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41例MPGN的临床及病理进行总结,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年龄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41例MPGN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多见,50%以上患者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病理有肾血管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者,临床表现重,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多见,肾小管功能差。儿童患者症状较成人轻,肉眼血尿较成人多见,而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成人少见,治疗反应较成人好。糖皮质激素加霉酚酸酯(MMF)治疗,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结论:成人MPGN临床表现重,单用激素治疗难以奏效,糖皮质激素联合MMF治疗MPG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2.
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例祁长虹,陈忠义,赵学智,郭艳霞(长治医学院附院长治046000)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益气活血法;温阳通脉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是临床常见病,我们从1987年以来,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病窦患者...  相似文献   
93.
94.
冬虫夏草对环孢素A的急慢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5.
甲状旁腺素对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有许多因素可影响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疗效,如铝中毒、感染、缺铁、慢性失血及继发性甲旁亢(SHPT)等。SHPT对rHuEPO疗效影响的报道较少,我们就此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 一、对象与方法 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120例,男86例,女34例,透析次数平均188±143次,除外铝中毒、感染、缺铁、慢性失血等原因,参考相关文献根据血  相似文献   
96.
单侧肾动脉栓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直接威胁其长期生存。我科应用数字式减法血管造影术(DSA)介导肾动脉栓塞治疗6例血透顽固性高血压,其中5例行单侧肾动脉栓塞,1例行双侧肾动脉栓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缺血性肾病的损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肾病 (IRD)是指由于慢性肾动脉供血不足即肾动脉狭窄或阻塞 (≥ 60 %)、严重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肾脏疾病[1 ] 。在过去的 2 0年间 ,肾血管损害导致的肾功能缺损已在临床医师中取得广泛共识 ,一些研究提示 ,在新发现的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中有 14 %~ 2 0 %的的原发病因为肾血管损害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缺血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医师中仍有争议。本文回顾了对肾脏低灌注损伤的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患者,男,17岁,因“乏力、泡沫尿2月余”入院。近2月来在外院就诊多次发现低血钾、蛋白尿,多次给予补钾治疗,疗效不佳,遂以“低钾原因待查”收入我科。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心率95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27×10^12/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94×10^12/L;尿常规:蛋白(+)、潜血(+)、尿糖(-);血清电解质:钾2.45mmol/L、钠145mmol/L、氯110mmol/L、钙2.1mmol/L、磷0.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  相似文献   
99.
狼疮性肾炎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合并感染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使用与狼疮性肾炎(LN)患者合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00年3月~2010年4月532例LN患者的临床以及实验室资料,男55例,女477例,其中41例合并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对41例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类型、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免疫抑制剂的种类、感染部位、感染微生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2例患者中41例(7.71%)发生感染,涉及免疫抑制剂分别为激素,环磷酰胺(CTX),霉酚酸酯(MMF),普乐可复(FK506),硫唑嘌呤(AZA)。感染的微生物依次为细菌、真菌、病毒,累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等。激素+CTX方案易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P〈0.05),激素+MMF方案易发生病毒感染(P〈0.05),激素+CTX+MMF方案易发生真菌感染(P〈0.05)。感染微生物的种类与感染部位显著相关(P〈0.05),细菌感染多发生于泌尿系统,病毒、真菌感染最常累及呼吸系统。MMF的使用时间与感染的微生物、部位分别进行相关性研究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LN患者并发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此次的研究表明激素+CTX方案易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激素+MMF方案易发生病毒感染,激素+CTX+MMF方案易发生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复习国内外文献,明确遗传性IgA肾病的诊断标准,并对一较完整的4代40例家族性IgA肾病家系的临床及遗传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所获家系详细调查成员组成,并对现存的家系成员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肾脏超声检查以及皮肤活检,排除其他遗传性疾病以及继发性肾脏病;对6例患者行肾脏活检了解病理类型,对照国内外家族性IgA肾病的诊断标准,明确该家系的诊断、了解其遗传特征。结果:目前国际上对于家族性IgA肾病的诊断分为4种情况:(1)可以明确诊断FIgAN;(2)疑似可能的FIgAN;(3)明确排除FIgAN;(4)无法确定的FIgAN。根据已知该家系的遗传关系绘制家系图,对现存的家系成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7个非婚配家系成员中,12例患病,其中3例发生ESRD,9位成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蛋白尿和(或)血肌酐升高,8例因年龄尚小暂不能确定患病状态,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其尿检的变化情况。患者中6例行肾活检,3例为IgA肾病,另3例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电镜结果均未发现基底膜厚度的异常,6例皮肤活检未发现Ⅳ型胶原的缺失,排除了Alport综合征。结论:根据国内外诊断标准,该家系成员可以明确诊断为家族性IgA肾病。FIgAN是IgA肾病的特殊类型,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重视,以期尽早的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