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66篇
预防医学   20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4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神经内外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降低神经内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提高医院质量。方法 对神经内外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开展目标性监测前,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44%,开展后1998年1-12月为7.26%,1999年1-12月为5.63%。结论 目标性监测可有效地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2.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萍 《医学综述》2007,13(10):775-777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干细胞技术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其理论依据是干细胞为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机体组织细胞。自体干细胞移植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外周血或骨髓中的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肢体肌肉或闭塞的血管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曹毅敏  赵萍 《海峡药学》2002,14(4):74-76
目的 探讨国产和进口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国产)60例,B组(进口)60例,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B组治疗方案的总成本分别在57140元、60816元,治愈率分别为78.3%、73.3%、有效率分别为91.7%、93.3%,A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B组。结论 国产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经济效果优于进口。  相似文献   
104.
基底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 ,多见于老年人 ,肿瘤生长缓慢 ,如治疗不当 ,可向周围组织浸润 ,引起广泛破坏 ,但罕见转移。我院曾遇到 1例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眶受侵 ,现报告如下。患者杨某 男性  63岁 住院号 3 43 64 0 因右眼外眦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复发 5年而入院。  相似文献   
105.
赵萍 《包头医学》2010,34(4):194-194
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因急性期病势凶险病情进展迅速,常因严重休克和大出血,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在短期内死亡。2008年11月我科收治1例,经积极的抢救治疗与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宫角中期妊娠致子宫破裂误诊脾破裂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对宫角中期妊娠致子宫破裂误诊脾破裂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超长宽比岛状皮瓣血液灌注和氧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超长宽比岛状皮瓣的成活机理和血液灌注及氧代谢变化,以期掌握其成活规律。方法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形成超长、宽比例的岛状皮瓣,分段测定血流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以反映组织氧代谢过程。结果 血流量下降,MDA含量同步上升并呈渐进性,但皮瓣仍能较好的成活。只是达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皮瓣从近端到端血流量逐步减少和组织缺氧,并呈现渐进的过程,组织缺血和缺氧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影响皮瓣的成活。所以掌握影响皮瓣成活的组织缺血和缺氧程度阈值,是安全形成超长宽比岛状皮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总计住院分娩3087例,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10例,占分娩总数的3.2‰。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管内乳头状瘤,有乳头溢血、溢液,扪及肿块的临床症状,术前均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探头直接在乳房表面作由乳头向四周的放射状扫查,发现扩张导管后在其内仔细查找病灶,观察其二维声像图和检测其彩色血流信号。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2.0%、38.0%,明显优于钼靶摄影。声像图分为四种类型:无异常发现型(9例)、导管扩张伴肿瘤型(28例)、单纯导管扩张(15例)、单纯肿瘤型(18例),其中导管扩张伴肿瘤型的声像图最为典型。肿瘤的彩色血流检出率较低(5/7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殊的临床症状、正确的检查方法和典型的声像图是超声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IL-6、TNF-α,采用比色法检测NO-2/NO-3值以反映NO水平;并与20例同期无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麻醉手术儿童进行比较;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NO与IL-6、TNFα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IL-6、TNF-α与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重症组较轻症组更高(P<0.01),IL-6、TNF-α、NO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急性期比恢复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NO均显著增高,其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它们参与脑炎的发病过程,病情越重,其值越高,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