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 观察运脾中药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中枢和外周β-内啡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临床有效运脾中药儿宝颗粒灌胃3周,然后用放兔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垂体、胃窦部及外周血中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 模型动物外周β-内啡肽含量明显减少(P〈0.05),中枢含量无显著变化。大小剂量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恢复正常,大剂量组下丘脑、垂体和胃窦部β-内啡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运脾中药能促进厌食大鼠中枢和外周β-内啡肽的合成分泌,这一效应可能是运脾中药增加模型大鼠摄食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22.
妊娠合并心脏病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过程是对心脏病孕妇的重大威胁,其血流动学变化甚大,每次宫缩时,右心房压力增加15%,心排出量增加20%,平均动脉压增高10%,导致左心室工作量增加。第二产程中,除子宫收缩外,腹肌及骨骼肌均参加工作,增加了周围阻力。此外产妇用力屏气,使肺循环压力及腹压增高,内脏血液涌向心脏,右心压力骤增,无紫绀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会转变为右向左分流的紫绀型,导致缺氧。再加上分娩时宫缩的痛觉,恐惧心理,产程长,疲劳等不利因素,使心排出量累积增加40%。因而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在第二产程时,比在第一产程更易发生心衰或甚至死亡。以往的处理产程原则是尽量从阴道分娩,合并心脏病是列为剖宫产禁忌证之一的。随着外科及麻醉科的发展,通过对上述分娩期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深入认识,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剖宫产的指征放宽了,而且不再是合并心脏病的禁忌证了。由于绝大多数心脏病孕妇均为心功能Ⅰ~Ⅱ级  相似文献   
923.
为了细胞染色体检查,在进行中期妊娠羊膜腔穿刺以前,常规超声胎盘定位,对其是否可减少诸如穿刺得血,穿刺失败或诱发流产等并发症,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作者对223例中期妊娠羊膜腔穿刺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的研究,全部均作超声胎盘定位,羊膜腔穿刺固定由二人进行,每人负责一组,甲组111例,穿刺者不知道超声检查结果,凭临床体征选择穿刺部位,乙组112例,穿刺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而选择穿刺部位(见表)。  相似文献   
924.
目的研究移植脑组织块内的微小血管的新生 ,探讨脑组织移植条件下微小血管内皮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方法用日本大耳白雄性成兔 ,1.2~1.5kg ,30只进行自体脑组织移植实验 ,3 %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施行自体脑组织移植手术。颅骨左右对称开骨窗 ,切取大脑皮质顶叶左右对称区域2mm×2mm×1mm脑组织 ,完全游离后 ,5s内迅速交换移植 ,移植组织中央插入标记物。术后10d再行开颅 ,使用微循环彩色摄像系统放大185倍 ,对移植脑组织内新生的微小血管进行画像解析 ,观测标记物周边有否新生血管及其形态特征。连同标记物一同切除左右移植区域的脑组织约2mm×2mm×1mm大小 ,迅速将标本放入20%甲醛溶液中固定 ,HE染色 ,制作蜡块 ,连同标记物一起制作切片。光镜下观察皮质颗粒层内神经细胞的形态 ,分析移植后神经细胞是否存活 ,是否有血管新生 ,血管形态与宿主血管的差异。新生血管内有否红细胞。为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存条件 ,对人胎盘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取胎盘脐带 (长度不小于20cm) ,放入无菌的营养液中 ,4℃保存运输 ,在1h内开始培养 ,把脐带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修剪丢弃损伤或血肿的组织,用无菌Hank's液反复冲洗去除污物。用缝合线将脐带静脉一端严密结扎 ,从另一端向脐静脉内灌注0.15%胰蛋白酶 ,再用H  相似文献   
925.
钉螺水体沉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筒和玻璃水槽中模拟不同流速水体,对各期钉螺作水体沉降试验,钉螺在静水中呈水面漂浮和水中沉降两种状态;在动水中呈水表漂流、水中沉降悬移、水底推移滚动和扬起悬移等4种运动状态.钉螺在水中沉速与钉螺大小、水温高低呈正相关;钉螺沉降轨迹角度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与钉螺大小呈负相关.钉螺沉降水平悬移平均速度接近平均水流速度.用所测各期钉螺的平均沉速推算不同深度和不同流速水体的钉螺沉降悬移距离,与实测平均悬移距离无明显差异.最小钉螺的最低起动流速在8—16cm/s之间,最低扬动流速在24—32cm/s之间.  相似文献   
926.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狭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血管内治疗组72例和药物治疗组73例,分别行血管内治疗手术(使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Apollo支架)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40 mg/d),随访观察1、3、6、9、12个月的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再狭窄率(以狭窄率50%为标准),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1)血管内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成功置入支架70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6%(70/71);血管内治疗组共发生并发症7例(9.9%),其中合并出血2例,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眩晕、头痛、兴奋各1例;1例脑出血病情恶化死亡,其他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均痊愈出院,未遗留严重后遗症。(2)血管内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卒中复发率为8.4%(6例,均为TIA),药物治疗组为26.0%[19例,其中16例(占84.2%)为小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P0.01);治疗后12个月两组再狭窄发生率或狭窄加重发生率分别为5.6%(4例)和6.8%(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药物治疗比较,疗效更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27.
目前,一般认为牙周炎和龋病可以用除去菌斑的方法来预防。然而,用机械除去菌斑需要较高的技巧,因此,抗菌斑药物对牙病的预防很有价值。至今,在临床的应用中以洗必太,双胍啶(bisbiguande)最为有效。当每天两次用洗必太漱口时,菌斑的形成几乎全部被抑制。洗必太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其抑菌作用主要取决于它对唾液粘蛋白的吸附能力。然而,洗必太有一定的付作用;主要是舌、牙齿、充填物的反复染色和粘膜变性损害,以及味觉的丧失和紊乱。此外,在动物实验中还发现洗必太有延缓皮肤切口的愈合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以及引起舌的角化和发  相似文献   
928.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深圳宝安区松岗街道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沙门氏菌携带情况,为制定切实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肛拭采样,参照GB 4789.4—2010和WS280-2008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从69704份样本中分离出沙门氏菌73株,总检出率为0.105%。2012年-2015年四年间的检出率分别为0.039%,0.115%,0.122%和0.151%。夏秋季检出率比冬春季检出率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松岗街道公共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检出率不高,但仍需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防止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疾病爆发。  相似文献   
929.
依据比较影像学的优选线路原则 ,对 6 6例胆总管阻塞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证实超声可作为首选 ,疑恶性梗阻或诊断不清时可选做 CT、MRI,疑难病例加做 B- PTC或 ERCP认为是切实可行的。比较影像学的临床应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撒网式检查和影像学资源的浪费 ,有助于尽早诊断、尽快治疗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30.
目的:提高对恶性胸腺瘤合并红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报告1 例恶性胸腺瘤并红细胞增多症,并且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该病十分罕见。其发病机制与恶性肿瘤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也可能是胸腺瘤所致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必须排除原发病因,特别是中老年患者,一定要常规筛查胸、腹等各部位的肿瘤,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