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35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出版年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赵光胜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22(10):415-418
本文摘列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肾脏与原发性高血压(EHT)相关的遗传信息,进一步支持肾脏在EHT发生中处病因学重要地位的假说。同时,对脂质、肾脏、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相互连系的剖析,也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3.
论“小剂量复降片”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光胜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1):4-6
1965年,邝安教授等借鉴中医辩证施治的思路和“轻可类实”的论点,即用药上采用“小复方”,方中诸药有主有次、各司其职,构成群体,以纠阴阳失衡,提出了“复降片”的配伍原则和处方。尔后,我所及北京等地又相继推出了不同成分的片剂。历经国内30多年的大量实...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索苯丙氨酸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病理性心血管肥厚的机理.方法将断奶雄性SHR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前者给予含3%L-苯丙氨酸的标准饲料,后者给予标准饲料,在标准条件下喂养8周.观察L-苯丙氨酸对SHR心血管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L-苯丙氨酸可预防SHR的血压升高,使体重增加,心脏重量减轻,心/体指数明显下降.镜检显示:实验组SHR主动脉管壁中层厚度变薄,血管及心室肌组织胶原含量少,弹力板较薄,心肌细胞浆内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完整.结论苯丙氨酸对SHR心血管组织有保护作用,可预防SHR血压升高及其心血管组织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5.
赵光胜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5):193-194
治疗的相对效益是指临床试验的组间疾病事件发生率的比例差异 ;而治疗的绝对效益是指用某药物治疗多少病人方能防止 1例主要事件的发生。血压升高则罹患心脑血管病 (CVD)的相对危险 (RR)增高 ;而诸CVD危险因子、临床合并症和伴随情况的综合评估乃绝对危险 (AR)的可信反映。较合 相似文献
166.
随机选取居我国南域贵州威宁山区汉、彝族农民,北方石家庄城、乡及舟山渔民五个人群、共416人(正常血压者337人,高血压者79人),作血浆维生素 A,E,C 与血压的相关分析。各人群饮食、血压水平迥异.受检者全部男性,年龄40~59岁.通过人群间、人群内分析和比较正常血压、高血压者间的差别,发现血浆维生素 A,E 与血压正相关;而维生素 C 则呈负相关,机理待探索. 相似文献
167.
本文对高血压病低发区贵州威宁彝、汉族农民55人进行了饮食调查,并对173人作了有关营养的血、尿生化指标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大主要营养素与血压的关系尚不能找到一致规律,高钾低钠饮食可能与本组高血压低发有关,特别是摄入的和尿中Na/K比值与血压关系更为密切。钙与血压的关系比较复杂,若钙镁摄入量比例适度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意义。脂类代谢与血压可能存在一定内在联系,而吸烟程度与血压有较肯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8.
对53个至少双亲之一患高血压病(EHT)的家庭和25个正常血压(NT)者家庭(包括父、母及一个子女)成员的红细胞(RBC)Na ̄+-Li ̄+逆向转运(SLC)及Na ̄+-K ̄+同向协同转运(SPT)功能,作它们与平均血压(MABP)间的家庭内部相关分析,并计算其多基因累加遗传力(h2),发现:(1)在NT、NT+EHT家庭,RBC的SPT和SLC的双亲均值都和其子女的相应值呈正相关,但配偶间不相关,提示系遗传性传递;(2)SPT和SLC的h ̄2在NT和NT+EHT家庭分别为0.3250、0.4514和0.5770、0.7829,SLC的h ̄2较SPT的大;(3)双亲SLC均值与子女的MABP呈正相关,而SPT则不相关,提出SLC与血压遗传间的联系较SPT密切,可能成为预测EHT的“遗传标记”;(4)SLC与SPT值均存在“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9.
高血压病患者遗传性红细胞Na^+—Li^+逆向及Na^+—K^+同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3个至少双亲之一患高血压病(EHT)的家庭和25个正常血压(NT)者家庭(包括父、母及一个子女)成员的红细胞(RBC)Na^+-Li^+逆向转运(SLC)及Na^+-K^+同向协同转运(SPT)功能,作它们与平均血压(MABP)间的家庭内部相关分析,并计算其多基因累加遗传力(h^2),发现:(1)在NT、NT+EHT家庭,RBC的SPT和SLC的双亲均值都和其子女的相应值呈正相关,但配偶间不相 相似文献
170.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我们在1958年后运用中西结合综合疗法防治高血压病获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重点就气功对高血压病的独特功效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经20余年反复实践证明:气功对机体内部机能具有多方面的积极调整作用;坚持锻炼血压稳定,疗效巩固。为了探讨气功对降低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可能功效,我们于1982年4月对在1959~1964年间(18~22年后随访)住院并接受气功综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