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单纯位于幕上或幕下的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改良TOAST分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常见部位有胼胝体、分水岭区、丘脑、脑叶、脑干和小脑;其危险因素与一般脑梗死相同,部分患者可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诱因;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病以及多重发病机制的相互作用,分水岭区的双侧梗死常与低灌注有关,胼胝体、丘脑、脑干、小脑的双侧梗死应考虑到血管解剖变异存在的可能。结论急性双侧对称性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相关发病危险因素或诱因、梗死灶分布以及血管检查可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梗死(LMI)的感觉障碍特点及内在解剖学机制。方法总结2例伴不典型偏身感觉异常的LM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LMI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头晕、偏身感觉异常。例1表现为病灶同侧面部及同侧肢体感觉异常(ISSL),主观描述为麻木、发紧,例2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同侧肢体无力,还合并对侧肢体迟发性感觉异常(先表现为发凉,后出现上肢近端烧灼感)。2例患者DWI上梗死灶分别位于延髓背外侧、外侧。病因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且合并椎动脉或其分支动脉发育异常。结论 LMI的感觉障碍复杂多样,不典型的有面部感觉异常、ISSL、对侧肢体迟发性感觉异常等,考虑与三叉丘系、内侧丘系、脊髓丘系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23.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6月对13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3例,男79例,女54例;年龄19~81岁,平均62岁;股骨头缺血坏死38例,股骨颈头新鲜骨折63例,陈旧性股骨头骨折15例,髋关节病9例,类风湿关节炎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住院天数15~26天,平均19.2天。经过术前适应性训练,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预防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除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诊3个月~1年,效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良好。2术前准备2.1…  相似文献   
24.
新生儿先天性甲低包括缺碘引起的地方性克汀病和散发性克汀病,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了小儿的正常发育,破坏了人口素质,危害极大。该病在生后1个月内治疗可免于神经系统受损,3个月内治疗其智商可达到90,6个月治疗其智商可达到75,9个月治疗则...  相似文献   
25.
赵昊 《中国医院管理》1998,18(12):49-50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主要物质基础,在医院国有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三级医院一般能达到总资产的1/4强),同时又是医护人员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基本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医疗设备的三种效益,即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对医院、科室的经营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社会效益为首位是我们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本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6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并发症。对所有患儿施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面神经减压等治疗。结果全部患儿术后除1例面瘫末完全恢复正常,但有改善外,其余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要根据临床症状和CT辅助检查对儿童慢性化脓性做出正确诊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的临床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颅内高压症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连续4次颅内压(ICP)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做CT检查。结果A组予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B组予复方甘露醇注射液,C组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3组平均颅内压下降率分别为(47.97±6.12)%、(37.84±5.34)%、(36.87±8.75)%,各组用药前后颅内压下降率比较均有统计意义,其中A组和B组、A组和C组两组间颅内压下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两组间颅内压下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8.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正>双侧腹内侧丘脑综合征(BVTS)是一种少见的丘脑病变,也称双侧丘脑旁正中综合征,常由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引起[1]。近年来,我科先后诊治3例由双侧丘脑梗死所致的BVTS患者,其临床表现及头颅MRI表现非常相似,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85岁,急性起病;因"突发意识不清2h"于2010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先表现黑矇,继而意识渐模糊,不伴头痛、呕吐,无面色苍白及发绀,无双眼上翻及  相似文献   
3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君仓  群森  张持  赵昊 《安徽医学》2010,31(6):647-649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结果21 d和90 d后治疗组增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