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明  谢金敏  洪玉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93-1796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rs20131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新疆维、汉两民族内和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方法:抽取100例NSCL/P患者作为NSCL/P组(维吾尔族50例、汉族50例),对照组100例(维吾尔族50例、汉族50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F)技术来分析IRF6基因的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及两民族内和民族间频率的差异。结果:rs2013162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T频率在NSCL/P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两民族内rs2013162位点维吾尔族中GG和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和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两民族间rs2013162位点NSCL/P组中维吾尔族GG和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的频率均高于汉族,两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汉族NSCL/P与rs2013162位点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0例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肝包虫囊液溢出、过敏性休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复发(非原发部位),8例术后胆漏,8例残腔积液,1例术后出血,均获治愈。结论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包虫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53.
背景: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威胁患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诱导受者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排斥反应的理想措施。目的:探讨RNAi RelB树突状细胞预输注诱导大鼠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将近交系雄性清洁级DA(RT1a)大鼠和近交系雄性SPF级Lewis(RT11)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前随机配对分为4组:①对照组,受体鼠移植前不做预输注。②治疗组:受体鼠移植前7d静脉输注供体大鼠RNAi RelB树突状细胞(5×106)。③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受体鼠移植前7d静脉输注供体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5×106)。④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受体鼠移植前7d静脉输注供体大鼠成熟树突状细胞(5×106)。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以及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相比,治疗组移植肝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移植后第7天,治疗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成熟树突状细胞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P<0.01),移植后第14天治疗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有轻微下降,两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移植后第7天,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成熟树突状细胞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升高(P<0.01),而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下降(P<0.01);移植后第14天治疗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有下降,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有升高,两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成熟树突状细胞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移植后第7天排斥活动指数为8.0-9.0。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第14天肝细胞、内皮细胞坏死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进一步增多。治疗组移植后第7天排斥活动指数为6.0-8.0,第14天时排斥活动指数为4.0-5.0。结果提示RNAi RelB树突状细胞预输注可以减轻移植肝排斥程度,延长移植肝生存时间,这是通过间接途径实现的,其机制可能与T细胞的调节和无能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2月解放军23医院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4例,对其出血原因、临床特点、伴随疾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02例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两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下消化道出血。结果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48例(51.06%),急性胃黏膜病变19例(20.21%),胃癌12例(12.77%),食管静脉曲张6例(6.38%)。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56例(54.90%),急性胃黏膜病变18例(17.65%),食管静脉曲张11例(10.78%),胃癌6例(6.86%)。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病变有增高趋势,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尽早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慎用NSAIDs或阿司匹林,积极治疗合并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实践证明 ,LC因其独特的微创外科优点 ,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开展 LC的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4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 1 1 0 0 0例 ,发生严重并发症 31例。其中死亡 2例。1 .1 一般资料  男 2 85 6例 ,女 81 44例 ,年龄 1 6~ 91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9663例 ,急性胆囊炎或胆囊积脓 986例 ,胆囊息肉样病变 31 9例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32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 .2 严重并发症及原因分析1 .2 .1 胆管损伤 1 1例 :…  相似文献   
56.
小型猪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小型猪非转流条件下原位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特点,以建立成熟、稳定的移植模型。方法:通过预实验组8例次和实验组18例次非转流条件下中国小型版纳猪原位肝脏移植术,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重要代谢指标的变化,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特点。结果:预实验组8例次均在术后当天死亡。实验组18例次无术中死亡,术后7d存活率为88.9%。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179.6±14.3)min,平均无肝期(27.3±3.4)min。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及生化代谢波动明显。术后当天麻醉清醒,术后约3~5h开始自行排尿,术后第3天正常进食。结论:手术中无肝期时间的缩短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是非转流条件下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背景:凋亡细胞能够主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途径诱导免疫耐受,但这些结果只在大鼠肝脏移植模型中证实。 目的:探讨通过60Co γ射线体外处理后的供体淋巴细胞预输注诱导猪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作用中,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建立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受体猪随机摸球法均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受体猪无特殊处理,行肝移植;淋巴细胞组:受体猪在肝移植前7 d经耳静脉注射60Co γ射线处理过的5×108个供体淋巴细胞。观察两组受体猪移植后的存活时间,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型CD4+T、CD8+T、CD4+CD25+Tr变化及病理。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 d,两组病理活检均呈急性中、重度排斥反应;移植后6 d,两组均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移植后1,3,6 d CD4+T、CD8+T、CD4+CD25+Tr升降趋势,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提示,60Co γ射线体外处理过的淋巴细胞预输注未能够诱导猪同种异体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未能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8.
背景:沉默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关键基因核因子кB/RelB可构建新型致耐受树突状细胞? 目的:探讨RelB shRNA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细胞的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利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白细胞介素4联合诱导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慢病毒载体将RelB shRNA转染致小鼠骨髓树突细胞后,分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脂多糖刺激成熟、RelB基因沉默及脂多糖刺激RelB沉默的4组树突状细胞进行观察。 结果:体外培养第 6 天脂多糖刺激组细胞表面可见大量细长的类似树枝的突起,其他3组细胞形态特征相似,呈圆形、皱缩状态,这3组细胞表面MHC-II类分子、CD86和CD40分子表达水平相当,但低于脂多糖刺激组;3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均较脂多糖刺激组显著降低(P < 0.01);RelB基因沉默的树突状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较低,分泌Th2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4的能力较高(P < 0.01),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类似。说明RelB shRNA经慢病毒转染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后,在细胞形态、表面分子表达、免疫学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相似的特点,且不能被脂多糖刺激成熟。  相似文献   
59.
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实验于2004-06/2006-02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动物研究所完成。选用健康中国版纳小型猪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供、受体各18只,施行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手术18例。在非体外静脉转流的条件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严格控制动物无肝期时间,应用套管法吻合胆总管,另外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使无肝期的血压维持在满意水平。监测动物无肝期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及动物存活期;术中监测动物的血液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变化;猪死后当天行尸体解剖明确死亡原因。结果:成功建立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18只,均纳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动物无术中死亡,术后当天死亡1只,死亡原因为急性肺水肿;术后第2天死亡1只,死亡原因为胆总管吻合口胆瘘。术后7d存活率为88.9%。②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分别为(179.61±14.27)min,(27.28±3.43)min,(422.22±66.91)mL及(444.44±51.13)mL。③与无肝前期相比,实验动物无肝期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pH值及碱剩余明显下降(P<0.05 ̄0.01),心率及血清钾水平显著升高(P<0.01);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恢复,经药物调整后血清钾水平下降,pH值逐渐恢复。结论:非转流条件下的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受体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向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分化情况及其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Wistar大鼠,受体为雌性SD大鼠。受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12)。其中对照组仅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组于术中经门静脉注射雄性SD大鼠骨髓干细胞0.5mL(1×107/mL)。实验组再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第7、14、21天切取肝脏,并行Sry原位杂交结合vonWillebrand因子(vWF)免疫组化的双标染色,观察受体骨髓干细胞向VECs转化的情况,同时观察术后早期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第7天在肝组织内发现Sry与vWF双染阳性细胞,该细胞于第14和21天在血管壁出现。对照组肝脏病理学检查为急性重度排斥反应,实验组为急性轻到中度排斥反应。结论:受体骨髓干细胞能在移植肝的环境中诱导分化为VECs,表达vWF,并可部分替代移植肝本身的VECs;经门静脉输注受体骨髓干细胞可减轻移植肝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