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单侧去骨瓣减压术(DC)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SD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重型TBI并行单侧DC的病人179例,观察其发生对侧SDE的情况,并选用与发生对侧SDE可能相关的11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例重型TBI行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 16例,其发生率为8.94%;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池受压、对侧蛛网膜撕裂、减压窗脑外疝4项因素对其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蛛网膜撕裂(优势比为27.560,95%置信区间为2.314-341.231;P〈0.05)和减压窗脑外疝(优势比为5.921,95%置信区间为1.017-29.334;P〈0.05)是发生对侧SDE的两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侧蛛网膜撕裂和减压窗脑外疝可增加重型TBI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后引起慢性外伤性脑积水(PTH)或外伤后脑室扩张(PTV)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3-01-2013-12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88例TBI病人,观察发生慢性PTH和PTV的27例患者,同时按1∶2随机抽取的非慢性PTH或PTV的TBI患者54例作为对照。对2组病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进行对比。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硬膜下积液和去骨瓣减压等4项对慢性PTH和PTV的发生有明显影响;GCS≤8分和去骨瓣减压是发生慢性PTH或PT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S≤8分和去骨瓣减压是TBI后引起慢性PT H或PT V的危险因素,V-P分流是治疗慢性PT H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到慢性海人酸癫疒间鼠海马CA3区后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与宿主细胞的整合情况。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EGFP)标记的原代培养NSC移植到慢性癫疒间鼠的海马CA3区。分别在移植后第2、4、8、12周4个时间点取脑冷冻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整合情况。结果NSC在移植后2周未见迁移;移植后4周,可见移植细胞迁移到距移植区最近的齿状回;8周和12周,移植细胞可迁移到齿状回和海马各区。12周仍有大量移植细胞(65 045.00±881.72)存活。NSC在移植区以分化为胶质细胞为主,在齿状回和海马各区以分化为神经元为主;-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齿状回门区和海马CA3区分化比例较高。突触素免疫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间产生了有机的整合。结论NSC移植于慢性癫疒间鼠的海马CA3区后,能够迁移到齿状回和海马各区并长期存活,且可分化为神经元,特别是GABA能神经元,并能与宿主细胞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到慢性海人酸癫(癎)鼠海马CA3区后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与宿主细胞的整合情况.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EGFP)标记的原代培养NSC移植到慢性癫(癎)鼠的海马CA3区.分别在移植后第2、4、8、12周4个时间点取脑冷冻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整合情况.结果 NSC在移植后2周未见迁移;移植后4周,可见移植细胞迁移到距移植区最近的齿状回;8周和12周,移植细胞可迁移到齿状回和海马各区.12周仍有大量移植细胞(65 045.00±881.72)存活.NSC在移植区以分化为胶质细胞为主,在齿状回和海马各区以分化为神经元为主;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齿状回门区和海马CA3区分化比例较高.突触素免疫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间产生了有机的整合.结论 NSC移植于慢性癫(癎)鼠的海马CA3区后,能够迁移到齿状回和海马各区并长期存活,且可分化为神经元,特别是GABA能神经元,并能与宿主细胞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体外癫(癎)微环境下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在癫痫微环境下能否发育为“癫痫神经元”。方法“无镁”外液处理神经元建立“癫痫神经元”模型。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分别与正常海马神经元、“癫痫神经元”共培养,应用膜片钳记录干细胞的突触后电位,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突触素抗体染色情况。将神经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放入“无镁”外液,应用膜片钳记录其突触后电位。结果 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培养14d,神经元仍存在自发的“癫痫样放电”。干细胞与“癫痫神经元”共培养时,免疫荧光结果示80%干细胞突触素染色阳性,膜片钳记录到干细胞12次/5mi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无镁”外液中,60%干细胞分化神经元出现14次/5min时程约10s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未记录到“癫痫样放电”。结论 干细胞能够与周围神经元形成功能性突触;干细胞在癫痫微环境下转变成“癫痫神经元”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到慢性海人酸(kainic acid,KA)癫痫鼠海马CA3区后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用KA脑审注射制作慢性癫痫模型.将原代培养的、EGFP标记的NSCs移植到慢件癫痫鼠的海马CA3区.分别在移植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连续进行7天观察大鼠癫痫发作频率和程度,在移植后第10周进行发作间期右侧海屿深部脑电监测.然后取脑冰冻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分化情况,Timm's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异常苔状纤维发芽.结果 移植后12周仍有大量移植细胞存活(65,045.00±881.72).NSCs在移植区以胶质细胞分化为主,在齿状回和海马各区以神经元分化为主,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齿状回门区和海马CA3区分化比率较高.NSCs移植后第4周移植组癫痫鼠的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开始减少,Timm's染色计分和发作程度也有明显改善,两组发作问期脑电图尖、棘波在每个观察期的发放次数分别是3.83±4.96和27.16±21.08,,结论 将NSCs移植到慢性KA癫痫鼠的海马CA3区,移植细胞不仪能够长期存活、迁移到海马齿状回的各区,而且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特别是GABA能神经元,同时还能够抑制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苔状纤维发芽,从而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减轻癫痫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17.
影响癫(癎)病人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癫痫是一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反复的癫痫发作、长期服药、社会歧视等使病人及其家属背上沉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生活质量这一作为反映健康的新指标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不但成人癫痫病人生活质量总分降低,而且与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相比较,在情绪、社会交往和总的生活质量方面降低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慢性海人酸(KA)致癫痫鼠海马CA3区后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KA脑室注射法制作慢性癫痫鼠模型,将原代培养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NSCs移植到慢性癫痫鼠的海马CA3区,所有大鼠在移植组移植后12周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然后移植组大鼠取脑冰冻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移植细胞分化情况。结果癫痫鼠组大鼠在目标区域逗留时间明显短于正常大鼠组,而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大鼠组(P〈0.01);移植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比癫痫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明显缩短,在目标区域逗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且移植后12周,NSCs大量存活(65045.00±881.72),迁移到齿状回和海马各区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癫痈能够损害大鼠的认知功能。将NSCs移植于KA致慢性癫痫鼠海马CA3区后,NSCs不仅能够长期存活、迁移到齿状回和海马各区并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而且能够明显改善癫痫鼠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2型腺相关病毒(rAAV2)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规律及转染对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神经干细胞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传代后第10天,比较转染组和对照组子代细胞形成的神经球数;分化后第14天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比较转染组和对照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比例.结果转染后第3天,可观察到神经球发出绿色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在第9天达到稳定状态(90%的神经球发出强弱不等的荧光).传代后第10天,转染组子代细胞每井形成的神经球数为(17.83±1.35)个,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分化后第14天,转染组神经元、胶质细胞的胞体与纤细突起均可见绿色荧光,转染组神经元与胶质细胞比例分别为35.3%±3.1%和55.4%±7.3%,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rAAV2-EGFP可以稳定、高效转染神经干细胞,且不影响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神经干细胞理想的基因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MSCs)移植到实验性脑外伤大鼠侧脑室后对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从GFP转基因SD大鼠分离MSCs,体外扩增至第五代。取SD大鼠96只,供制作模型。其中随机选取2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72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方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造模后7 d,随机分为三组:MSCs治疗组、IMDM对照组、TBI对照组,每组24只。MSCs治疗组经侧脑室移植MSCs,IMDM对照组经侧脑室注射同体积的IMDM基础培养液,TBI对照组经侧脑室空白进针,分别于移植后2、4、8、12周末,以神经功能评分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MSCs移植后对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和在大鼠脑内存活迁移情况。结果:经侧脑室移植的MSCs可向脑损伤区域迁移,少数能表达一些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如NeuN和GFAP。侧脑室移植MSCs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优于侧脑室注射IMDM对照组和TBI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IMDM对照组和TBI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SCs通过侧脑室同种异体移植后能存活并向损伤区域迁移聚集,少数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可促进外伤性脑损伤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