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从 1990 年 Morrow 里程碑式地发现差向前列腺素系列(isoprostanes)以来,有关 isoprostanes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2002 年被 MEDLINE收录的相关文献达 146 篇。开始人们只注意到isoprostanes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灵敏、可靠及准确的指标, 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isoprostanes不仅是一个指标,更是一个介质,在机体中有着重要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呼吸系统方面,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研究中均显示出光明的研究及应用前景。1 合成和代谢Isoprostanes前身是花生四烯酸(AA), AA 来源于细胞膜磷脂,其生成不依赖于环氧化酶(COX)…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变应性与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全身及上下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及差异,探求上下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按是否具有鼻炎临床症状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变应性鼻炎组184例、非变应性鼻炎组129例、健康正常组162例,均进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鼻灌洗液炎症细胞分类、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呼出气一氧化氮、肺通气功能检查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三组全身及上下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及差异。结果①非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EOS计数、鼻EOS计数、痰EOS比例阳性率与正常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应性鼻炎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与正常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增加下气道EOS炎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OR=4.096)、血EOS计数升高(OR=9.715)、气道高反应性(OR=3.107)和鼻灌洗液EOS计数升高(OR=16.398);③增加气道高反应性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OR=4.276)和诱导痰EOS比例升高(OR=4.890)。结论部分无下呼吸道症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下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部分无下呼吸道症状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下气道炎症;上气道炎症是导致下气道炎症的主要高危因素;特应性体质和气道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上气道炎症导致下气道炎症,甚至发展为下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部分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向变应性鼻炎甚至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