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明确市售药材天山堇菜的植物基原,为药材鉴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DNA条形码ITS2序列,建立了民族药材天山堇菜及同属126份基原植物的DNA条形码ITS2序列标准数据库,分析市售18份“天山堇菜”药材的基原。结果:成功建立了堇菜属126份植物的ITS2序列数据库,通过此数据库对18份市售药材的鉴定结果表明,8份为天山堇菜(44.4%),3份为香堇菜(16.7%),6份为堇菜属植物(33.3%),1份为非堇菜属植物(5.6%)。结论:市售民族药材天山堇菜来源于多种植物,其中不足一半与标准中基原一致,多数为混伪品,其是否均能作为天山堇菜使用,还有必要结合用药历史考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新疆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不同生长期的根际土壤为材料,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方法 提取番红花不同生长期的根际土壤总DNA,应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对番红花3个生长期[生长初期(S1)、生长中期(S2)、生长后期(S3)]的3组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425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包含9个真菌门,并对检测到的真菌属中相对丰度前20的真菌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生长期番红花优势真菌群落共有门属分别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链格孢属(Alternari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和爪甲白癣菌属(Arthrographis)。3个生长期的真菌组成有所不同,S1和S2生长期特有的属分别是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和谷菌根菌属(Archaeorhizomyces),S3有2个特有的属和1个特有的门,分别是棘壳孢属(Setophoma)、枝孢属(Cladosporium)和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番红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赵氏指数(Chao1)、香农指数(Shannon)和观察到的种类数(So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样本中真菌物种组成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快速、全面地获得土壤真菌组成信息。番红花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差异,菌群多样性随番红花的生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番红花不同的生长期尤其是S1土壤样本中均检测到相对丰度较高的有害菌链格孢菌属和被孢霉门。为进一步揭示新疆番红花S1易发生种球腐烂病害,以及根际真菌的多样性与番红花球茎内生真菌、病原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方式用于实习护士护理安全教学对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该院实习护士7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分为两组,各39名。实习期间一组实施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TM)简称TTM组,另一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简称PBL组。予以两组护理实习生相同学时、相同教学内容,观察两组实习护士实习初期、中期与末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的变化,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实习期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结果实习中期和末期两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实习初期,TTM组实习初期、中期和末期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TM组技能操作成绩实习中期和末期高于实习初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BL俎实习护士实习中期和末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实习初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著高于TTM组实习护士同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M组实习护士:在违反护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护理病历不规范书写、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不熟练、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感、沟通方式或态度不佳、仪器设备使用不到位6个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均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实习护士学习与交流的主动性,提高实习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平均动脉压(96.1±13.5)mmHg,心率(78.1±4.5)次/min。同时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新疆中药材种植品种、面积、产量等基础数据,为新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和政府宏观层面掌握中药材的供应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询新疆各级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参考各地州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信息,整合中药材种植企业报送和研究人员实地调研的结果,对新疆中药材种植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新疆25种主产中药材的种植总面积为140余万亩(1亩≈666.67 m2),草本种植面积占比88%、灌木占比8%、乔木占比4%,伊犁州和阿勒泰地区种植种类最为丰富;新疆大宗特色药材“疆九味”的种植面积占比83.88%。结论 新疆中药材种植整体呈上升趋势,其生产统计结果可为产业发展和政府宏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揭示新疆啤酒花Humulus lupulus野生与栽培个体间的遗传关系、遗传结构及野生资源的遗传潜力。方法利用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新疆20个野生个体和18个栽培个体的SNP位点进行了开发与鉴定。利用系统发育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方法,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的遗传结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SLAF-seq测序共获得863 228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443 922个,共获得2 867 140个SNP位点。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野生个体和栽培个体整体上可各自分为2个聚类簇。总的Shanon-Wiener指数平均为0.397,其中野生个体为0.455,栽培个体为0.398;总的Nei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49,其中野生个体为0.293,栽培个体为0.250。AMOVA分析表明,啤酒花的主要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野生个体与栽培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结论新疆分布的野生啤酒花个体与栽培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但是野生啤酒花个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说明新疆啤酒花的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20.
舌质增厚是临床实证类病证患者常有的体征之一.舌是肌肉器官,舌质形状取决于舌肌,肌肉由脾所主,舌质形状反映脾的功能.实证类病证的发生与六腑气机壅滞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六腑气机壅滞表明消化道肠腔内发生物质壅塞或气机阻滞,是"脾主运化"功能障碍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舌质增厚特征的形成机制是六腑气机壅滞,即六腑的"腑气壅滞",提出从舌质形状变化推理机体腑气功能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