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2008-2009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做定期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2009年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0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15种抗菌药物中,2009年有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2008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提升较为明显的有:环丙沙星由2008年的17.05%升至2009年的27.I9%,头孢曲松由68.18%升至95.61%,头孢他啶由19.32%升至30.70%,头孢吡肟由25.00%升至31.58%,氨曲南由34.09%升至41.2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由20.45%升至25,44%;2009年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吡肟在两病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株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提升,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进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53例前列腺液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52株,阳性率为34.0%,其中以葡萄球菌为主,共41株(78.8%)。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总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G(97.6%),其次是红霉素(95.2%)和磷霉素(92.7%)。19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高于50.0%的有9种。敏感性最好的是万古霉素(100.0%),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其次是替考拉宁(97.6%)、莫西沙星(95.2%)、喹努普汀/达福普汀(92.7%)、褐霉素(90.2%)。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关键是在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4年期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8年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256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5种抗生素中耐药率呈逐年递增的有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2005~2008年呈高耐药的有:头孢唑啉为85.00%~100%,氨苄西林为65.82%~100%,氨曲南为68.35%~98.00%;2008年ICU病区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高达63.41%,大多数抗生素(11种)耐药率均大干80%.[结论]4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呈逐年递增趋势.ICU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  相似文献   
15.
辛力华 《四川医学》2000,21(3):269-270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 :1997年 1月~ 1999年 3月 ,从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痰、尿、咽、分泌物及脓等标本中分离出的 6 6 0株G- 杆菌。其鉴定方法采用的是常规鉴定技术法和革兰阴性杆菌快速编码鉴定技术法。1 2 采用新型的微量稀释法细菌药敏测试技术 -药敏检测试剂盒 ,药敏板上含有 12种常用抗生素 ,共有8档浓度。测定出各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1 3 结果 :6 6 0株G- 杆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对 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 ,见表 1,2。2 讨 论2 1 我院G- 杆菌的分离率高达 78 4 % ,充分表明…  相似文献   
16.
李睿  熊大迁  辛力华  任然  张琼芳 《西部医学》2021,33(10):1492-1495+1499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95例SAT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72)和非感染组(n=123),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在SAT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血清FT3、FT4、CRP水平及ES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WBC、NE%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或对照组,非感染组患者的WBC、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或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感染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清PC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所示:PCT的AUC最大,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861和1.000。 结论 SAT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会出现显著升高,其对于病原学鉴别诊断的价值高于WBC等常规感染指标,可用于辅助指导针对SAT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制订抗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对临床分离病原菌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下降尤为明显,对阿米卡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呈逐年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大于90.0%,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13年较2012年明显增加,但2014年与2013年相比增加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结论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并非逐年加重,反而有所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但未出现继续增加趋势,对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应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尽快的给病人确诊,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半自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相继在临床实验室得到应用,其应用较广的是VITEK-AUTO-MICROBICSYSTEM(AMS)。功能齐备、快速而敏感、准确而可靠。但在实际应用中影响鉴定和药敏的因素诸多。为确保鉴定及药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和药敏各环节的质量保证应予高度重视。1 鉴定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1 采集合格标本 提倡在用药之前采取标本。对血液和骨髓标本的采集,应严格无菌操作,血液和培养基比例为1∶10。尿标本的留取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及耐药变迁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680株.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5.29%.药敏统计分析经2016年与2015年比较:头孢类耐药增长率提高了10%以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增长率提高了15%以上;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增长率提高了20%,CRE-KPC比例占26.95%.ICU耐药率逐年上升非常明显:头孢类耐药增长率提高了20%以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增长率提高了50%以上;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增长率提高了50%,CRE-KPC比例占70.75%;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增长率提高了近40%.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与非ICU,尤其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分别高出了70%、35.6%、60%、50%.结论:本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株以痰液居多,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提高,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与非ICU,CRE比例增高明显,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