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扩大根治术术式的疗效.方法该院在1996~2002年共收治胸腺瘤合并MG者146例,采用了扩大根治术切除胸腺及前纵隔脂肪结缔组织,随访0.5~7.0年,复习文献对比,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39例,94例完全缓解,术后停用抗胆碱酯酶(吡啶斯的明)药物治疗,明显改善29例,改善15例,无效3例;围术期死亡2例,远期死亡1例.病理检查,发现前纵隔脂肪内异位胸腺19例.结论扩大根治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术后症状改善率提高,远期存活率高,能显著提高胸腺瘤合并MG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2.
113.
目的分析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切口将接受患侧甲状腺手术的80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取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对照组取颈前低位弧形切口。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水肿、颈部紧缩感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患侧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创伤小、痛苦小、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4.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本”是隐藏于表象背后的本质.详细的问诊、体质辨证以及对脉象的体察有助于我们探索疾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5.
<正>急性脑卒中后营养障碍的发生率高,入院时约为16.3%,1周时约为26.4%,2周时约为35.0%[1]。营养障碍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神经功能恢复缓慢,是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2]。因此,评估急性脑卒中营养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评估和干预,从而减少卒中并发症、促进神经功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点,评价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0年元月至1996年元月的80例青年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切除率85%(68/80),根治切除率60%(48/80),姑息性切除率25%(20/80)。术后5年生存率21.3%。青年人胃癌肉眼病变以溃疡型多见,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多见。结论:青年人胃癌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癌瘤发展快,组织分化差,预后差,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5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高峰  李明 《河南中医》2007,27(5):69-69
2002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患者5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面神经炎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5~61岁,平均(37.61±6.42)岁;病程2~31d,平均(11.52±5.24)d,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2治疗方法按朱氏三阶段的分法[1]给予不同的治法。第一阶段(1~7d,为进展期)。①口服药:强的松片40~60mg,晨起口服,连用5d后停药;阿昔洛韦片200~400mg,每日5次(有Hunt氏综合征者,其剂量加大至800mg,每日5次,还可考虑静脉注射治疗);地巴唑片10mg,每日3次。②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118.
食管癌术前的螺旋CT征象与手术切除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胸部螺旋CT检查以判断食管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对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研究.方法该院自1995年3月~2003年5月对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术前胸部螺旋CT平扫加增强,根据CT影象学征象并结合术中肉眼所见及手术切除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根据食管癌胸部螺旋CT征象将患者分为A组(食管病变与周围重要组织之间有脂肪垫存在)、B组(脂肪垫消失长度在2 cm以下)、C组(脂肪垫消失长度大于2 cm)三组;手术切除率为A组根治率100.0%,B组根治率84.5%,C组根治率17.8%.结论食管癌术前应用胸部螺旋CT检查并对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较之传统的单纯以长度作为能否切除的标准更符合实际需要,对指导手术有很大的意义,明显降低了开胸探查率.  相似文献   
119.
背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近年来一种新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其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处于初步阶段。目的:拟建立重症肌无力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大鼠模型,观察其临床症状、重复神经电刺激动作电位衰减率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b滴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12在郑州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Wistar雌性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组10只,佐剂对照组10只,干细胞移植组15只,模型对照组15只。方法: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佐剂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干细胞移植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的方法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环磷酰胺预处理大鼠后经尾静脉回输;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的外周血,其余处理同干细胞移植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干细胞移植后各组大鼠的游泳时间及成活率;检测干细胞移植后第4,9周的重复神经电刺激动作电位衰减率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b滴度。结果:①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存活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②模型对照组大鼠游泳时间明显短于正常组和佐剂对照组(P〈0.05),干细胞移植后第9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游泳时间明显比第4周延长(P〈0.05)。③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干细胞移植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肌电波幅递减幅度高于正常组和佐剂对照组(P〈0.05)。④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b滴度高于正常组(P〈0.05),干细胞移植后第9周干细胞移植组的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b滴度低于第4周(P〈0.05)。结论:实验成功制备出了重症肌无力干细胞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0.
我们采用不同剂量异丙酚及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