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为探讨初始强化免疫对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效果.1998年6~7月份对韶关市所有6月龄至15岁人群实施MV初始强化免疫后进行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观察。结果强免后麻疹总抗体阳性率从90.8%升至99.5%,GMRT从861.8增长到4660.2,低抗体率从31.0降至1.8%、免疫成功率高达98.9%;强免后(1998年7-12月、1999年1-5月)麻疹发病报告分别为27例和1例.比强免前(1998年1—6月252例)大幅度下降。说明MV初始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显,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可取策略. 相似文献
53.
54.
浈江区自计免达标以来,麻疹发病率控制在30/十万以内,周岁内儿童麻苗接种率达90%以上。为了解发病率在国家控制指标下,麻疹病例及人群抗体水平的分布特点,探讨其控制及预防策略,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麻疹的发病率。我们将债江区1995年健康人群免疫水平调查资料结合1991-1994年麻疹病例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来源于传染病个案调查资料。2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侦江区人群按年龄组0一百月、2-4岁、6-8岁、14一历岁。29岁一分为6层,每层随机抽取适龄健康人作…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 了解韶关市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现况,为研究与制订食品安全保障和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8~2002年韶关市粮油类、肉制品类、酒类、糕点类等9类食品的卫生监测资料,对15项卫生指标比较分析。参照WHO食源性疾病监测规划,收集韶关市1990~200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寄生虫调查报告、食物中毒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等资料进行现况分析。结果1998~2002年韶关市各类食品监测合格率为82.36%。15项卫生指标95%上限值与国家卫生标准比较:2项大于国标,占13.33%;1990~1999年和2000~2002年韶关市食源性传染病发病分别占传染病的41.55%和20.97%,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3.0/10万和57.16/10万,病因构成以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为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分别为18.98%和7.22%,病因构成以蛔虫病为主;食物中毒共发生44起,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和2.81/10万,中毒类型以农药为主。结论 该市食品安全仍存在一定的隐患而且食源性疾病已对居民健康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58.
59.
流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传染病 ,其起病急传播快 ,发病率高 ,病毒不断变异 ,因此开展流感监测掌握变异情况及人群抗体水平对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1] 。我们于 2 0 0 0年对韶关市人群进行流感抗体检测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血清标本来源 本年度 8月份流感流行后期采集健康人群五个年龄组共 75份血清 ,本市 6个县城职业人群 70份血清。1 2 病毒抗原、霍乱滤液 Al/广州 192 / 2 0 0 0、A3/沪防 / 1/ 98,A5 /HK/ 483/ 97、B1/京防 / 76 / 98、B2 /深防 / 12 / 97;霍乱滤液均由广东省防疫站提供。1 3 检测方法 采用微… 相似文献
60.
某冶炼厂环境铅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某冶炼厂 15年前后环境铅污染影响的变化 ,并为评价该厂扩建投产后污染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1980~ 1982年曾调查的污染区和对照区 ,于 1995~ 1997年再次调查两区稻米、蔬菜、饮水铅含量以及 7~ 14岁学龄儿童 (污染区 10 4名 ,对照区 6 8名 )的血铅及 δ- AL AD酶活力 ,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米铅 (干重 )、菜铅 (湿重 )、学生血铅和 δ- AL AD酶活力的几何均值 :污染区分别为 2 6 .7± 1.6 5 mg/ kg、6 0 .4± 2 .6 7mg/ kg,2 0 6± 1.7μg/ L和 98± 1.3IU/ L;对照区分别为 13.2± 1.85 mg/ kg、44 .9± 2 .84mg/ kg、2 2 9± 1.3μg/ L和 2 2 5± 1.4IU/ L。污染区米铅显著上升而δ- AL AD酶活力显著性下降 (P<0 .0 1) ,污染区 2 2人 (占 2 1.2 % )血铅水平超过对照区最高值 (312 .9μg/ L) ,其中 8人高达 45 0~ 76 2 μg/ L;与 1980~ 1982年相比 ,污染区的稻米和蔬菜铅含量显著增加 (P<0 .0 1)。结论 该冶炼厂对污染区的铅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