黄芩能消炎抗菌,影响免疫细胞、抑制免疫因子的生成,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恢复内环境稳态。葛根芩连汤治疗流感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病毒吸附细胞、抑制病毒复制、阻碍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避免过度天然免疫应答、降低细胞组织炎性损伤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榄香烯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用榄香烯注射液400mg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局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6.7%,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榄香烯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8.
用MTT法和^3H-TdR法测定氟化钠缓焉对成骨细胞的存活和增能力的影响。结果氟化钠缓释片有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59.
60.
广州地区1~12月龄健康婴儿肺功能的测定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 1~ 12月龄健康婴儿肺功能的发育情况。方法 将 140名 1~ 12个月的健康婴儿分成 4组 :1~ 2月、~ 4月、~ 7月、~ 12月组。用美国森迪公司 2 6 0 0型儿童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值 ,包括用潮气流速容量曲线部分替代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检测出的潮气量和反映大小气道功能的指标 ;利用被动流速容量技术测定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总气道阻力 ;用开放式氮冲洗的方法测定功能残气量。结果 本组婴儿各项肺功能测定值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通气功能、功能残气量、呼吸系统的静态顺应性随月龄增大而增大 ,与身高、月龄、体重密切相关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反映大、小气道功能所有指标都相对稳定。结论 用潮气流速容量曲线部分代替最大呼气流速曲线可反映大小气道功能情况 ,其各项指标相对稳定 ,可作为观察呼吸系统疾患时肺功能变化情况的比较理想的指标。通气功能、功能残气量、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潮气呼气峰流速随月龄增大而增大 ,符合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 4月婴儿发育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