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解偶联蛋白2在高糖致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β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逆性。方法:体外分离Wistar大鼠胰岛细胞进行培养,根据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和培养时间分组:A组5.5mmol/L葡萄糖培养3d;B组11mmol/L葡萄糖培养3d;C组22mmol/L葡萄糖培养3d;D组5.5mmol/L葡萄糖培养6d;E组11mmol/L葡萄糖培养3d续5.5mmol/L葡萄糖培养3d;F组22mmol/L葡萄糖培养3d续5.5mmol/L葡萄糖培养3d。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胰岛β细胞的UCP-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B组UCP-2基因表达水平较A组明显增高(P<0.05);C组UCP-2基因表达水平较A组降低,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D组与A组比较UCP-2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与B组相比,E组UCP-2基因表达则显著减少(P<0.05);与C组相比,F组的UCP-2基因表达水平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一定葡萄糖浓度和暴露时间范围内,葡萄糖可诱导大鼠胰岛细胞UCP-2基因表达增加,高糖对UCP-2基因表达的诱导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92.
142例脑出血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脑出血的发病病因和规律,了解脑血管病的特点,提高诊治水平,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方法对2006年142例脑出血住院病人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42例脑出血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3:1;平均发病年龄59.9岁,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占67.61%;致残率较高,91例好转病人中8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占患者总数的56.34%;以冬春两季为好发季节;易患人群为城区的脑力劳动者。结论高血压为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强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做好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1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对照组。高分辨超声测量IMT,治疗12周后复测IMT,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IMT值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IMT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IMT水平,并可能抑制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仅在4年时间里先进技术已使小鼠遗传图谱的平均间隔由4.3cM提高到0.2cM小鼠遗传图谱的发展对研究哺乳动物基因组的进化,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6.
扁桃体在解剖上的战略位置及本身的细胞组成(90~95%为淋巴细胞),使其成为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首遇的免疫器官。因此,我们研究了扁桃体淋巴细胞体外接受流感病毒感染后的行为,以及扁桃体淋巴细胞对带流感病毒抗原的刺激细胞产生的某些免疫反应指标,并初步探讨了扁桃体淋巴细胞在抗流感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家族史的关系。方法:采用Canessa 改良法对41 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红细胞钠-锂逆转运(RBCSLC)活力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伴有高血压家族史2 型糖尿病(DH)组的RBSSLC活力明显高于不伴高血压家族史2 型糖尿病(DN)组和对照组,且DH 组UAER均值较DN组和对照组亦显著增加,并与RBCSLC的升高相平行。结论:遗传因素对2 型糖尿病患者RBCSLC活力有影响,RBCSLC活力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遗传易感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测定帕拉米韦给药后不同时间人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观察病人用药后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使用帕拉米韦提供依据.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帕拉米韦的血药浓度,以5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1%三乙胺)-乙腈为流动相,磷酸调pH 5.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用药后对病人进行安全性随访.结果 血浆中无干扰测定的内源性物质,线性范围为1~50μg/mL,最低定量限(LLOQ)为1μg/mL,回收率102.5%~110.4%,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5例病人不同时间血浆中的帕拉米韦均可检出;5例病人的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33、26、26、48、54 h,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89、>120、28、48、54 h,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 HPLC检测方法可靠,适用于人血浆中帕拉米韦的测定.帕拉米韦能快速缓解流感症状,虽然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轻度,但也要监测其不良反应,以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组织标本中VEGF和PEDF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其中39例石蜡组织中PEDF mRNA的表达。结果 5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组织中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4%,VEGF阳性表达率为74.1%;PEDF蛋白在巩膜导管未受侵犯组阳性率高于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在巩膜导管未受侵犯组阳性表达率低于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组织中PEDF mRNA阳性表达率为46.2%,巩膜导管未受侵犯组PEDF mRNA阳性率高于巩膜导管受侵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PEDF的失衡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发生、肿瘤的生长和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成年癫大鼠齿状回神经元凋亡与变性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氯化锂和匹罗卡品联合诱导成年大鼠不同程度的癫模型(轻型和癫持续状态).用Tunel染色及Fluoro-Jade B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及变性;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与正常组及轻型组比较,癫持续状态组第28天海马齿状回Tunel染色及Fluoro-Jade B染色阳性细胞数均增加(P<0. 05);癫持续状态组第28天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较正常组及轻型组明显下降.结论 严重的癫发作长时间会引起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大量的凋亡及变性,可能是造成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