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利用多媒体教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改变传统的说教管理方法.方法 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护士38名进行培训,选拔优秀教学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每月2次有计划地实施多媒体教学.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并对成绩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媒体教学后考核平均得分[护士分诊预诊、专科知识(94.29±2.73)分,沟通技巧(92.82±4.05)分,急救技能(95.92±2.69)分]均较教学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50%)、专家教授满意度(96.66%)、护士受尊重程度(94.74%)均较教学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结果均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适合门诊多学科工作的特点,不但提高护理队伍的分诊预诊知识、各专科知识、职业形象、沟通技能和急救技能,同时也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自我价值的认可度以及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了T或L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每位患者均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本组优19例,良12例,中5例,差1例。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3.
背景:研究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磷酸钙支架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材料内部的多孔结构和孔径也能满足于细胞长入和骨的再生,但要应用于临床还需证明能否体内成骨。 目的:构建壳聚糖-磷酸钙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复合材料,并观察其植入兔肌袋模型后的异位成骨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6/08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及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固相的磷酸三钙粉末及液相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制备壳聚糖-磷酸钙支架。再将壳聚糖-磷酸钙支架放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溶液中浸泡,真空抽吸后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磷酸钙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 方法:测量改良后支架的孔隙率及抗压强度, 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20只新西兰大白兔局部麻醉后在左后肢大腿外侧切口,暴露大腿肌肉,分离形成肌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5只不植入材料,单纯壳聚糖-磷酸钙材料组5只、壳聚糖-磷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组10只分别植入壳聚糖-磷酸钙材料、壳聚糖-磷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 主要观察指标:在植入后4周,通过大体观察、X射线摄片、组织学检测其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及生物反应性。 结果:制备的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后的壳聚糖-磷酸钙支架的孔隙率为87%,压缩弹性模量为20 MPa。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内部为多孔结构,孔径超过100 μm。空白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肌肉纤维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壳聚糖-磷酸钙材料组大体观察可见材料周围有薄层的结缔样组织包裹,材料与周围肌肉连接松散,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植入区为圆形空腔。壳聚糖-磷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组大体观察可见材料周围有薄层的结缔样组织包裹,材料中间可见空洞,有降解现象及少量淡红色纤维样结构长入,X射线示左大腿内材料高密度影无明显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少量血管样组织长入,Masson三色染色可见编制骨岛中有胶原纤维形成。 结论:壳聚糖-磷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抗压强度及超微三维结构,复合材料在兔体内具有异位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44.
东莨菪碱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1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东莨碱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5例海水淹溺者接诊后立即去泡沫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静推东良菪碱0.3-0.9mg,每5-30min1次,视病情变化增减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观察疗效。结果显效10例,有效5例。本组15例涨水淹溺肺水肿抢救成功13例。2例并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室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东莨菪碱可以减轻肺水肿,使造成溺水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紧控制,取得满意的疗效。可作为抢救海水淹溺肺水肿的儿药。  相似文献   
145.
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6~14岁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口服孟鲁司特5mg/d、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孟鲁司特5mg/d口服并吸入布地奈德100μg/d3组,持续治疗12周。于治疗开始和第12周进行临床评估和肺功能检查,同步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及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L5和TNFα水平的检测。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后临床和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开始患儿血ECP、IL5、TNFα水平和Eos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血Eos计数与EC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IL5水平与EC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后血ECP、IL5、TNFα水平和Eos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痰液ECP、TNFα和IL5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孟鲁司特可抑制哮喘中Eos引起的呼吸道炎症,降低血和痰液ECP、IL5、TNFα水平。抑制效应可能是孟鲁司特抗哮喘呼吸道炎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6.
上下前牙的残根、残冠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外观及咀嚼切割切能。广大医务工作者为寻求理想的修复方法而不断探索着。我科在近一年来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聚碳酸脂套冠修复上下前牙的残根、残冠,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择上下前牙、牙根尖周完好:残根、残冠患者只20人,25颗牙齿、其中上前牙ZO颗,下前牙5颗,治疗前均进行常规X光拍片及根管治疗,治疗后观察一周,在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进行对牙根及牙体予备及修复:残根的修复:对残根要最小范围的切除组织修正后,在根管内加装适合的自攻螺纹根管针做固位装置,然后选取…  相似文献   
14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COPD早期肺功能下降速度较快,但多数COPD患者确诊时已出现重度肺功能障碍且病程不可逆。近年来COPD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但COPD的早期诊断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综述了COPD的早期诊断方法,以期为减少COPD的漏诊漏治,促进COPD的早防早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重症颅脑外伤是外科监护室的常见病种,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主观察病情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心。周到、全面。我们应用护理程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收到预期效果。1临床资料1997年以来,我科收治重症颅脑外伤30例,好转四例,死亡7例。2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2.1急性意识障碍与颅脑外伤有关。护理目标:病人的意识障碍经治疗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护理措施:(l)遵医嘱给予脱水、止血。抗炎及促醒药物的治疗;(2)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给予镇静剂;(3)及时清除呼…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随着我国<护士条例>的实施,积极探索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规范化的模式和思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使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我院100名临床护士,了解对自身职业、学历、个人与家庭状况及护理管理的有关文件、政策法规的知晓情况.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队伍中存在一定不稳定性、对学历要求的迫切性较高、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对相关的文件政策法规了解不够等.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对护理团队的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分析,寻找对策,科学地指导护理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随着我国《护士条例》的实施,积极探索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规范化的模式和思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使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调查了解我院100名临床护士,了解对自身职业、学历、个人与家庭状况及护理管理的有关文件、政策法规的知晓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护理队伍中存在一定不稳定性、对学历要求的迫切性较高、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对相关的文件政策法规了解不够等。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对护理团队的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分析,寻找对策,科学地指导护理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