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73篇 |
免费 | 326篇 |
国内免费 | 2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69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253篇 |
口腔科学 | 92篇 |
临床医学 | 833篇 |
内科学 | 305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95篇 |
特种医学 | 2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659篇 |
综合类 | 1897篇 |
预防医学 | 569篇 |
眼科学 | 43篇 |
药学 | 721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208篇 |
肿瘤学 | 1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54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303篇 |
2011年 | 326篇 |
2010年 | 285篇 |
2009年 | 298篇 |
2008年 | 339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432篇 |
2005年 | 354篇 |
2004年 | 322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214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72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益肾排石中药保护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肾排石中药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5只,于高能冲击波致兔肾损伤模型,测定不同时间血浆,肾组织浆浆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冲击波肾损伤后血浆中ET-1、血清中MDA值及组织均浆中ET-1、MDA值显著升高(P<0.05),血浆及组织匀浆中SOD显著降低(P<0.05);而中药治疗组血浆中ET-1、MDA及组织均浆中ET-1、MDA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及组织匀浆中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理检查较对照组损伤轻。结论:益肾排石中药对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妇科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最低感觉及运动阻滞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妇科手术左旋布比卡因最低感觉及运动阻滞浓度即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7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感觉组和运动组,每组35例.择L2~3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分次给予预定浓度芹旋布比卡因总量为15 ml:第一例感觉组浓度为0.150%,运动组为0.375%,其后各患者的药物浓度以序贯法进行选择,相邻级别浓度比感觉组为0.980.运动组为0.944.以VAS和改良Bromage评分法分别判断感觉和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感觉阻滞EC50为0.140%(95% CI:0.136%~0.144%),显著低于运动阻滞的EC50 0.385%(95% CI:0.359%~0.414%)(P<0.01),左旋布比卡因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区间是0.140%~0.385%.结论 妇科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感觉和运动阻滞EC50.分别为0.140%和0.385%.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对(ANP)血内毒素,sCD14,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EIC)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ANP组(C组),ANP+HBO组(D组),ANP+乌司他丁组(E组),ANP+HBO+乌司他丁组(F组)。模型建立5 min后,E组和F组门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 000 U/kg);30 min后,D组和F组给予HBO治疗2 h。3,6,10 h后各组分别测定血清内毒素,sCD14,EI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1)D,E组内毒素和sCD14水平在建模后3,6 h均明显低于C组(P0.05),F组内毒素和sCD14水平在建模后3,6,10 h明显低于C,D,E组(P0.05)。(2)建模3,6,10 h,D,E,F组的EIC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F组的EIC水平均明显高于D,E组(P0.05)。(3)建模3,6,10 h,D,E,F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F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D,E组(P0.05)。(4)D,E,F组的生存时间明显超过C组(P0.05),F组的生存时间明显超过D,E组(P0.05)。结论单独应用高压氧和乌司他丁治疗ANP,均能取得明显疗效,但高压氧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种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大鼠的急性胰腺炎(AP)肝损伤模型。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AP组、假手术组(SO组),使用手术显微镜、显微器械,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P,术后3、6、12h胰腺组织光镜检查;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0;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病理学证实建立AP动物模型出现肝损伤的病理形态变化;与SO组相比,AP组的血清ALT升高以及TNF—α、IL-6、IL-1β、IL-10水平增高,均显著高于各自时段的SO组(P〈0.05)。结论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溶液可以制作大鼠AP肝损伤模型,异氟烷吸入诱导配合腹腔内麻醉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熟练、精细的显微手术技术是成功建立模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胰腺血供及其移植血管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胰腺动脉及其变异情况,为胰腺移植动脉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300例胰腺动脉造影片,统计胰腺动脉的变异情况,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300例造影中,仅1例能辨认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及上后动脉的变异率分别为6.33%和5.06%。(2)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及其分支(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的主要变异是发自第一空肠动脉,其发自第一空肠动脉的变异率分别是19.51%、17.54%及12.28%。(3)胰背动脉变异情况较为复杂,其变异率为23.61%。结论胰腺动脉走行复杂,在胰腺移植供胰的血管重建过程中,所重建的血管应既要能保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完整的血供又要能够减少术后血栓等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修复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12月~2006年12月,分别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及大网膜移位修复经胸骨手术切口感染创面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8~72岁,平均52岁。合并糖尿病8例,肺炎及心力衰竭4例,脓胸3例,慢性肺功能不全4例,恶性肿瘤1例,严重肥胖6例。11例为较新鲜裂开创面,2例为慢性创面。创面范围10cm×5cm~22cm×10cm。结果3例分别于术后3d因血管吻合处破裂大出血、肺炎及癌转移死亡。其余10例伤口期愈合6例,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2例切口皮肤拉拢缝合处部分皮肤坏死,经再次手术扩创植皮后愈合;2例创口引流处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创面较小且位于手术切口上端者适合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创面较大且位于切口上端者适合用全胸大肌瓣修复;创面较小且位于切口下端的适合用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较长可联合应用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创面巨大合并重要脏器外露时,可用大网膜移位修复创面。残余创面可经植皮及换药愈合。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ESWL致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黄芪是否通过调节HIF-1α的表达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ESWL损伤组和黄芪治疗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动物接受ESWL处理(18kV,1 500次)。黄芪治疗组家兔于冲击前3d至后2d,每天注射黄芪注射液2.0g/kg。2周后处死家兔,取肾脏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IF-1α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ESWL处理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小管内可见大量管型,肾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黄芪治疗组以上病变显著减轻。ESWL损伤组HIF-1α显著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黄芪能够明显抑制HIF-1α的表达。结论HIF-1α参与了ESWL对肾脏的损伤,黄芪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位灶脱离、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穿入血管向远处播散、在继发部位存活、增殖形成新的转移灶。在肿瘤侵袭的起始阶段,前列腺癌细胞可发生上皮细胞-间质样转化,获得自分泌信号,丢失E-钙粘素,获得侵袭、转移能力。但仍有部分转移灶表达E-钙粘素。作者发现在肝微组织反应器中,前列腺癌细胞与肝细胞间存在紧密联系。作者假设在前列腺癌进展的晚期,继发病灶可能具有表型可塑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肝细胞与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共培养2d后,在细胞接触的边缘位置E-钙粘素表达上调。同样发现,与肝细胞共… 相似文献
60.
肿瘤细胞侵袭力在前列腺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多种肿瘤的侵袭、存活与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uPA与uPAR在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存活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作为前列腺癌靶向治疗目标的可能性。uPA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