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纳米氢氧化镧对大鼠慢性肾衰竭致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并与碳酸镧和普通粒径氢氧化镧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建立纳米氢氧化镧的合成工艺,通过腺嘌呤(0.2 g·kg-1)对60只Wistar大鼠建立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纳米氢氧化镧高、中、低剂量组(0.15,0.1,0.05 g·kg-1)、碳酸镧组(0.3 g·kg-1)、普通粒径氢氧化镧组(0.1 g·kg-1)和模型组。另取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纳米氢氧化镧空白给药组。检测血清磷、尿液磷、血清肌酐、尿液肌酐、血尿素氮、尿液尿素氮、肾脏系数、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比较纳米氢氧化镧与普通磷结合剂对于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纳米氢氧化镧(0.1 g·kg-1)对高磷血症大鼠中的血清磷、血清肌酐、尿液尿素氮、肾脏系数有降低作用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碳酸镧和普通粒径氢氧化镧相比有降低作用,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纳米氢氧化镧与碳酸镧相比具有更高的效价,可以作为后续开发的新型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基层护理工作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使护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身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我深刻的体会到每一名护士的水平都与医院紧密相连。因此,笔者认为基层医院护士要具备以下的素质和能力,才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甲状腺发育异常超声表现,并分析其漏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205例甲状腺发育异常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其中170例患者以手术病理确诊,16例患者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19例患者以CT、MRI、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影像学检查中2种以上检查结果一致支持甲状腺发育异常确诊。 结果205例患者中甲状舌管囊肿185例,甲状舌管瘘2例,甲状腺缺如4例,迷走甲状腺5例,副甲状腺9例。205例甲状腺发育异常患者超声正确诊断188例,诊断准确率为91.7%(188/205)。其中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瘘、甲状腺缺如、迷走甲状腺、副甲状腺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4%(171/185)、50.0%(1/2)、100%(4/4)、80.0%(4/5)、88.9%(8/9)。超声漏诊5例:其中甲状舌管囊肿4例,迷走甲状腺1例。超声误诊12例:其中甲状舌管囊肿10例,4例超声误诊为颈部皮样囊肿,4例超声误诊为颈部脓肿,2例超声误诊为甲状腺峡部胶质潴留;甲状舌管瘘1例超声误诊为颈部脓肿;副甲状腺1例超声误诊为肿大淋巴结。超声正确诊断的171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中,161例超声表现为甲状腺与舌骨之间的区域内呈圆形、类圆形甚至条索状的无回声区,10例超声表现为颈前正中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回声区;超声正确诊断的1例甲状舌管瘘患者超声表现为甲状舌管囊肿浅层向皮肤延伸的条索状低回声;4例甲状腺缺如患者超声表现为缺如侧的甲状腺床位置无甲状腺回声显示;超声正确诊断的4例迷走甲状腺患者超声表现为颈部正常位置无甲状腺显现,他处见类似甲状腺回声的结节;超声正确诊断的8例副甲状腺患者超声表现为颈部正常位置有甲状腺显现,他处见类似甲状腺回声的结节。 结论甲状腺发育异常在超声表现上具有特征性。漏误诊影响因素包括超声检查者对颈部超声表现的熟知程度和经验、扫查技术的规范性、对可疑超声表现的质疑习惯以及主动拓展扫查范围乃至寻求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意识。超声医师应熟悉其各种类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掌握其超声检查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尝试进行甲状腺和下颌下腺结节的同期微波消融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57岁男性患者超声诊断右侧下颌下腺区、右侧甲状腺无痛性结节,大小分别为10 mm×10 mm×9 mm、13 mm×11 mm×10 mm,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超声引导下同期一次性微波消融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右侧下颌下腺结节消融时间约185 s,右侧甲状腺结节消融时间约72 s,总手术时间约20 min。术中无出血、水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随访,患者未出现面神经、舌神经、喉返神经受损的相关临床表现,无口腔干燥现象。超声检查见消融区均缩小,超声造影时保持无增强状态。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适用于颈部多器官结节性疾病的联合治疗,符合微创、节约、高效的治疗原则,值得进一步临床尝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治疗肾积水的效果及其评价患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肾积水患者(30枚患肾)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肾造瘘术,超声测量患肾治疗前后肾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和肾实质厚度,术后1周每天记录24 h引流尿量,根据术后患肾24 h引流尿量分为改善组(22枚)和无功能组(8枚),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肾实质厚度和叶间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术前改善组肾实质厚度为(1.91±0.46)cm,无功能组肾实质厚度为(1.09±0.2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改善组叶间肾动脉血流RI为0.67±0.07,无功能组叶间肾动脉血流RI为0.8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改善组和无功能组患肾叶间肾动脉血流R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肾实质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能准确评估和有效改善肾积水患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皮革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大体上呈现为胃壁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镜下可见散在分布的低黏附性肿瘤细胞或印戒细胞,以及弥漫的纤维间质的增生和浸润。皮革胃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处于进展期,同时伴有隐匿性的腹膜转移,术后中位生存期仅为6~14个月。根治性手术是皮革胃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但超过5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丧失根治性手术机会。近年来,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手术结合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等已逐渐应用于皮革胃的治疗,相关分子通路的发现,也为进一步免疫和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消融功率致兔骨骼肌损伤后肌肉组织弹性的自然恢复情况。方法 44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4只作为正常对照(正常组),余40只随机分为2组:30 W组和50 W组,分别在高频超声引导下用2 450 MHz的微波消融仪(KY-2100型)启动30 W或50 W功率微波热凝右侧股内侧肌肉3 min。分别于消融后1 h、1 d、2 d、7 d、28 d时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消融区弹性应变率(SR);并于每个时间点切取30 W和50 W组兔右侧股内侧热凝固化肌肉组织与正常组兔同侧相同区域肌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30 W和50 W组兔骨骼肌消融区以蓝色为主,消融后7 d可见以蓝色为主的消融区内出现较多绿色,而在消融后28 d时50 W组消融区比30 W组仍有更多蓝色。与正常组比较,消融后1 h、1 d、2 d,30 W和50 W组兔骨骼肌消融区SR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消融后7 d、28 d,两组兔骨骼肌消融区SR逐渐降低,但两组在消融后7 d时SR仍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28 d时仅50 W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 W组SR与对照组相近(P>0.05)。H-E染色结果显示,30 W和50 W组兔骨骼肌消融区有不同程度组织损伤、碳化、周边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消融后1~2 d消融区中心与边缘交界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50 W组巨噬细胞较30 W组增加更多;消融后7~28 d时30 W和50 W组交界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及瘢痕形成,炎症、浊肿等减轻。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消融后1 h时,30 W和50 W组兔骨骼肌纤维含量较少,无明显纤维增生,消融后1~2 d交界处可见不同程度新生胶原纤维,肌间质纤维增生;消融后7~28 d交界处可见明显大量新生胶原纤维并伴随血管壁周边纤维明显增多。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消融后30 W和50 W组交界处可见逐渐增生的新生胶原纤维修复损伤区。消融后1 h和1 d时两组主要为Ⅰ型胶原纤维;消融后2 d时不仅有Ⅰ型胶原纤维,还开始出现Ⅱ型胶原纤维;消融后7 d和28 d时可见较多Ⅱ型胶原纤维呈网状分布。结论 不同功率微波消融可致兔骨骼肌急性损伤,在消融后1~2 d进行性加重,消融后7~28 d呈修复趋势,50 W组修复晚于30 W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组织学的再生纤维化趋势改变较为一致,可动态、无创评估肌肉损伤修复不同时期相应组织的弹性变化,从而间接反映骨骼肌的损伤后修复过程,是常规超声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5岁,已婚。孕1产1。停经第40天患者自测尿妊娠试验(+)即就诊于第1所医院,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示子宫体大小6.0cm×5.7cm×4.5cm,宫腔内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区,范围2.9cm×2.6cm,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小囊状无回声(最大径0.2cm)及附着于后壁的片状高回声区(大小1.6cm×1.2cm),未见明确胚胎结构回声;宫颈大小3.9cm×3.6cm;卵巢大小:右侧2.9cm×2.3cm,左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兔骨骼肌急性微波热损伤模型,观察兔骨骼肌因不同消融功率所致损伤修复不同时期肌肉组织的超声影像特征,并探讨其病理组织学、血清标志物的变化。 方法根据不同消融功率,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0 W组与50 W组。高频超声引导下采用2450 MHz的微波治疗仪电针插入兔双侧股内侧肌肉,2组分别启动30 W或50 W微波热凝右侧肌肉3 min。于损伤前和损伤后1 h、1 d、2 d、7 d、28 d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检查。在每个时间节点每组各处死4只兔,切取右侧损伤肌肉组织进行光镜病理组织学观察,抽取耳缘静脉血,检测损伤前后血清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nT)的含量。 结果(1)超声影像改变:损伤后1 h消融区域回声一过性增高,而后减低,1 d时达最低回声,2组1 d、2 d时损伤区内肌纹理消失,损伤最大径线值依次增大,与1 h时比较均增大[30 W组:(23.1±5.8 vs 10.0±3.1)mm,50 W组:(32.4±4.6 vs 16.0±4.1)mm,t=-7.72、-8.31,P均<0.01],30 W组2 d时达最大值,与1 d比增大[(25.7±1.8 vs 23.1±5.8)mm,t=-2.35,P<0.05],50 W组1 d时达最大值,7 d、28 d时2组损伤区最大径线值依次变小,30 W组7 d较2 d时变小[(20.8±3.4 vs 25.7±1.8)mm,t=-2.23,P<0.05],50 W组28 d较7 d时变小[(23.6±2.6 vs 28.5±4.6)mm,t=-4.32,P<0.01]。在不同时间节点50 W组的损伤区最大径线值,均大于30 W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4.1 vs 10.0±3.1)mm,(32.4±4.6 vs 23.1±5.8)mm,(31.0±5.0 vs 25.7±1.8)mm,(28.5±4.6 vs 20.8±3.4)mm,(23.6±2.6 vs 18.2±1.5)mm,t=-3.23、-3.59、-2.99、-6.53、-2.17,P均<0.05]。损伤后肌肉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0级,超声造影显示消融区域无造影剂充填,与30 W组相比,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及超声造影无灌注区所显示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长。随着肌纤维的修复,损伤后7~28 d 2组声像图上回声逐渐增高,肌纹理逐渐清晰,在消融区域周边出现Ⅱ~Ⅲ级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造影剂包绕消融区,无造影剂充填区逐渐缩小,但50 W组晚于30 W组。(2)HE染色光镜下可见由炭化坏死、浊肿变性区逐渐向正常肌纤维组织过渡,50 W组变性坏死区域较大,修复期损伤交界处大量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形成,28 d时多于7 d,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浊肿等较损伤2 d少。(3)血清标志物检测:与损伤前比较,损伤后1 h,2组血清CK含量均升高[30 W组:(1.58±0.67 vs 0.64±0.31)kU/L,50 W组:(1.84±1.19 vs 0.64±0.31)kU/L,t=-4.623、-4.768,P均<0.01];50 W组血清LDH含量升高[(7049.60±3328.60 vs 4155.80±1745.80)U/L,t=-2.594,P<0.05];损伤后1 d,2组血清LDH与TnT含量均升高[LDH 30 W组:(8486.82±2438.90 vs 4155.8±1745.8)U/L,LDH 50 W组:(9091.86±1068.50 vs 4155.8±1745.8)U/L,t=-4.762、-6.515,P均<0.05];TnT 30 W组:(21.67±8.80 vs 12.37±4.34)μg/L,TnT 50 W组:(25.64±4.19 vs 12.37±4.34)μg/L,t=-3.306、-5.194,P均<0.01);损伤后2 d,2组血清LDH含量均升高[30 W组:(7116.2±1887.2 vs 4155.8±1745.8)U/L,50 W组:(8494.57.86±1199.30 vs 4155.8±1745.8)U/L,t=-3.283、-5.910,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兔骨骼肌急性损伤在微波热消融后1~2 d进行性加重,7~28 d呈修复趋势,消融功率50 W组修复晚于30 W组。超声成像可动态观察受损后肌肉相应的组织结构、血流分布的超声影像演变特征,与病理组织学、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从而形象直观地反映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