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用吲达帕胺(Indapamide)治疗后,对影响血细胞内外钙代谢作了观察。发现患者在降压同时,血小板胞浆游离钙平行下降,全血游离钙上升。吲达帕胺有一定降压疗效,副反应小,作用时间长,剂量——效应范围窄,特别适用于在群体防治高血压的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同时血清氯降低,血清磷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血清总钙不变。未证实血游离钙或肾素活性和降压幅度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2.
低肾素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光胜  李迪元 《上海医学》1989,12(7):392-294
低肾素性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属于特定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类型。本文比较低PRA与非低PRA性EH组在快速静滴盐水1000ml前后血浆血压调控激素、红细胞膜阳离子转运功能和膜结构变化。发现低PRA性者:(1)在盐水前的PA明显较高:PRA/PA较低。(2)负荷盐水期的尿排Na和K较少、盐水后红细胞膜向外Na~ -K~ 协同转运较低,均趋潴Na。(3)盐水后PA仍较高,PRA及PRA/PA均较低。认为低PRA性EH的特点之一是细胞内外潴Na;值得对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CTH-多巴胺能系统间关系失调机制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肾血管性高血压、某些肾性和肾功能衰竭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恶性高血压、分泌肾素的肿瘤等疾病的关系较明确;但对正常血压及高血压状态的确切作用还很不清楚。近年来,主要由于采用了敏感的微量放射免疫测定法,有关RAS基础化学的新进展(特别是肾素轴阻断剂的发现和应用)和肾素分型研究在对指导临床防治、估计预后上所获的启示,使医学研究者日益重视对RAS和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RAS不但是一种控制血  相似文献   
114.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高血压病中对气功进行了临床研究,气功的降低血压、巩固疗效作用,经过反  相似文献   
115.
超低频交变磁场是物理环境污染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封根泉等人近年来经大量实践而提出的方法,依据生物控制理论,将工程中研究“系统”的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引入心脑电分析  相似文献   
116.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苯丙氨酸代谢动力学异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和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相应的正常血压对照大鼠(Wistar Kyoto大鼠,WKY)静注[^3H]苯丙氨酸后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摄取。结果:苯丙氨酸在大鼠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与WKY相比,SHR中苯丙氨酸消除半衰期延长,清除率缩小,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增加,心脏对苯丙氨酸摄取增加。结论:高血压药可能是一种与遗传性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介绍了以相似性法进行卵性鉴定的概率计算方法,并结合上海地区双生子调查结果及ABO、MN,P、Rh血型系统和唾液分泌型的基因频率,计算了这些指标都一致时诊断为同卵双生的卵型一致性可靠率。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 比较19名双亲均患高血压病(FH^ )和18名无本病家族史(FH^-)的正常青少年24h动态血压与踏车运动试验。方法 24h动态血压采用无创伤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测定,踏车运动试验:测量运动前,运动中10分钟及运动后至40分钟血压及心率。结果 (1)FH^ 组白昼收缩压均值,24h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较FH^-组高。(2)踏车运动试验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血压青少年其交感活性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0.
苯丙氨酸对高血压病患者后代的遗传性心脏改变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验证苯丙氨酸能否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后代高血压病前期遗传性左心室肥大和收缩功能减低的改变。方法以50名无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正常青少年的超声心动图值为标准,在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青少年中筛选出有遗传性左心室肥大即室间隔及(或)左心室后壁≥10.5mm者9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苯丙氨酸1g/天,58名)和对照组(安慰剂胶囊1g/天,38名),用双盲、交叉及对照观察,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6、9个月时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干预后升主动脉扩大和左心室肥大出现改善,在9个月时,两批的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及重量分别由干预前的10.9±1.2降至9.2±0.6mm;9.5±1.0降至8.6±0.6mm;92±15降至70±11g/m2;收缩功能的参数值均升高。干预后心脏的改善和停止干预后的复原在6个月时很明显。结论在父或母患高血压病的子女所见的遗传性心脏异常可被认为是高血压病的前期改变,也可被一种天然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所逆转,这一发现为早期预防高血压病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