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506篇
综合类   926篇
预防医学   335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42篇
  4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与各组血清cTnI、CKMB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MY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是一种较理想的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指标,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检测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4种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5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6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13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5例,桥式皮瓣11例(带血管蒂健侧小腿内侧皮瓣9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2例)。切取皮瓣最大面积约22.0 cm×12.0 cm。结果随访5个月~6年,平均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坏死。感染3例,其中瘘道形成1例。皮瓣的外形及足踝部功能较满意。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不同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走出胆囊癌诊断的思维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胆囊癌诊治中令人最为困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早期病例发现少,术前误诊率高,且在术前能够做出诊断的病例中,又多为中晚期病例。因而,如何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减少居高不下的术前误诊率仍然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走出胆囊癌诊断的思维误区并建立胆囊癌科学的诊断思维模式,首先必须面对并克服我们目前在胆囊癌认识上的不足和存在的困难。1.对原发性胆囊癌的重视不够:有些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对胆囊癌的高危人群罹患此病没有足够的警惕,在诊断过程中仅满足于胆囊良性疾病的诊断而造成误诊、漏诊的情况至今仍屡见不鲜。黄志强院士…  相似文献   
74.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损伤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空白组和损伤对照组造模后予蒸馏水1m L灌胃,补阳还五汤组造模后予补阳还五汤1m L灌胃,均1天1次,连续3天。各组分别于术后1、7、14天观察其行为学BBB评分,14天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p20、Bcl-2与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1行为学观察评分:术后7、14天补阳还五汤组与损伤对照组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补阳还五汤组较损伤对照组恢复更明显[(9.05±0.95)分比(5.75±1.97)分,(12.6±1.55)分比(8.80±3.34)分,P0.05]。2免疫组化检测:补阳还五汤组caspsase-3p20阳性细胞数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少[(16.70±2.21)个比(20.30±4.13)个,P0.05];补阳还五汤组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增加[(10.57±0.97)个比(6.42±3.20)个,P0.05];补阳还五汤组Bax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少[(18.29±2.21)个比(21.14±2.41)个,P0.05];补阳还五汤组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多[(11.75±1.03)个比(9.50±1.30)个,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脊髓损伤部位VEGF的表达,使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促进骨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UTMD) 技术介导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基因的表达、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并筛选RNA干扰效果最好的短发夹RNA(shRNA)。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分为正常Hca-F细胞组、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及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转染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JN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应用Transwell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转染率高于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均P<0.05),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JN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活性和平均穿膜细胞数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UTMD技术结合脂质体转染法可以提高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 shRNA的转染效率,增强其对基因表达、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 ( ACST)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32例 ACST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 1 1 1例 ,死亡 1 5例 ,病死率1 3.5 % ;非手术治疗 2 2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 31 .8%。结论 :ACST患者应在出现五联征前及时手术 ;对于已出现休克患者 ,应先给予积极的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一但休克好转 ,应尽早手术 ;贻误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不当、主要脏器功能不全、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我院10年来,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单纯尺神经损伤64例,随访2年以上者34例,优良率79.4%。总结认为,防止漏诊,早期(最好是急诊)准确地神经修复是提高优良率的关键;应尽可能同时修复合并的肌腱与尺动脉损伤;对晚期神经伤也应设法修复,对畸形严重者行相应的功能重建术能有效地改善手的功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手法正复,夹板外固定与石膏托外固定,在治疗Colles骨折中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手法复位,并将260例Colles骨折按Frykma分为关节内、关节外.结果:2种不同固定方法对骨折愈合时间从临床角度观察无显著差异.但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获得骨痂形成量和骨密度测量,石膏固定方法所伴随的并发症有明显少于夹板固定者,并且骨密度较低,骨质疏松.结论:对Colles骨折治疗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79.
<正> 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其色氨酸含量不能满足人体合成尼克酸的需要。玉米中尼克酸含量也少,而且绝大部分为结合型,不能为人体所利用。因此,长期偏食玉米,缺乏肉食、豆类、蔬菜等副食品情况下,容易发生癞皮病。 为了纠正玉米中色氨酸含量低的缺陷,1964年Mertzet等发表了他们培育成功Opaque2玉米的结果,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广泛重视,纷纷探索对这种发现的利用。用其改良玉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变和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在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方面存在的差异,进一步评价HBVM的临床意义,以及肝炎活动时,肝脏损害与血清中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换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例不同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不同HBV感染患者HBV含量范围在104.49~109.93拷贝/毫升,其中急性乙肝含量(106.231±0.758)显著低于慢性乙肝(107.774±1.281),乙肝后肝硬变(107.861±0.970)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08.035±1.501)的含量(P<0.05和P<0.01;HBeAg(+)患者的含量(108.145±1.091)显著高于HBeAg(-)/抗-HBe(+)患者(106.900±1.247)的含量(P<0.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ALT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HBV感染的慢性化可能与血清HBVDNA含量高有关,HBV感染患者的肝损伤与血清HBVDNA含量无明显关系;e系统血清转换后,HBV并未停止复制,只是复制水平降低,应用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有助于HBV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和重新评价HBV感染的自然史及HBVM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