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恶性多形性细胞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2.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本文收集我区部分医院从1960—1980年经病理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43例,其中平滑肌瘤19例,平滑肌肉瘤24例,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年龄、性别:19例平滑肌瘤病中,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43.8岁;24例肉瘤中,  相似文献   
203.
204.
恶性蝾螈瘤是指含有横纹肌肉瘤(RMS)成份的周围神经肿瘤,该瘤很少见,国内报告9例,国外报告至1987年共计40余例。我们报告2例,就其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及病理误诊原因等问题,进行讨论。材料与方法 2例4次为活检及肿物切除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作常规HE、Masson、PTAH染色,免疫组化作S-100蛋白、Vimentin(波纹蛋白)、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用以标记神经鞘细胞,  相似文献   
20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Hp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1,2],但是其直接关系尚难确定.为了探索Hp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本实验研究了Hp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胃溃疡(GU)和胃腺癌(GAC)癌旁上皮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以分析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探讨上皮样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epithelioid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ye sheath tumor,EMP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EMPNS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和EnVision法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9例EMPNST,女性4例;年龄20~67岁,中位年龄37.5岁;病变主要位于四肢,上肢3例,下肢4例,右季肋部和咽隐窝各1例;>5 cm 7例,其中1例>10 cm;<5 cm 2例,平均6.2 cm,无包膜.深在型8例,浅在型1例,组织学,纯上皮样型5例,其中2例见节细胞样或横纹肌样瘤样区域,4例混合型伴有梭形细胞区.免疫表型S-100蛋白及NSE 9例均呈阳性反应,纯上皮样型5例S-100蛋白呈强阳性,4例混合型呈灶性阳性,8例PGP 9.5阳性,7例MBP阳性,5例EMA灶性或弱阳性,4例vimentin阳性,3例CD57灶性阳性,而HMB-45、desmin、CD34、CK阴性.结论 EMPNST是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形态学上缺乏特征性,易与其他软组织上皮样肿瘤混淆.S-100蛋白及PGP9.5阳性是诊断EMPNST有价值的指标,但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的结果,综合判断以免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207.
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二例冯晓冬赖日权陈炳旭例1,患者男,61岁。左侧附睾肿块进行性增大10个月,于1996年6月10日入院。临床诊断为附睾恶性肿瘤。术中见肿物直径约3.5cm,边界清楚,部分与睾丸粘连。病理检查:肿物3.5cm×2.0cm×2.0c...  相似文献   
20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SPT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2例患者均有腹部包块及腹痛症状。组织学:单形性肿瘤细胞构成实性及假乳头状结构,常伴有出血、囊性变,间质不同程度硬化。免疫表型:Vim( )、NSE( )、αl-AT( )、ER( )、PR( );α-ACT灶性( );上皮性标志(-)、Syn(-)、CgA(-)、CD68(-)。结论 胰腺SPT是较少见的、预后较好的交界性肿瘤,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的表达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视网膜血管变化的关系。 方法: 86例新生未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1、3、7及14 d 4小组。高氧组吸入75%的氧(7 d后置入空气中饲养)建立ROP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空气中饲养。取视网膜组织制作标本,HE染色及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lk-1在视网膜的表达。 结果: ①随着天数的增加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指数(RCDI)呈逐渐上升(P<0.01),7 d时高氧组RCDI最低,停氧7 d(即14 d)时增加(P<0.01);②7 d时flk-1在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最强,与第1 d和第14 d比较,表达强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高氧组7 d时与对照组比较, flk-1的表达明显减弱,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高氧组14 d flk-1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当未成熟的视网膜处于高氧状态时,flk-1表达减弱,视网膜血管减少;当视网膜处于相对低氧状态时, flk-1表达增强,视网膜血管出现了明显的增生。flk-1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和ROP的血管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0.
目的研究亚病灶肝细胞癌变的发育不良性结节(DN-SF-HCC)的CT表现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病理确诊的DN-SF-HCC者的CT资料.结果在常规的UCT和增强CT上呈"混杂-等"、在螺旋CT的UCT、HACT、PVCT和DCT上分别呈"高-高-等"和"低-高-等-等"密度者各1例;1例确诊,2例诊为肝癌.结论 DN-SF-HCC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为提高诊断水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