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皮肤病,其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儿童也可见[1],女性更易发病[2]。美国发病率每年约十万分之一,其中30%的患者有创伤和外伤史[3]。我院于2004年11月19日收治1例坏疽性脓皮病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于2周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全身多关节肌肉疼痛3年余,皮肤多处破溃5月入院。于3年前右小指外伤后肿痛,当地诊所行切开取异物治疗。后近端指间关节疼痛未见缓解。其后肩关节、指间关节疼痛,即用强的松治疗,3年来从未间断。5…  相似文献   
2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597例SLE患者根据其细菌学检查结果分为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呼吸道与肺部感染占36.0%,尿路感染29.0%,血液感染19.9%,其他感染15.1%;75.8%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缓慢或隐匿,感染多系条件致病菌引起,其中G-杆菌占45.6%,G+球菌40.9%,其他病原菌13.9%;SLE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肺部病变>3个系统器官受损,血浆白蛋白<30 g/L,长时间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GC),应用超大剂量GC冲击疗法,GC联合应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入院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3周.结论 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最常见,机会性G-杆菌和G+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表现不同于一般病原菌感染,原发病情控制后应尽可能减少GC的用量,谨慎应用超大剂量GC和GC联合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可能减少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P)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恢复情况。  方法  回顾2012年4月—2018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发SLE患者309例,根据PLT计数,将患者分为TP组(83例)和无TP组(226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ney U检验分析2组间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进一步分析TP组的治疗及PLT计数恢复情况。  结果  309例初发SLE患者中,TP发生率为26.9%。TP组狼疮肾炎、白细胞减少症、贫血、抗SSB抗体阳性的发生率高于无TP组(均P < 0.05),关节炎的发生率、补体C3水平低于无TP组(均P < 0.05),TP组SLEDAI评分高于无TP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贫血为TP的危险因素(P < 0.05),而关节炎为TP的保护性因素(P < 0.05)。TP的院内缓解率为77.2%(61/79)。  结论  TP是初发SLE患者血液系统损害常见表现之一,常伴有贫血、狼疮肾炎,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院内缓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24.
未分化型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 U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炎,对于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炎的患者,且不符合任何一种已知关节炎或弥漫性风湿病的诊断标准,可称之为未分化型关节炎.在近2年临床中现观察到一组关节炎,病情呈现一种特征性发展规律,一般7岁左右起病,以双侧小指近端指间关节弓状畸形为特征,病程中无外伤及感染史,病情隐匿,进展缓慢,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报道该种疾病[1-3],其具有关节炎定义中的两点: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及关节压痛,且放射学有关节狭窄或骨质侵蚀,故先将其按未分化型关节炎报道,并根据其临床特点暂且称之为小指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symmetry of the little finger of erosive arthritis).现对收集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望大家认知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2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外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RA的关节外表现.结果:RA的关节外表现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常见的有贫血与白细胞减低、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病变、呼吸道与肺部病变和发热等;肾脏病变、淋巴结肿大、肝脏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者亦不少见.本组误诊率达39 81%,主要因对RA的关节外表现缺乏认识而误诊.结论:RA的关节外表现复杂多样,是RA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33岁,因“多关节肿痛20个月,皮疹14个月,憋气20d”于2003年6月24日入院,患者2001年11月出现双膝、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肩关节肿痛,2002年4月出现额部、双侧耳后部红色、小米粒大小结节,9月6日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8℃,曾给予抗感染治疗,仍发热。2003年3月初逐渐出现面部、上胸部及背部、臀部红色结节。6月4日开始出现胸闷、憋气,声嘶伴吞咽困难。体格检查:面部、耳后、耳廓内、颈后部、口腔双侧颊黏膜处及上腭分布淡红色或肉色结节,上胸部皮肤红色,呈V型分布,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SLE病人血清可溶性T细胞共刺激分子sCD28、sCD137的水平及其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活动度的SLE病人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BA-ELISA法定量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sCD28、sCD137含量,分析比较其含量变化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病人组血清sCD28和sCD13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中度活动组血清sCD28水平和sCD137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血清sCD28水平和sCD137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活动组(P < 0.01);SLE病人血清sCD28、sCD137水平与病人SLEDAI评分、抗核抗体水平呈正相关,与C3水平呈负相关(P < 0.01)。结论SLE病人血清sCD28和sCD137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其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有望成为判断SLE病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