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郭佳凯  赵杨 《医学综述》2011,17(16):2453-2455,2466
目前结直肠癌死亡率(7.25/10万)列我国恶性肿瘤第5位,且逐年递增。放疗已成结直肠癌的常规疗法,但组织所能接受的照射量极限限制其效果和应用。术中放疗可部分甚至完全避开对照射量敏感的组织,故可增加对局部肿瘤床有效照射剂量而不对正常组织造成明显损伤。一般一次18~20 Gy的术中放疗同50 Gy外照射放疗效果相当,但并发症发生率却较低。现就术中放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T)对含有3个突变等位基因(PS1、APP、Tau)的纯合子小鼠(3×Tg-AD)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鉴定确定小鼠的基因型,将9月龄的3×Tg-AD小鼠和其同窝野生对照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组(wildtype,WT)、野生型 + QT组(WT + QT)、模型组(3×Tg-AD)和模型小鼠 + QT组(3×Tg-AD + QT),每组8只。WT + QT组和3×Tg-AD + QT组的小鼠灌胃给予QT 15 mg/kg/天,WT组和3×Tg-AD组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溶剂,共治疗8周。第7周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和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以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的表达水平。结果 3×Tg-AD组小鼠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而3×Tg-AD + QT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 < 0.05)。另外,3×Tg-AD组血清中MDA水平较WT组升高,SOD与GSH-Px水平较WT组下降;3×Tg-AD + QT组小鼠血清中MDA水平下降,SOD和GSH-Px水平则升高。3×Tg-AD组小鼠脑组织中的NO、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3×Tg-AD + QT组小鼠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3×Tg-AD组小鼠脑组织中的Nrf2表达降低,Keap1表达升高;3×Tg-AD + QT组中,Nrf2表达上调,Keap1表达下调(P < 0.05)。结论 QT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和MDA,Keap1的水平,上调SOD,GSH-Px,Nrf2的表达,发挥改善3×Tg-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比较沉降法和撞击法在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监测结果,分析2种采样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沉降法和撞击法分别对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室内空气中细菌数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3间不同级别洁净手术室内空气监测结果表明,平板沉降法监测细菌总数为0~215 cfu/m3;撞击式采样器法监测细菌总数范围为0~453 cfu/m3,2组细菌总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监测方法所得数据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2组间空气质量监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 撞击采样器采样法对空气中细菌捕获率高于平板沉降法,但2组采样方法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4.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方法 基于收集的疫情数据(各国家每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境外输入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人口学数据(各国人口密度、人口数)、旅客潜在来源群体信息(华侨华人常住人口数、在外中国留学生数、海外务工人员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旅客数估计)和全球健康安全指数(GHS)等信息,进行近期(2月1日-4月25日)和未来(4月26日-)风险分析及预测,构建输入风险得分。结果 各国境外输入病例数、累计确诊数、罹患率、华侨华人数、境外留学生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乘客数和GHS变量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期风险分析中,俄罗斯输入病例明显较高,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次之。在未来风险预测中,通过各国罹患率指数和平均每日入境乘客数估计值两项信息,评估美国、新加坡等44个国家为未来潜在高风险国家。结论 通过COVID-19疫情各国家输入风险评估,可以识别近期及未来的高风险区域,为加强疫情防控,为最终战胜疫情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ANKL)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与诊治要点.方法 报道1例以HPS起病的ANKL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青年男性,以发热伴脾大为首发表现.首先诊断为HPS,进一步通过切脾确诊为ANKL.最初治疗有效,但很快病情急转加重死亡,生存仅1.5个月.结论 ANKL经脾脏切除确诊少见,合并HPS罕见,临床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分型及治疗方法,总结其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整理1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等。结果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HSY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HSYA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10、20、30 mg/kg的HSYA,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的大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分析大鼠脑梗死面积;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构;通过TUNEL和NeuN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大鼠脑组织炎性因子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析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HSYA预处理MCAO/R大鼠后,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炎性因子水平及NF-κB p65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HSYA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炎性因子水平及NF-κB p65表达水平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YA能够降低MCAO/R大鼠脑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且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 p65表达相关。HSYA可能是预防CI/RI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超声对敌草快中毒患者心肾损伤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6 h内是否发生心肾损伤分为心肾损伤组(n=15)与非心肾损伤组(n=55)。患者行超声检查测定肝固有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对比两组患者降钙素原、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Vmax、RI,用Pearson法分析CK、BUN、Scr及Vmax、RI与心肾损伤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对敌草快中毒患者入院6 h内发生心肾损伤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肾损伤组CK、BUN、Scr、Vmax、RI均高于非心肾损伤组(P<0.05)。Pearson结果显示,CK、BUN、Scr、Vmax、RI与心肾损伤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K、BUN、Scr、Vmax、RI单独评估敌草快中毒患者入院6 h内发生心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791、0.802、0.821、0.737,Vmax、RI联合检测的AUC高于...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单效应汇总(sum of single effects, SuSiE)回归模型在多组学数据共定位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以多组学模拟数据为例,介绍单效应汇总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和R软件分析。结果 SuSiE回归模型通过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位点之间因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产生的相关性,允许在有多个因果变异的情况下,正确识别两个组学数据与表型相关的共定位点。结论 相对于传统方法,SuSiE回归模型拓展了单一因果变异假设这一适用条件,且计算效率较高,从而有助于利用多组学数据检测多个潜在与疾病相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