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83篇 |
免费 | 1054篇 |
国内免费 | 64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7篇 |
儿科学 | 187篇 |
妇产科学 | 197篇 |
基础医学 | 795篇 |
口腔科学 | 213篇 |
临床医学 | 2965篇 |
内科学 | 1298篇 |
皮肤病学 | 155篇 |
神经病学 | 693篇 |
特种医学 | 91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959篇 |
综合类 | 5287篇 |
预防医学 | 2175篇 |
眼科学 | 271篇 |
药学 | 2427篇 |
45篇 | |
中国医学 | 2509篇 |
肿瘤学 | 5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0篇 |
2023年 | 548篇 |
2022年 | 655篇 |
2021年 | 824篇 |
2020年 | 531篇 |
2019年 | 562篇 |
2018年 | 629篇 |
2017年 | 383篇 |
2016年 | 471篇 |
2015年 | 534篇 |
2014年 | 1070篇 |
2013年 | 1015篇 |
2012年 | 1186篇 |
2011年 | 1349篇 |
2010年 | 1196篇 |
2009年 | 1074篇 |
2008年 | 1107篇 |
2007年 | 987篇 |
2006年 | 827篇 |
2005年 | 880篇 |
2004年 | 755篇 |
2003年 | 648篇 |
2002年 | 575篇 |
2001年 | 567篇 |
2000年 | 398篇 |
1999年 | 338篇 |
1998年 | 250篇 |
1997年 | 245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239篇 |
1994年 | 228篇 |
1993年 | 154篇 |
1992年 | 159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23篇 |
1989年 | 129篇 |
1988年 | 116篇 |
1987年 | 85篇 |
1986年 | 79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68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0篇 |
1976年 | 5篇 |
1963年 | 6篇 |
196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穴位埋线治疗胃痛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4年以来采用羊肠线穴位埋藏治疗胃脘痛 1 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7例中男性 6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2 0~ 42岁 ;病程 2~ 1 5年。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 3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6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治疗方法选用中脘穴、双侧脾俞透胃俞、双侧足三里埋线治疗 ,每 30天埋线 1次 ,3次为 1个疗程。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为 :穴位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将医用 3号羊肠线一段 ,约长 1 cm,由腰椎穿刺针尖端插入管腔内后 ,将穿刺针刺入穴位 ,得气后用穿刺针芯将羊肠线送入穴… 相似文献
103.
探讨脊髓损伤10年以上的患者通过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通过为患者提供精准详细的针灸配合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为了制备胡黄连苷Ⅱ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评价其形貌和吸附能力.方法 以胡黄连苷Ⅱ为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胡黄连苷Ⅱ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观察其形貌,并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Scatchard分析.结果 合成的聚合物微球表面较光滑,大小较均匀,Scatchard分析得出胡黄连苷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3.02 μg/mg,聚合物-目标分子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0.024 g/L.结论 利用沉淀聚合法可以形成形貌和靶向吸附能力均较好的胡黄连苷Ⅱ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用于从中药粗提物中靶向分离胡黄连苷Ⅱ及其结构类似物,有利于减少中药提取分离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环境友好、操作简便,为中药胡黄连苷Ⅱ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运用RNAi技术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人宫颈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VEGF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夹状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RNA),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并计算转染效率;RT-PCR检测HeLa细胞VEGF的表达,筛选出靶序列;再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构建的PGPU6/GFP/Neo载体成功转入HeLa细胞;转染48h后,HeLa-shVEGF1组HeLa细胞VEGF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75.0%;与HeLa组和HeLa-shNC组相比,HeLa-shVEGF1组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PGPU6-shRNA表达载体携带GFP便于观察细胞的转染情况,且不影响U6启动子的转录,同时有效沉默了VEGF基因,明显增加HeLa细胞的凋亡,为未来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IVUS-VH)学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方法:对44例ACS患者及22例SA患者行IVUS-VH分析,并对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计算LDL-C/HDL-C比值,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所占的比例与LP(a)、LDL-C/HDL-C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斑块中NC和钙化组织比例明显高于SA组(t=4.669、9.894,P<0.001),而纤维组织及纤维脂肪组织则明显低于SA组(t=7.184、5.290,P<0.001)。ACS组患者血清LDL-C/HDL-C、LP(a)水平高于SA组患者(t=3.512、19.139,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C比例与血清LP(a)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r=0.549,P<0.001)。结论:LP(a)可能代替IVUS-VH帮助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Ⅰ、前言自1933年ВП.Фдлатов(费拉托夫)院士创用了组织疗法以来,多年间在苏联各地推行,最近也在新中国的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且都累积了很多的经验报告,肯定了组织疗法的冶疗范围既广而收效也大的成绩,但对治疗效果的作用机制问题,研究的还是不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