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唐莉  赵玥  姜静  蒋沁  王成虎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57-1961

目的:通过观察Ultra Q:YAG玻璃体消融术治疗飞蚊症的长期效果,评价Ultra Q:YAG较传统Nd:YAG激光的治疗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5/2020-01于我院确诊为玻璃体混浊并接受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的112例13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60例70眼)接受Ultra Q:YAG玻璃体消融术治疗; B组(52例60眼)接受传统Nd:YAG激光治疗。根据患者玻璃体混浊的形态将A、B组各分为两亚组:其中A1组45例52眼和B1组30例38眼,玻璃体混浊形态多为Weiss环、絮状、致密膜状; A2组15例18眼和B2组22例22眼,玻璃体混浊形态多为细点状、丝状、网状。比较治疗前后的BCVA,治疗次数差异及主觉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BCVA:治疗前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A组和B组均无差异(P>0.05); A组和B组在治疗后2wk,1mo时均有差异(P<0.001),A1组和A2组在治疗后1、6、12mo均有差异(P=0.019、0.042、<0.001)。A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觉症状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06)。A1组治疗后的主觉症状改善程度优于A2组(P<0.001)。Ultra Q:YAG比传统Nd:YAG激光所需的激光治疗次数少(P<0.001)。同一种激光方法,不同玻璃体混浊形态,治疗次数无差异(P>0.05)。

结论:Ultra Q:YAG较传统Nd:YAG激光进行玻璃体消融治疗飞蚊症,更易于操作、更安全、具有更好的主觉症状改善,尤其是对于伴有Weiss环、絮状、致密膜状混浊物的患者。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基因位点突变与厄洛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测序等方法检测入选40例患者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确诊入选病例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评价治疗效果与基因突变位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疗效好组22例患者中,18外显子突变11例,19外显子突变11例,20外显子突变4例,无K-ras突变;疗效差组18例患者中,18外显子突变2例,19外显子突变1例,20外显子突变10例,K-ras突变8例.疗效好组和疗效差组在EGFR基因18、19、20外显子和K-r基因突变数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厄洛替尼有效组EGFR突变主要集中在18、19外显子上,并无K-ms突变;而无效组的EGFR突变主要集中在20外显子上,并伴有明显的K-ras突变,提示临床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治疗时应关注EGFR、K-ras基因突变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多模式检查在睫状体上皮瘤与恶性的睫状体黑色素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2016—202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底病科确诊为睫状体上皮瘤的3例患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眼底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磁共振(MRI)及病理检查的特征,与恶性睫状体黑色素瘤进行鉴别。结果 所有患眼眼底检查可见肿瘤位于远周边部,较为隐蔽,瘤体大小不一,凸向玻璃体腔内,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瘤体表面色多为灰黄色,当有色素沉着时可呈灰黑色,边界清晰,表面及边缘整齐。UBM显示瘤体位于睫状体前部玻璃体腔内,呈团状中等回声,内回声较均匀,位置固定,与睫状体相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瘤体多位于晶状体旁或睫状体前,为类椭圆形强回声团,与睫状体回声相连,可探及内部血流信号存在,脉冲多普勒为动脉型血流频谱。FFA显示眼底远周边部可见一类椭圆形高荧光病灶隆起,凸向玻璃体腔内,随时间延长渐渗漏增强,周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晚期渗漏增强。当继发视神经病变时,可见视盘水肿呈高荧光渗漏。MRI检查可见眼球晶状体外后方斑点状异常信号,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等...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比两种羟磷灰石作盖髓剂促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方面的差异。方法:对机械穿髓的狗牙直接盖髓,实验组(nHM、nHPM),对照组CH。观察7d和70d时穿髓处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HPM能诱导完整的牙本质桥而nHM则不能。结论:nHA/PA66作为盖髓剂促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能力强于nHA,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盖髓材料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CH)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CH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5例5只眼;平均年龄44.5岁。所有患眼瘤体位于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呈橘红色,边界清晰。采用OCTA仪对患眼瘤体处6 mm×6 mm或8 mm×8 mm范围进行扫描,系统自动处理图像后提供浅层毛细血管丛、深层毛细血管丛、外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图以及对应的结构en-face像和B-scan像。结果OCTA检查发现,当调整分层线至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周围,血流图可见瘤体边界清晰,瘤体表面血管呈网状纵横交错,粗细不一。B-scan像,对应瘤体处全层视网膜脉络膜呈圆顶状隆起,神经上皮层可伴有增厚,视网膜下积液、渗出及劈裂等。结构en-face像,瘤体边界清晰,周围渗出呈点状或片状强反射,局部色素沉着呈弱反射,信号反射不均匀。结论OCTA可清晰显示CCH表面血管形态。  相似文献   
96.
赵玥  吴瑾 《癌症进展》2018,16(7):807-811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起源于肾实质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癌的主要病理亚型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其中,以透明细胞癌最多见.确诊时即存在远处转移或手术后出现转移的肾癌统称为转移性肾癌(mRCC),mRCC的预后较差.目前,mRCC的主要内科治疗方法包括细胞因子疗法和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热点.肾癌存在多药耐药性及生物学异质性,对传统的放、化疗均不敏感,细胞因子治疗曾是肾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高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IL-2)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近年来,靶向治疗以其在实体肿瘤中明显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肾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可分为三大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及HGF/c-MET信号通路阻断剂.尽管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等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能够改善晚期肾癌患者的预后,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对其产生耐药.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治疗策略以克服耐药,从而使患者获得持续性的疗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CD1,也称PD-1)位于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CD1LG1,也称PD-L1)在大部分的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PD-1与PD-L1结合后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甚至诱导T细胞衰竭.由于肿瘤细胞持续高表达PD-L1,可使其逃脱免疫监视,出现免疫逃逸现象.因此,阻止PD-1与PD-L1结合、重新激活衰竭的T细胞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就mRCC内科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诊治的166例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患者展开此次研究,随机(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3例。对照组行脱水、降脂、阿替普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抗凝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2周、4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m Rs评分明显较低(P<0.05);治疗2周、4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FMA评分明显较高(P<0.05);在干预过程中,两组均未见皮肤出血、脑出血、恶心呕吐、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伴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MM)患眼的黄斑区微血管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12于我院确诊为CRAO-PAMM组患者27例27眼,不伴PAMM的CRAO组患者29例29眼。选取于我院健康体检者33例33眼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黄斑区3mm×3mm范围内视网膜血流和厚度参数,分析CRAO-PAMM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周长、非圆度指数(AI)及拱环周围300μm范围内全层血流密度(FD-300)与病灶区面积、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受检者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的总体、旁中心凹血流密度、视网膜中心凹厚度、FAZ面积、周长、AI、FD-300均有差异(均P<0.05)。在CRAO-PAMM组中,病灶区面积与DCP总体血流密度、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69,P=0.002;r=-0.543,P=0.004),与视网膜旁中心凹厚度呈正相关(r=0.606,P=0...  相似文献   
99.
分析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免疫表型的预后意义。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55例难治与49例非难治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结果表明: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非难治组比较,难治组CD34表达、DR表达,CD34+/DR+、CD34+/CD11B+共表达阳性率高于非难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4+/CD1B+是免疫表型中独立于年龄和染色体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我们可以根据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结合年龄,染色体等预后因素,为临康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3~12岁儿童弱视屈光状态、视功能发育的特点、临床治疗情况等因素对弱视发病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4月间就诊的南京地区3~12岁弱视儿童285例全部进行远视力,常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并将所有患儿综合治疗后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285例弱视儿童483只视力低下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439眼(90.89%);以双眼的复性远视顺规散光为主。3~7岁组患儿200例384眼,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占总眼数的63.98%,斜视性弱视占11.09%;8~12岁组患儿85例99眼,单眼弱视多见,原因依次为单眼的高度远视伴散光占总眼数的23.69%,单眼斜视占4.85%,眼部先天性疾病及外伤占3.96%。综合疗法治疗效果3~7岁组优于8~12岁组(P0.05)。【结论】3~7岁组学龄前儿童弱视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斜视,8~12岁组以单眼弱视多见。弱视发现越早,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挽救视力、减少儿童和青少年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