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60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753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346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高眼压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大鼠通过烧灼巩膜上静脉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剪开球结膜,不烧灼巩膜上静脉; 姜黄素治疗组给予4mL/kg姜黄素灌胃,假手术组和高眼压模型组给予4mL/kg纯水灌胃,连续3wk。造模后3wk,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病理变化、RGCs数量及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 采用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RGCs和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高眼压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紊乱,RGCs数量减少,GCL变薄,RGCs和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均升高,GCLM和HO-1表达量均升高; 与高眼压模型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基本正常,RGCs数量增多,GCL增厚,RGCs和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均降低,GCLM和HO-1表达量均升高。

结论:姜黄素在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中可通过上调抗氧化基因GCLM与HO-1的表达抑制RGCs凋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部CT表现为占位性病例48例,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胸部CT及肺活检病理。结果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22-79岁,平均57岁。48例均穿刺活检成功,37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癌18例,有一例肺穿刺活检结果为浆细胞性肉芽肿,术后标本病理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此例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统计;腺癌12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现称肺原位腺癌;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非小细胞癌2例;转移癌1例,该病例原发为左侧肾脏;硬化性血管瘤1例;结核2例;机化性肺炎1例;真菌2例,但未区分出曲霉和隐球菌;炎性假瘤1例;未确诊4例,穿刺结果为肺组织内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术中或者术后发生气胸4例,咳血3例,肺部并发症14.6%,明确诊断率91.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疾病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价值有限,为减少假阴性率,对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者,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青少年颈痛的疼痛特点.方法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 397例符合青少年颈痛标准的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以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简易麦吉尔疼痛量表(MPQ)为疼痛的主要评价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97名颈痛患者中,NPQ颈痛评分均值为(12.66±8.61),MPQ疼痛评分均值为(4.35±4.88).高达93.3%的颈痛患者因颈痛不能随意的阅读,56.1%目前有疼痛症状,48%每天都出现不适症状.最常出现的疼痛感觉为:胀痛(30.1%)、牵扯痛(29.5%)、持续固定痛(25.1%),43.8%的颈痛患者因疼痛导致厌烦感.女性患者各项颈痛评分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 调查发现青少年颈痛具有以下特征:疼痛程度较轻,对生活及社会活动有不程度的负面影响;发病率高,颈痛症状间断性出现;以胀痛、牵扯痛、固定痛和刺痛为主要疼痛感觉类型,疼痛部位多分布在颈项部和颈肩部;与心理情感因素相互影响,疼痛程度与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采用微创切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结果:5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Ⅰ级愈合,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结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且住院时间短,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通络止痛方在低频超声促透下对大鼠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的行为学、软骨及滑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阐述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方法采用切断前交叉韧带的经典方法制备KOA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超声促透组和中药外敷组。所有大鼠左膝造模,对照组正常饲养,术后2、4、8周时各随机选取大鼠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处死后观察膝关节软骨大体改变,膝关节滑膜及股骨内侧髁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根据软骨改良Mankin’s评分予以评价,并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大鼠KOA的病变程度。超声促透组和中药外敷组在术后2、4、8周时各随机选取大鼠进行干预处理,超声促透组使用超声电导仪对术侧膝关节促透通络止痛方,中药外敷组仅使用中药外敷。1次/日,30min,连续治疗2周。2周后处死,记录数据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造模后2、4、8周时大鼠行为学、软骨大体观察、软骨及滑膜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软骨Mankin’s评分的增加与时间成正相关。超声促透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行为学发生改变,Lequesne MG评分在2、4、8周组时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软骨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Mankin’s评分2、4周组降低,2周时差异显著(P0.01),4周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作用显著优于中药外敷组,与中药外敷组相比,Lequesne MG评分在4周时下降明显,Mankin’s评分2周时下降明显,两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促透组与对照组和中药外敷组相比,滑膜组织形态学2、4、8周组发生改变,滑膜炎症反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软骨大体观察在2、4周组发生改变,退变程度减轻;与中药外敷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方可以有效改善不同程度KOA的症状,减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缓软骨退变、抑制滑膜炎症而发挥作用,但对重度KOA软骨退变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与传统的中药外敷法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CPh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600 mg/kg),以及CPhGs高(500 mg/kg)、中(250 mg/kg)、低(125 mg/kg)剂量组。CPhG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3只,其余每组各12只。采用皮下及尾静脉注射BSA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灌服相应剂量的受试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均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肝功能酶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DB)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含量;ELISA测定血清TGF-β1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PhGs各剂量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B含量增加,中、高剂量组TB、DB含量降低,各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TGF-β1含量降低(P<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CPhGs各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肝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或P<0.01)。结论:CPhGs对B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TGF-β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8.
无线电能传输(WPT)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为保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安全使用,必须分析其电磁环境的安全性。本实验搭建了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实验平台,接收功率25 W,谐振频率47 kHz,开展了动物暴露实验。小鼠在无线电能传输电磁环境下每天暴露5 h,6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后测试小鼠工作记忆能力,实验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只小鼠血清中的免疫参数、性激素含量和部分器官的生理结构。实验结果发现,小鼠的的记忆行为没有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出现明显的变化,性激素含量无明显变化(P> 0.05),免疫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部分器官结构有一定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搭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环境对小鼠记忆行为无影响,而对小鼠生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正>20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Bichat医院的Debray等证实了间苯三酚在治疗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方面的疗效,且解痉作用迅速,不具有任何阿托品样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极好。至今间苯三酚在欧美已应用30余年,在欧洲成为妇儿解痉治疗的首选药物。间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