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了解中国胃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为胃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2个有连续数据的登记处,整理2000—2015年胃癌发病数据,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发病趋势分析。分析2000—2015年平均发病年龄,2000及2015年标化年龄别发病构成,构建出生队列并计算1920—2015年出生人群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结果 2000—2015年中国22个肿瘤登记地区胃癌标化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3.5~-2.4%)。人群出现发病年龄后移趋势,人口结构标化后除农村地区外各人群发病年龄的后移趋势消失。农村地区发病年龄上升趋势明显,高年龄发病患者占比增加。结论 胃癌发病率出现下降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出现后移趋势。  相似文献   
32.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接受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将促进中国食管癌筛查的同质性和规范性, 提高食管癌筛查的效果。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委托与指导, 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 联合多学科专家, 整合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食管癌筛查的实际经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 针对食管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基于证据的推荐, 旨在保证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效果, 为中国的食管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常见的癌症之一,组织病理类型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因确诊晚,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EC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与常规的肿瘤活检不同,液态活检因损伤性小,可作为传统活检的补充甚至替代方法.尤其是细胞游离DNA(cell-free DNA,cf DNA),...  相似文献   
34.
肺癌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约有110多万,占到了癌症死亡总数的17.8%。肺癌的发病过程是一个集遗传、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多因素于一体的复杂过程,但其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肺癌SEMA3B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型候选抑癌基因SEMA3B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5 2例肺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肺组织SEMA3B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SEMA3B的表达率为 5 1.9% (2 7/5 2 )明显低于远癌正常肺组织 10 0 .0 % (5 2 /5 2 ) ,P <0 .0 1。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缺失率 64 .3 % (18/2 4)显著高于未转移组 2 9.2 % (7/2 4) ,TNMⅢ期表达缺失率 72 .7% (16/2 2 )高于Ⅰ、Ⅱ期 2 5 .0 % (4 /16)、3 5 .7%(5 /14 ) ,P <0 .0 5 ;表达异常与肺癌癌瘤类型、大小、部位、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吸烟与否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SEMA3B表达异常可能在中国人群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李宁  赵峻  邱斌  邵康  赫捷 《中国肿瘤》2011,20(7):538-540
[目的]探讨和总结纵隔原发内胚窦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2000~2010年间收治的7例纵隔原发内胚窦瘤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平均发病年龄22.5岁。首发症状常为胸痛、咳嗽、胸闷。发病迅速,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平均18d。CT可见前纵隔密度不均肿物,平均直径11cm。肿物常侵及周边大血管及肺组织,手术根治率42.9%。术后平均生存时间6.7个月。术前辅助化疗组平均生存时间7.8个月,根治性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8.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明显优势。[结论]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恶性程度高、发病迅速、预后较差,术前辅助化疗及根治性完整切除肿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8.
2015年中国胃癌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估算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死亡情况和分布特征,为肿瘤防控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501个登记处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其中368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分层,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计算。结果 2015年368个登记地区覆盖人口309 553 499人,男性156 934 140人,女性152 619 359人。估计全国胃癌新发病例40.3万例,发病率为29.31/10万,中标率为18.68/10万,世标率为18.5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29%,居发病癌谱第二位。胃癌死亡病例29.09万例,死亡率为21.16/10万,中标率为13.08/10万,世标率为12.92/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5%,居癌症死亡顺位第三位。总体上,胃癌发病率(男性中标率为26.54/10万,女性中标率为11.09/10万)和死亡率(男性中标率为18.75/10万,女性中标率为7.72/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地区(农村中标发病率为21.82/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为16.37/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为15.84/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为11.05/10万)。胃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之前较低,40岁后开始上升,在80~岁达到高峰。胃癌病例数自50~岁开始显著增多,高峰出现在60~70岁组,大量病例累积在55~80岁。不同性别、城乡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全人群总体趋势相似,但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我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分布差异,可根据高发年龄和高危人群特征优化筛查项目和防控方案,以期降低我国胃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39.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身体测量指标与胃癌发病可能存在关联,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文通过查阅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文献,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身体测量指标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并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可能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相关,体重过轻与胃癌发病关联需进一步确证。本文从身体测量指标角度出发综述了胃癌发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并为人群的胃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严重,虽然诊疗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规范全国食管癌的诊治,尤其是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当前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诊疗现状、面临挑战与未来对策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