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6篇 |
免费 | 355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94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271篇 |
口腔科学 | 98篇 |
临床医学 | 1032篇 |
内科学 | 333篇 |
皮肤病学 | 37篇 |
神经病学 | 114篇 |
特种医学 | 2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680篇 |
综合类 | 2114篇 |
预防医学 | 657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79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269篇 |
肿瘤学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193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321篇 |
2013年 | 341篇 |
2012年 | 345篇 |
2011年 | 386篇 |
2010年 | 329篇 |
2009年 | 343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68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387篇 |
2004年 | 346篇 |
2003年 | 293篇 |
2002年 | 265篇 |
2001年 | 240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82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采用不同孔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TAICPM)分离大黄虫丸,探讨经不同孔径TAICPM处理后的大黄虫丸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各10只,TAICPM组40只:1-5μm组、5-10μm组、10-15μm组、15-20μm组,每组各10只。血栓干重、血小板计数、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作为观察指标,评价经TAICPM分离后大黄虫丸抗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①对照组及TAICPM组血栓干重、血小板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TXB-2和6-keto-PGF1α也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AICPM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XB-2和6-keto-PGF1α也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1-5μm多孔材料组血栓干重明显低于其它3个多孔材料组(P<0.01),血小板计数、TXB-2和6-keto-PGF1α也较其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TAICPM处理后的大黄虫丸在抑制动脉血栓形成方面优于未处理的大黄虫丸,其中孔径为1-5μm的多孔材料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精制大黄(廑)虫丸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及机制,观察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多孔材料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通过三氯化铁诱导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黄(廑)虫丸组给予大黄(廑)虫丸,精制方组大鼠给予精制大黄(廑)虫丸,多孔材料组大鼠给予通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处理的精制大黄(廑)虫丸方药,各给药组根据体重按1ml/100g灌胃,每天2次,共1周;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颈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变化,记录各组大鼠血栓干重,检测血小板计数、血液流变学、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和多孔材料组血栓干重减轻(P<0.05);多孔材料组较精制方组和大黄(廑)虫丸组血栓干重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计数、TXB2水平明显增加,6-keto-PGF1α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和多孔材料组均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和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α(P<0.05);多孔材料组较精制方组和大黄(廑)虫丸组降低血小板计数和TXB2水平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黏度增高、APTT和PTT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廑)虫丸组、精制方组和多孔材料组血液黏度降低,APTT和PTT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 精制大黄(廑)虫丸能明显抑制大鼠动脉血栓形成,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明显延长APTT和PTT,其机制可能与升高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TXB2的水平有关.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可应用于中药的分离筛选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调查郴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现状以及对康复的认知程度,研究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探讨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综合训练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先分层后抽样的方法,运用SPSS 26.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了解当前郴州市老年人防跌倒的知行差异,提出相应的康复对策。结果 研究共纳入136人,52.2%曾发生过跌倒,38.1%因跌倒而产生消极情绪,37.5%曾了解防跌倒的知识,24.56%对康复训练有一定了解,63.23%的老年人有参与康复训练的意愿。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人跌倒与性别、运动情况、体重、是否有冠心病、是否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在控制运动情况因素后,性别、体重、冠心病、骨折为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的康复认知普遍较低,但康复参与意愿较高,其中发生过跌倒的易产生消极情绪。性别、体重、是否有冠心病、是否骨折是影响跌倒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百草枯致眼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的百草枯致眼烧伤患者5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并给予急症冲洗,抗生素滴眼液、自家血清、肝素滴眼液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撕除假膜及羊膜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百草枯烧伤患者均出现特征性的结膜假膜,假膜撕除3~4次后逐渐消失,治疗二周左右,患者角膜上皮完整,结膜面未见假膜.结论 百草枯致眼烧伤是一种以假膜形成为特征的烧伤,常规眼烧伤治疗结合撕除假膜、羊膜移植能很好的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合成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核苷,以期发现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核苷类药物。方法 以商业易得的二丙酮叉-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9步反应得到重要糖基叠氮化合物,再与炔丙酸甲酯进行[3+2]偶极环加成反应以构建三氮唑环以及自由基脱羧叠氮化反应和脱保护得到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核苷。结果 以最长线性步骤5步反应,30%的总收率合成了4-氨甲酰基-4′-叠氮-1,2,3-三氮唑,这为后期的抗病毒活性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的防治作用.方法 46例气虚血瘀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3例,全部病例均予以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结果 治疗5 d后,治疗组多个时间点的血清肌酸激酶、心型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峰值前移.结论 益气活血方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的损伤,可能与其减少心肌酶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7.
48.
<正>1主持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通妇科冯淑英副主任医师2病例汇报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内分泌专科曾敏慧主治医师3病例摘要患者,女,27岁,主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27 d,阴道出血1 d”于2020-04-22入院,患者2020-3-26于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术,移植冷冻胚胎2枚, 相似文献
49.
中药(复方)成分提取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六味地黄汤梓醇的验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封闭体系中药复方成分溶出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六味地黄汤中有效成分梓醇的提取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将数学建模方法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的研究中,根据提取原理、Fick定律建立中药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和参数分析。可求得函数表达式,运用该模型研究六味地黄汤中梓醇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包舍三项e的指数形式的成分溶出浓度解析厦各参数分析方法。结论封闭可溶中药复方扩散体系的成分溶出符合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各参数可根据溶出浓度表达式关系计算得到。 相似文献
50.
贺天禄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4,(1)
Opitz综合征即G综合征,是一组累及颅面部、呼吸、消化道及泌尿生殖系等部中线结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在头颈部表现为宽颅缝、前囟大、眶距过远、鼻梁宽而扁平、鼻孔朝前、腭裂、唇裂、舌系带短缩、声嘶、喉气管裂、咽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吸气频繁而困难、吸气性喘鸣、吞咽困难、低位耳等,其他尚可有智力发育迟缓、高位气管分叉、气管软化、气管食管瘘、尿道下裂、肛门闭锁、十二指肠狭窄、胆囊发育不全、心肺畸形等。患者多幼儿,常需鼻胃管饲养及气管切开术以解救其吞咽和呼吸障碍,预后不好。自1969年Opitz首次报告4例同胞兄妹患者以来,文献中已有25例(12个家族)记载,多死于呼吸困难、肛门闭锁、心肺畸形。本征是先天性遗传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