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标志性过程,临床上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目前缺乏无创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肝纤维化进程伴随着复杂的分子水平的物质变化,各种物质变化与肝纤维化进展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ET作为能够提供组织功能与代谢等分子水平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有能力监测这些定量化信息。简单介绍了应用于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PET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原理,总结了目前PET特异性分子探针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以及寻找更多、更合适的PET特异性分子探针应用于早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后的后腹腔镜下置入输尿管双J管的简单方法。方法先在Trocar开口处放置1枚橡皮塞防止漏气,再用分离钳暴露输尿管切口,通过橡皮塞开口处置入输尿管导管推管至输尿管切口,然后将导丝软头从推管处缓慢送入输尿管直至导丝进入膀胱,用分离钳固定导丝,拔除推管,再在推管协助下将剪除盲端的双J管通过导丝送入输尿管,拔出导丝和推管,在分离钳配合下将双J管尾端置入输尿管上段。结果 79例采用上述方法均一次性顺利置入输尿管双J管,改进方法后置管时间为3~12 min,术后复查KUB均显示双J管位置良好,无1例回缩现象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及肾盂成形术后置入输尿管内支架管是手术难点之一,利用改良后的双J管置入方法所需器械简单,置入过程简单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PET/CT和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分别行PET/CT和PET/MR检查并进行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配对χ2检验分别评价PET/CT和PET/MR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及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者评价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及诊断自信度的差异。结果 PET/MR分期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显著高于PET/CT,二者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2);PET/CT和PET/MR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05);二者对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诊断自信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PET/CT和PET/MR对检出宫颈癌原发灶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PET/MR对宫颈癌分期及判定淋巴结转移有更大的诊断优势,PET/MR有望在综合评价宫颈恶性病变进展中成为替代PET/CT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探讨PET/CT定性及半定量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SUVmax行单因素分析,并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记录淋巴结SUVmax值(SUVmaxLN)及其与原发灶、肝脏、腹主动脉SUVmax的比值(SUVmaxL/T、SUVmaxL/H、SUVmaxL/A)。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提示淋巴结转移以及原发灶SUVmax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4.90%(28/51),特异度为91.61%(142/155),准确率为82.52%(170/206)。SUVmaxLN=4.19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界值(SUVmax=2.5)。与SUVmaxLN相比,以SUVmaxL/T、SUVmaxL/H、SUVmaxL/A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ET/CT在定性及半定量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脏纤维化进展和恶性病变发生时病灶组织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会发生明显改变,测量肝组织血流量对于检测肝脏组织病变进展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PET/CT是将PET与CT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解剖、功能和分子成像的先进成像设备。采用PET/CT和正电子核素示踪剂能够无创、精准获得肝脏组织总血流量,以及肝动脉、门静脉所占的血流量比例。特别是采用动脉输入图像派生法替代传统采集动脉血样的方法后,使得测量肝脏血流量的方法更加简便,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研究。就无创PET/CT分子成像设备测量肝脏总血流量以及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的方法和应用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DNA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表达而不改变DNA碱基序列的表观遗传修饰,通过沉默肿瘤抑制基因在癌症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DNA去甲基化药物在临床上已经显示出疗效,然而,高效性和特异性的DNA去甲基化药物尚未出现。目前,在市场上已有2种药物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寻找直接结合靶点新的抑制剂是未来的方向。从抗肿瘤活性和临床研究方面介绍了DNA去甲基化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短期反复行GS-TAE治疗伴动门脉瘘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反复行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对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经CT、MRI诊断肝细胞癌,血管造影确认均有动门脉瘘形成的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将明胶海绵碎块与抗癌药混合并行肝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直径均选择在0.5~1mm之间,栓塞次数3~5次,栓塞间隔3~5周。结果:12例治疗后癌灶范围缩小(85.7%),全部14例A-P shunt消失,患者生存时间4~26个月。9例同时伴有门脉癌栓,治疗后8例门脉癌栓缩小或回缩(88.9%),其中1例门脉癌栓甚至完全消失。结论:短间隔反复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PET/CT代谢参数和临床特征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 纳入127例接受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随机抽取15例为验证集;按7 ∶ 3比例将其余112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77)及测试集(n=35),并根据EGFR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突变型组(n=55)及野生型组(n=57),比较观察2组PET/CT代谢参数和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参数构建模型,评估其诊断EGFR突变的效能。结果 突变型组女性及腺癌占比均高于野生型组(P均<0.05),而原发灶最大径、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均小于野生型组(P均<0.05)。以TLG、MTV、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诊断NSCLC患者EGFR突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66、0.63及0.63。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TLG及性别用于建立模型,诊断训练集、测试集EGFR突变的AUC分别为0.72、0.67,其在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的准确率分别为67.53%、71.43%及66.67%。结论 PET/CT代谢参数如TLG和临床特征如性别等可用于诊断NSCLC EGFR突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18FDG-PET/MR一体机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ADC值与FDG-PET标准化摄取值(SUV)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行盆腔PET/MR检查。采用随机自带软件,利用轴位像对PET图像、ADC图及T2WI进行自动配准,并在同一层面勾画ROI,测量感兴趣体积(VOI)内肿瘤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mean)、最小ADC值(ADCmin)和平均ADC值(ADCmean)。结果 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的ADCmin与SUVmax、ADCmin与SUVmean、ADCmean与SUVmax、ADCmean与SUVmean均无明显相关性;中-高分化和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上述ADC和SUV指标间亦无明显相关性。中-高分化与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49)。结论 ADC和SUV是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相互独立的指标。恶性程度分级评价中,ADC可能较SUV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并将穿刺通道扩张至F14-18,从通道插入输尿管镜到结石处,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取出碎石片。结果26例患者,17例一期取净结石,4例1周后二期取净结石,5例肾盏内有小块结石残留,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或软性肾镜取石后治愈。结论经皮肾微造瘘碎石、取石术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的重要疗法,若与ESWL结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