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3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32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337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2015篇
内科学   725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3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62篇
综合类   3434篇
预防医学   1297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490篇
  8篇
中国医学   1571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40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了解尿素分布的一级血液动力学模型在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态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及尿素分布一级动力学模型中各参数的相互关系和这些参数与患体表面积、残余肾功能、每周透析次数、血浆白蛋白之间的联系。方法:27例患稳定并至少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每周血液透析2—3次。通过测定透析前后血尿素氮浓度以及残余肾功能等,对每例进行2—3次整体尿素清除率(Kt/v)、蛋白质分解代谢率(PCR)、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以及尿素下降率(UUR)的监测并取其平均值,同时测量透析前后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和每位患身高、体重以计算体表面积。结果;每周透析2次和3次患各参数平均值以及结果分析为:TACurea两差异显,P=0.008;UUR两无差异,P=0.455,PCR差异明显,P=0.019;Kt/V两无差异,P=0.403;透析前后血浆A1b浓度两差异显,P=0.000;透析前后BUN两差异显,P=0.001,透析前后Cr两差异显,P=0.016。患的体表面积与PCR、UUR、Kt/V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每周透析3次和每周透析2次患的TACurea及PCR存在显性差异,而kt/V值差异不显,因此单纯根据Kt/V值大小来评价透析充分与否不可靠。维持性透析患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态的客观评价应将TACurea、Kt/V以及PCR三个参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静注丙球 (IVI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大剂量IVIG(0 .4g/kg·d)连续应用 5d ,同时加用激素治疗ITP ,并设单用糖皮质激素对照。于 2 4h、48h、1W、2W、4W分别测血小板评价疗效。结果 :大剂量IVIG加激素组血小板上升时间短 ,疗效优于单用激素组。结论 :INIG加激素组可迅速提升血小板 ,降低ITP急性期颅内出血危险 ,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83.
群多普利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为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L)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笔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1 临床资料选择 4 1例年龄 18岁~ 6 5岁 ,血压正常的 1型或 2型男性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并均确诊为轻度神经病变。将病人随机分为群多普利组 (2 mg/ d)和安慰剂组。分别于分组治疗 6个月和 12个月进行评价。2 结果两组年龄、血红蛋白 A1 c、血压及神经病变严重程度相仿。治疗 6个月和 12个月时两组血红蛋白 A1 c和舒张压均无差异 ,治疗 12个月后 ,与安慰剂组相比 ,群多普利组腓神经运…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调控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甲醛注射的方法造成Wistar大鼠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提取肉芽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EGF蛋白表达情况,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10^-7mol/L 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EGF 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6h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SP在10^-8-10^-6mol/L范围内可以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EGF mRNA表达,在10^-7mol/L达到峰值,10^-5mol/L时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0^-7mol/L SP作用12h后可检测到EGF蛋白明显表达增强(P<0.01),24h达高峰,48h后逐渐有所回落。SP在在10^-8--10^-5mol/L范围可诱导EGF蛋白的表达,均在10^-7mol/L剂量点达到峰值(P<0.01)。结论 SP可诱导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特点,在SP调控创伤愈合的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鸡眼中医称之为“肉刺” ,因足部长期摩擦、受压、气血运行不畅 ,肌肤失养致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 ,使局部发生剧烈的顶撞样疼痛 ,影响日常生活、训练。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鸡眼患者 15例 ,全为门诊病例 ,均为男性。其中干部 3例 ,战士 12例 ;年龄 18岁~ 30岁 ;病程 1个月~ 2年 ;鸡眼数 (1~ 4 )个。2   方法 治疗前做普鲁卡因皮试 ,阳性者改用其它药物 ,病变在足内侧取太溪穴 ,在外侧取昆仑穴 ,内外侧都有者取双穴。 7号针头垂直进针 1.5cm~ 2 .5cm ,得气后注入 0 .5 %普鲁卡因 3ml~ 5ml,每周一次。结  果治疗 15例 ,治愈 13例 ,1…  相似文献   
86.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合行心、脑、肺、肾等脏器的损害,及时认识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胃肠功能不全-肠麻痹,不但加重心肺功能负担,且其胃肠功能不全发生的时间、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87.
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效果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评价正常儿早期教育的效果,本研究选择62名正常新生儿自出生后至2岁通过家长接受早期教育,并设116名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均随诊至2岁,由未参加随诊者给予智力发育测验。结果显示,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早教组比对照组平均高8.7分,差别显著。对照组中6.2%小儿2岁时智力发育低下,早教组中无1例低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3例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病人分为两组,A组16例(OKT3 5 mg/d);B组17例(OKT3 2.5mg/d).观察排斥反应逆转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13例(81.25%)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2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B组15例(88.24%)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1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两组排斥反应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合并感染43.75%,B组5.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89.
近20年来国内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较快。文献报导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按摩、旋拨、推拿、牵引、理疗、体疗、穴位注射、内服药物等。近几年来,我们选用牵引体疗按摩三者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356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工作作风和学习精神的综合反映,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目前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就学风及相关因素、问题及成因、学风建设的对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