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单核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从2月龄开始饲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胰岛素抵抗组(IR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喂养2个月后使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禁食12 h ,留取大鼠心脏组织,H 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细胞中NF‐κB、MCP‐1和ICAM‐1的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脏组织中NF‐κB、ICAM‐1和MC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IR组心肌组织中NF‐κB、ICAM‐1和MCP‐1 mRNA表达水平均较NC组明显升高( P <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组织中可能存在NF‐κB的激活,从而启动下游靶基因MCP‐1、ICAM‐1表达增加,进而导致心肌组织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成年人群血红蛋白与血尿酸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及生化指标, 按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和高尿酸血症2组,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按四分位分为Q1~Q4 4个亚层)与血尿酸的关联性, 并分析年龄和糖代谢状态对血红蛋白与血尿酸关联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 183名, 年龄(50.6±10.0)岁。正常血尿酸组血红蛋白(142.61±14.24)g/L显著低于高尿酸血症组(151.79±11.24)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血红蛋白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444, P<0.001)。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血红蛋白与血尿酸之间存在关联, 与血红蛋白Q1组相比, 血红蛋白Q2~Q4组出现高尿酸血症的OR(95%CI)值分别为1.29(1.13~1.48)、1.42(1.24~1.62)和1.51(1.32~1.72), P趋势<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增龄对Wistar大鼠非脂肪组织脂肪异位沉积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分为青年组(4月龄组15只)和老年组(24月龄组15只),给予正常饮食饲养60d后观察体重及腹腔内脂肪重量变化,检测血生化指标,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INS敏感性.结果 老年组大鼠体重(730.9±9.57)g明显高于青年组大鼠(495.6±7.53)g(P<0.01),肝脏、肾周和附睾脂肪重量较青年组明显增加(P<0.01),TG、TC、FFA明显高于青年组大鼠(P<0.05),INS(2.37±0.06)ng/ml明显高于青年组INS(0.59±0.32)ng/ml(P<0.01);而两组血糖无明显变化.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结果显示青年组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为(26.07±2.80)mg/(kg·min),老年组为(10.79±0.7 1)mg/(kg·min)(P<0.05).HOMA-IR在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3.07±0.75)和(13.15±1.56)(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老年组大鼠肝脏、肌肉脂滴较青年组比较明显增多,两组胰腺镜下均未见脂滴.老年组肝脏脂肪染色灰度值(116.60±4.56),青年组为(175.48±3.02)(P<0.05).老年组大鼠肌肉染色灰度值(121.70±4.60),青年组为(150.65±3.60)(P<0.05).结论 老龄大鼠肝脏、肌肉脂肪沉积增加,存在一定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5年和7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的预测作用。方法 本研究提取dryad网站公布的某体检中心于2004年至2015年参加体检项目的个人病例数据,最终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T2DM的老年人712名,随访时间为5年和7年。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诊断为T2DM,将所有参与者分成2组,其中未患糖尿病组老年人679名,患糖尿病组老年人33名。比较2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分别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用于确定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ox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中国老年人T2DM的5年和7年的发病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R软件(4.2.0)进行分析,基于多变量预测模型生成列线图(http://www.r-project.org/)。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2组人群在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谷丙转氨酶(ALT)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70名老年男性T2DM患者,采用高分辨彩超判断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合并甲状腺结节组及无甲状腺结节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男性T2DM中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221例(占81.9%),无甲状腺结节者49例(18.1%)。合并甲状腺结节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肌酐明显高于无甲状腺结节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无甲状腺结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指标如糖尿病病程、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增高的HbA1c和肌酐数值与甲状腺结节发生呈正相关(P 0.05),而降低的HDL-C与之呈负相关(P 0.05)。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为81.9%。HbA1c和血肌酐的升高可能与老年男性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是糖尿病一种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于50~70岁老年患者,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高血钠、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1])。本文报道1例HHS患者发病、误诊及治疗经过,旨在提高对该病  相似文献   
7.
增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的糖代谢指标变化,了解在基础和糖刺激下增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青年组,n=15)、14月龄(中年组,n=15)和24月龄(老年组,n=15)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比较三组间基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差异,计算糖负荷后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10/ΔG10),120min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葡萄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以分析各组间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长,空腹血糖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OGTT后老年组大鼠表现为血糖达峰时间延长,血糖峰值增加,OGTT2h血糖及AUCg增加,即老年组大鼠出现糖耐量异常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59±0.14)、(1.60±0.15)、(2.37±0.04)μg/L(两两相比均P〈0.01);IRT中,老年组大鼠胰岛素达峰时间延迟,ΔI10/ΔG10降低,AUCi增加(P〈0.05)。使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β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中呈递增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HOMA-IR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为3.09±0.80、8.34±0.72、13.14±1.59(两两相比均P〈0.01)。结论正常老龄大鼠存在一定的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由于胰岛素分泌的早期时相受损,仍然出现糖负荷后血糖增高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口服补镁对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给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口服补镁,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稳态下葡萄糖输注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浆镁离子浓度等指标。结果中、高剂量口服补镁可降低空腹血糖达11.3%和21.9%,胰岛素水平下降分别达25.4%和38.7%,钳夹实验中稳态葡萄糖输注率也有明显提高。结论口服补镁可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龄对Wistar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5只分为4月龄组、14月龄组和24月龄组,每组15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观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FFA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3组大鼠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4月龄组比较,14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P<0.01),24月龄组大鼠血清FFA明显高于4月龄组(P<0.01);与4月龄组比较,14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稳态葡萄糖输注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增龄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空腹胰岛素和FFA均明显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加重。脂肪、肌肉和肝脏可能参与了增龄介导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血管衰老模型,观察比较高葡萄糖(H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过氧化氢(H_2O_2)及棕榈酸(PA)对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诱导衰老作用。方法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组织贴块法提取原代RAEC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1的表达并进行鉴定。分别应用30 mmol/L葡萄糖(HG)、 10μmol/L AngⅡ、 100μmol/L H_2O_2、 0.5 mmol/L PA处理原代RAEC 24 h。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 mRNA的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 P21、 P53蛋白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P16的表达, CCK-8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RAEC中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增加,以H_2O_2、 PA处理组更明显; HG、 AngⅡ、 H_2O_2、 PA处理均可增加RAEC的P16 mRNA水平; AngⅡ、 H_2O_2、 PA处理均可增强RAEC的P16、 P21蛋白水平,以H_2O_2组最显著。各处理组细胞P16表达均增强,与对照组相比, HG组与AngⅡ组细胞存活率变化不大, H_2O_2组与PA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 HG、 AngⅡ、 H_2O_2及PA均可诱导建立RAEC衰老模型,以H_2O_2诱导衰老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