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4篇
  2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评估保守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初步探讨保守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方法 总结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资料完整的经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或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开始治疗时选择保守方法治疗的5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54例患者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方式,需要在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调整.抗结核治疗时间9~18个月,服药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影像学检查判断病灶愈合、脊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根据疗效情况调整治疗疗程.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3.0±0.8)年.结果 54例患者中49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病灶愈合,其中45例局部疼痛消失,4例轻微背痛,不需服用止痛药物;49例患者中的32例X线或CT片显示椎间骨性融合,17例显示纤维愈合;49例脊柱局部后凸角度平均增加(5.5±0.8)°;47例ESR、CRP下降至正常范围(正常标准:男性ESR<15 mm/1 h,女性<20 mm/1 h;CRP<5 μg/L);18例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减量或停用抗结核药物等治疗恢复正常.54例患者中5例分别因为治疗期间疼痛加重、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或后凸畸形明显加重而选择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局部疼痛不严重、不伴畸形或神经损害、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脊柱结核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脾脏SANT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法,并对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脾脏SANT具有特征性血管瘤样结节.病理学检查:(1)眼观病灶呈灰白色结节,边界清楚.(2)镜下见有其特征性血管瘤样结节.免疫组化显示结节内内皮细胞异质性表达,即小叶状分布毛细血管免疫表型为CD34、CD31均(+),CD8(-),窦岸样细胞免疫表型为CD34(-),CD31、CD8均(+);小静脉样血管免疫表型为CD34、CD8均(-),CD31(+);结节内梭形细胞混合表达CD31、SMA和CD68;结节间梭形细胞混合表达SMA和CD68.结节周围梭形细胞呈vimentin、SMA阳性反应,desmin和NSE均(-).术后随访,患者病变均复发和转移.结论 该病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病变,可能是一种增生性病变,与血管瘤出血坏死机化关系密切.需要与脾脏交界性或恶性肿瘤鉴别,鉴别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7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仅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与增殖、胚胎发生发育、创伤愈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骨的生成与改建过程中,成骨细胞来源的VEGF作用于破骨细胞分化使破骨细胞发生趋化,使局部破骨细胞数目增加并促进局部骨吸收。上皮组织与外胚间叶组织的互相作用贯穿于牙胚发生发育到牙体组织形成的整个过程,内外釉上皮细胞与牙乳头细胞分泌的VEGF及其受体互相作用,促进成釉细胞与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成熟,影响釉质与牙本质的形成。许多与牙发生相关的基因表达于牙胚中央的釉结中,这些基因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也参与牙的发生。VEGF基因表达受到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目前,有关VEGF和VEGFR在牙胚发生发育中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观层面,对于功能及调控机制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和技术要点。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58例嵌顿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取石后于镜下直接置入双J管,间段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5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结石清除率100%。术后创腔引流液量少,3~5d拔除引流管,1周出院,术后3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1~27个月,B超复查显示肾积水明显好转或消失,无结石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及其它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96孔细胞培养板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GCDCA分别处理细胞24,48,72 h,进行MTT实验,计算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CDCA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GCDCA对肝癌细胞SMMC7721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高浓度的GCDCA(300 μmol/L)处理组对SMMC7721细胞有较强的毒性损伤.低浓度的GCDCA(200 μmol/L)处理组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GCDCA对人肝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姑息疗法很多,如何寻求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我院多年来临床研治的课题之一,自1988年以来我院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该患74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大鼠分为康复组、制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5只.康复组和制动组应用胶原酶Ⅶ注射入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替代胶原酶.康复组每天予以抓握、平衡、旋转等训练,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各组分成脑出血后第1,4,7,14,28天共5个时间点,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大粒车前子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功能调节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大粒车前子的免疫调节活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从Balb/cj小鼠骨髓细胞贴壁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10μg·L~(-1)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及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_4(rmIL-4)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在培养第6天,实验组加入车前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0,50,100 mg·L(-1)),对照组加入RPMI 1640或LPS(1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CD11c,CD86,MHC Ⅱ和CD80的表达以及各组DCs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车前子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能够提高DCs表面分子CD11c,CD86,MHC Ⅱ和CD80的表达;空白组DCs的吞噬功能很强(45.39%),车前子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组DCs吞噬功能都明显下降(分别为37.27%,30.40%,33.45%和40.15%,37.59%,31.07%).结论:车前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能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80.
嗜铬粒蛋白A及其衍生多肽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 《医学综述》2013,19(6):967-969
嗜铬粒蛋白A(CGA)属于酸性可溶性蛋白质家族,是一种由肾上腺髓质合成,与儿茶酚胺共分泌的应激标志物。研究发现,CGA及其衍生多肽在内环境稳态的保持、钙和葡萄糖的新陈代谢、心血管功能、炎性反应、疼痛缓解、组织修复和胃肠运动中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CGA及其衍生多肽还具有抗菌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并且它在这方面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CGA及其衍生多肽在天然免疫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