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54篇
  免费   2313篇
  国内免费   1619篇
耳鼻咽喉   276篇
儿科学   458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2001篇
口腔科学   477篇
临床医学   5937篇
内科学   3570篇
皮肤病学   725篇
神经病学   1219篇
特种医学   17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2651篇
综合类   12454篇
预防医学   5075篇
眼科学   712篇
药学   5635篇
  53篇
中国医学   4972篇
肿瘤学   1276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099篇
  2022年   989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979篇
  2019年   1045篇
  2018年   1132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2217篇
  2013年   2081篇
  2012年   2310篇
  2011年   2563篇
  2010年   2504篇
  2009年   2375篇
  2008年   2406篇
  2007年   2097篇
  2006年   2133篇
  2005年   1996篇
  2004年   1896篇
  2003年   1776篇
  2002年   1591篇
  2001年   1430篇
  2000年   1301篇
  1999年   1097篇
  1998年   920篇
  1997年   817篇
  1996年   872篇
  1995年   766篇
  1994年   718篇
  1993年   620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489篇
  1989年   414篇
  1988年   337篇
  1987年   335篇
  1986年   246篇
  1985年   218篇
  1984年   200篇
  1983年   167篇
  1982年   208篇
  1981年   118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40篇
  1977年   28篇
  1965年   17篇
  196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腹部影像     
评估高频超声探头获取的超声图对早期胃癌分期特别是对黏膜下层浸润的诊断能力;6例胃肠间质瘤破裂患的影像学表现;双相多探头薄层CT扫描在诊断十二指肠胃泌素瘤中的应用;移植小肠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992.
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摄入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24小时回顾询问法,估计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摄入量。方法采用GC-MS方法检测北京市场上购买的24类食物,并应用检测结果计算2460份食谱(820人×3天)的丙烯酰胺含量。结果北京地区居民的丙烯酰胺的平均摄入量为(μg/d):男性18·6,女性16·6;97·5分位数为(μg/d):男性59·0,女性50·4。应用每kg体重计算均值[μg/(kgbw·d)]:男性0·282,女性0·284;97·5百分位数[μg/(kgbw·d)]:男性0·898,女性1·007。各餐丙烯酰胺摄入比例为:早餐20·48%,午餐38·99%,晚餐39·42%,零食1·17%。结论午餐和晚餐食品是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改变北京地区居民的正餐的烹调方式和控制北京传统早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是减低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暴露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凝固法、胶乳凝集法检测40例典型急性中期DIC患者、20例非典型DIC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TT)等水平。结果DIC患者Pt、PT、APTT、Fg、D-D、FDP灵敏度分别为91%、81%、89%、31%、93%、86%;特异度分别为40%、32%、46%、98%、70%、62%。结论常用的DIC实验室诊断指标Pt、PT、AFTT、D-D、FDP对急性、典型、中期DIC患者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对非典型、慢性DIC患者的诊断D-D、FDP还是具有一定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其他项目的灵敏度较低,所以此类患者最好检测分子标记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片段1+2(F1+2)、纤维蛋白肽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等指标以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994.
数据采集卡应用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多端口、高功能数据采集卡,并对其开发过程进行了描述。通过对其多端口的编程控制,满足医疗设备中精确定位、实时反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在加速控制麻疹过程中,快速、敏感的麻疹病例监测系统对于及时准确地发现麻疹疫情,制定与评价相关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绵阳市于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通过加强疫情报告、病例调查、实验室监测,使麻疹监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网络更加完善,为麻疹病例的确诊与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2005年绵阳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阳离子抗菌肽——β-防御素2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大鼠β-防御素2(rBD2)基因片段,定向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重组质粒pShuttle-CMV-rBD2转化E.coli BJ5183-AD-1后,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发生同源重组,重组质粒pAdEasy-rBD2转染293细胞进行腺病毒表达载体的包装。将包装成功的腺病毒感染cos-7细胞,并建立SD大鼠腺病毒感染模型,进行β-防御素2多肽的体外和体内表达,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包含大鼠β-防御素2基因,滴度达到10^9PFU/ml,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到β-防御素2在SD大鼠体外、体内的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在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阳离子抗菌肽——β-防御素2。  相似文献   
997.
浙江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历史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学龄前儿童1997年与2003年6年前后血铅水平状况。方法: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调查,并与1997年比较。采用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结果:2003年2 013名学前儿童的血铅平均值为(0.34±0.13)μm o l/L,与1997年(0.35±0.26)μm o l/L相似(P>0.05);2003年血铅浓度≥0.483μm o l/L的儿童共274人,铅中毒发生率为13.61%,低于1997年的调查结果(血铅浓度≥0.483μm o l/L的儿童共448人,铅中毒发生率为23.84%)。2003年杭州市、上虞市、舟山市、常山县铅中毒发生率分别为7.69%、15.37%、10.87%、20.15%,经统计学分析各地区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1997年结果比较杭州和上虞两市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舟山无显著性差异;而常山县儿童的血铅水平有明显增高(P<0.01)。4~6岁儿童血铅水平仍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结论:浙江省学前儿童铅中毒率明显下降,但铅负荷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边远山区和海岛的铅污染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局部转运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殖和重塑的影响。方法:对日本纯系雄性犬耳白兔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加血管内皮剥脱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狭窄≥50%)。随机分为4组:反义治疗组(Ⅰ组)、正义治疗组(Ⅱ组)、盐水对照组(Ⅲ组)及单纯扩张组(Ⅳ组)。分别对各组狭窄段血管进行球囊扩张并进行血管内局部药物转运,4周后取局部药物转运段血管,进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Ⅰ组新生内膜与中膜面积比率均〈Ⅱ、Ⅲ和Ⅳ组(P(O.05),血管外膜重塑指数〉Ⅱ、Ⅲ和Ⅳ组(P〈0.05)。Ⅰ组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Ⅱ、Ⅲ和Ⅳ组(P〈0.01)。结论:c-my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实验性兔腹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厚、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999.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是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PC位置深,进展快,早期缺乏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指标,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因此,提高诊断率对其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正己烷作为溶剂广泛用于丙烯聚合溶剂、食用油脂抽提溶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等。虽然正己烷急性毒性分类为低毒类,但因其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且有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应视为高危害性毒物。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有关正己烷的职业中毒事件。2,5-己二酮(2,5.hexanetione,HD)是正己烷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是正己烷的毒物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