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本文总结了56例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肿瘤切除,心肌保护方法采用温血心麻液连续灌注,如果肿瘤侵犯心脏重要的组织结构应该做姑息切除,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果 心脏良性肿瘤54例,其中53例为心脏黏液瘤,1例为心脏脂肪瘤,心脏恶性肿瘤2例,均为肉瘤。良性肿瘤均能彻底切除。术后心功能能迅速恢复,长期随访无复发,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恶性肿瘤不能彻底切除,手术效果差,术后并发症多。结论 心脏肿瘤是性黏液瘤多见,手术效果好。心脏恶性肿瘤以肉瘤多见,因广泛侵润难以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11月-2007年1月收治16岁以上成人法洛四联症病人30例,手术根治。所有病例均经右室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同时修补室间隔。单纯右心室流出道补片18例,跨瓣环补片6例,右室切口直接缝合6例。结果术后室间隔残余分流1例(直径3mm)。死亡1例,死亡率3.33%。结论根据成人法洛四联症特点,合理设计手术方案,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温血连续灌注与冷晶体液间断灌注下心肌线粒体结构及量化计分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病人分两组(每组7例),主动脉阻断60分钟后及再灌注20分钟各取2mm直径心室壁肌肉置入4℃2.5%戊二醛液中固定2小时。在H600型电镜下选择5个视野、每视野随机观察20个线粒体。依受损程度分为0~4级(0级为正常结构,4级受损程度最重),将100个线粒体按级得分总和除以100即为该组得分数。结果:阻断60分钟线粒体量化计分冷晶组为2.5143±0.2863,温血组计分为1.5486±0.0915(P<0.001)。再灌注20分钟后冷晶组记分为3.0143±0.1792,温血组记分为1.6829±0.1581(P<0.01)。阻断60分钟再灌20分钟电镜下冷晶组线粒体嵴断裂、溶解、基质颗粒丢失明显、内外膜完整性消失;温血组线粒体嵴无断裂、外膜完整、基质颗粒略少。结论: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及量化计分证明温血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冷晶组。  相似文献   
104.
我们对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心脏停跳,观察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临床结果。电镜结果表明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可保持心肌超微结构正常,镜下线粒体排列整齐,线粒体内、外膜清晰可辨,未见明显线粒体肿胀及空泡现象,肌原纤维走向规则,明暗带规整.未发现肌纤维断裂液化现象,细胞核染色质均勺,核膜清楚,未发现肌浆网扩张现象。所有病例均自动复跳,空跳时间明显缩短,复跳后心功能良好,术后血流动力学恢复满意,无任何并发症。本实验说明持续灌注氧合心麻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心脏冷损伤及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测定大鼠肾皮质细胞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Px)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皮质超微结构变化。发现庆大霉素可抑制肾皮质细胞浆SOD、G-Px活性,使MDA含量升高,同时出现形态学及肾功能损伤。人参总皂甙可保护SOD、G-Px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预防形态学及肾功能损害。实验表明,庆大霉素可通过抑制胞浆SOD活性、G-Px活性,使胞浆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后者通过细胞毒作用导致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冠心病血管再通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缺血心脏恢复血流灌注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再灌流综合征”(reperfusion syndrome)是指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后,再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损伤性变化。冠状  相似文献   
107.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在先心病门诊就诊筛选出的120例先心病患儿依据彩超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肺动脉压正常组,n=60,PASP〈20 mm Hg)和实验组(肺动脉高压组,n=60),肺动脉高压组根据彩超检测脉动脉压结果分为A组(PASP 20-30 mm Hg),B组(PASP 30-50 mm Hg),C组(PASP〉50 mm Hg),分别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小于实验组(t=25,P〈0.01);先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随着肺动脉压升高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t检验,P〈0.01)。结论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T-proBNP是升高的,NT-proBNP与肺动脉压存在相关性,NT-proBNP可作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11~2008-05,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86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86例,室间隔缺损60例,房间隔缺损40例,年龄3~32岁。封堵前常规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主要用心脏彩超确定封堵病例,在封堵时再做主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确定动脉导管及室间隔缺损的形状及大小。动脉导管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3~6mm,室间隔缺损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1~2mm,房间隔缺损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4~6mm。术中在透视监测下建立股动脉及股静脉轨道,在左心室释放封堵器前伞,在右心室释放封堵器右伞封堵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不建立轨道,将长导丝从肺动脉放到胸降主动,在主动脉侧释放前伞,在肺动脉侧释放后伞,封堵动脉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时一般将导丝放在右上肺或者左上肺静脉再进入输送鞘管,在左房侧释放前伞,在右房侧释放后伞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mg/kg),疗程半年。术后3、6、12个月随诊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透。结果其中有2例室间隔缺损病例,因缺损较大封堵不成功改作手术治疗,其余全部封堵成功。术后6个月显示肺血明显减少,心胸比例由0.60±0.2减少至0.45±0.15(P0.05)。术后6个月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56.4±6.5)mm缩小为术后(40.5±3.0)mm(P0.01),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由术前(90±23)mmHg降低至(20±15)mmHg(P0.01)。结论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选择合适成功率高,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婴幼儿心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超滤结束时,ICU1、3、6、12、24 h采集血标本,测定肌钙蛋白I(cTnI)浓度,记录动脉血氧分压、气道阻力、氧和指数、肺顺应性.结果 术后RIPC组血清cTnI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PC组ICU 3 h血清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0.8±8.5比16.3±15.9,P<0.01).ICU时间RIPC组高于对照组[(4±2)d比(3±1)d,P<0.05).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对肺功能未产生有利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 on infants subject to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Forty-eighty infa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RIPC group ( n = 24) and control group ( n = 24).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fter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at the end of ultrafiltration, and at 1,3, 6, 12 and 24 h after ICU arrival for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concentrations. The pulmonary functional data including artery blood oxygen pressure (PaO2), airway resistance, oxygenation index (OI) and pulmonary compliance were recorded. Results Levels of plasma cTnI were lower in RIPC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Levels of plasma cTnI at 3 h after ICU arrival in RIPC group were markedly low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 10. 8 ± 8.5 vs. 16. 3 ± 15.9,P < 0. 01 ). The ICU time in RIP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in control group[(4 ± 2) days vs. (3 ± 1 ) days,P < 0. 05 )]. Conclusion RIPC appears to protect the heart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ut can not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r the postoperative clinical course in the settings of cardiac surgery of infants.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TEVAR治疗的8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常规行左肱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直切口,升主动脉DSA造影明确AD破口位置、真假腔及与重要器官血管开口位置关系;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升主动脉造影复查观察近端破口封闭情况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真假腔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84例患者TEVA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术前麻醉过程中突发AD破裂死亡.9例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完全封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例行无名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Ⅰ型内漏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均存活,远端再发新破口2例.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院外管理是手术成功、提高远期生存率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