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5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156篇 |
口腔科学 | 62篇 |
临床医学 | 731篇 |
内科学 | 305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69篇 |
特种医学 | 23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77篇 |
综合类 | 1272篇 |
预防医学 | 443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513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601篇 |
肿瘤学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96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253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225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282篇 |
2005年 | 256篇 |
2004年 | 221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1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时曼莹余鹏赖晓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61(3):84-87
二甲双胍(MET)为2型糖尿病(T2 MD)治疗的一线用药,糖尿病患癌风险高,而MET可减少T2 MD患癌风险、协同治疗癌症.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癌症死亡的六大病因之一,MET通过抑制EC细胞增殖、迁移,诱导EC细胞凋亡和自噬及外泌体的改变延缓EC进展;联合辅助治疗可增强药物对EC细胞的敏感性、减少复发、降低总病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石城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的29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31例纳入观察组,均完成3个月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2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LVESd、LVEDd、LVEF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为(37.81±3.95)mm、(52.87±4.09)mm,低于对照组的(40.55±4.11)mm、(56.26±4.47)mm,LVEF水平为(55.18±6.18)%,高于对照组的(49.6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的6.9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显著改善DCM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新生儿二次断脐后创面延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住院新生儿脐部延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认为二次断脐不彻底(有脐带坏死组织残留),存在肉芽肿,土法接生新生儿娩出时脐带处理不当导致脐部感染是新生儿脐部延期愈合的主要原因。通过再次修剪脐带残留组织,PP粉烧灼肉芽组织,脐部湿敷加全身应用抗生素等方法,可促使脐部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34.
临时心脏起搏(temporary cardiac pacing,TCP)是用低能量电脉冲刺激心脏,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电生理功能,使心脏维持跳动[1],以维持心脏节律,改善心功能.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恶性心律失常,如心脏停搏、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双束支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伴有... 相似文献
35.
36.
本实验以犬肢体高速钢珠弹伤为模型,观察伤后血浆及肺、肝、心、肾等主要脏器的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的变化,探讨LPO变化和脏器操作的关系,为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估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50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根据胸片成像再分为Ⅰ、Ⅱ、Ⅲ、Ⅳ级;以同期住院的158例早产儿为对照(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1、3、7天检测血清NT-proBNP及IL-6水平,同时监测他们的肺动脉压(PAP)。结果 研究组生后第1(t=-91.04,P=0.000;t=-11.03,P=0.000)、3(t=-89.10,P=0.000;t=-9.909,P=0.000)及7天(t=-87.91,P=0.000;t=-8.548,P=0.000)的NT-proBN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50.89,P=0.000)、3(F=49.16,P=0.000)、7天(F=45.45,P=0.000)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级升高的趋势。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0.89,P=0.448)、3(F=0.76,P=0.518)、7天(F=0.85,P=0.469)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生后第1、3、7天的PAP分别为(49.3±3.7)、(40.1±5.4)、(39.0±2.6)mmHg(1 mm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2.7)(t=-90.01,P=0.000)、(30.0±3.1)(t=-81.90,P=0.000)、(26.0±3.0)mmHg(t=-88.89,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IL-6(r=0.876,P=0.000)和PAP(r=0.916,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有助于RDS早产儿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38.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自1972年Kessler[1]首次报告后,陆续有文献报道,我科近2年收治该疾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1972~1981年间上海市PoriTL占同期NHL的11.3%,本文就临床病理资料较完整的123例作了分析。 男女性别之比2.1∶1。发病年龄13~83岁,中位年龄54岁,发病高峰51~64岁。检出部位除11例为结外,余均为结内。按华东淋巴瘤病理协作组关于PeriTL分型草案分型,混合细胞性(37例),透明细胞性(30例),多形细胞性(26例),单形细胞性(12例),AILD样(1例),Pinkus型(1例),过渡型(3例)。有随访资料45例,存活6例(2~+年~10~+年)死亡39例,其中以大细胞为主者的生存时间比以小细胞为主者短,前者为2—6.5月,后者为15~2ε月。发生在结外者似乎较结内生存时间长,45例中结外5例,其中2例健在(10~+年,4年8月)。 结合文献,就PeriTL的分型命名,特别是对“T区淋巴瘤”“Lennert淋巴瘤”“AILD样淋巴瘤”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