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目的 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2例甲状腺癌(A组)、45例甲状腺瘤(B组)、71例单纯性甲状腺肿(C组)组织中CT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A组有58.3%(42/72)CTGF表达上调,B、C组分别有60%(27/45)和87.3%(62/71)CTGF表达下调.CTGF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相关的临床参数包括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病理分级和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与甲状腺瘤相关的临床参数为患者家族史、肿瘤大小和游离甲状腺素(FY4),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相关临床参数为患者性别、FT4和TSH.结论 CTGF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高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作为临床上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22.
盆炎清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东  杨戒骄 《广东药学》2001,11(5):25-27
根据硫氰酸铬铵在酸性介质中,可与大分子季胺盐类药物定量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的原理,设计用过量的硫氰酸铬铵试剂与盆炎清胶囊剂中益母草的水苏碱反应,间接测定了益母草含量,并建立了忍冬藤、赤芍薄层的鉴别。  相似文献   
323.
背景:骨髓可能是体内所谓间质组织的干细胞库,一旦组织受损,信号可通过未知方式到达骨髓,促进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创伤部位迁移.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6-07/2007-07在东南大学完成.材料:健康6~8周龄SD大鼠34只,由东南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取4只大鼠,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5代细胞,移植前48 h行BrdU标记.剩余30只大鼠麻醉后制作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对侧对称部位皮肤作为自身正常对照.造模后将标记的2×107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入体内.主要观察指标:于创伤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大体观察、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等手段,动态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情况.结果:大鼠造模后伤口有少量炎性渗出,细胞移植后7 d创面均形成较硬的痂皮,14 d创缘有新生表皮生成,21~28 d大部分创面愈合,未出现炎症、化脓现象.细胞移植后第7,14,21,28天组织切片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胞核呈绿色荧光,在创面边缘和创伤局部聚集.细胞移植后第14天组织切片可见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胞核为绿色荧光)胞浆中有FⅧ表达,呈红色荧光,提示可能有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创面愈合.对侧正常皮肤未见明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集和增殖分化.结论:创伤可能是一种刺激因素,招募自身或外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24.
目的 通过MSCT灌注扫描时间-密度曲线,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要点。方法 5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和纤维化组,行MSCT灌注扫描,将获得的340幅连续图像传入GE AW 4.2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3软件行后处理,软件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在曲线上计算峰值及达峰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咽部放疗后局部复发组与纤维化组的峰值、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和纤维化组拟合后的时间-密度曲线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线类型分为 "速升速降"型(Ⅰ型)、"速升缓降"型(Ⅱ型)、"缓升缓降"型(Ⅲ型)和"平坦"型(Ⅳ型)。联合Ⅰ和Ⅱ型拟合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对鼻咽癌复发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9%、88.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9%、88.00%。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MSCT灌注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的峰值、达峰时间以及类型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25.
统计了2002~2004年中文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在Ei数据库中的收录量和收录比例。结果表明,3年中中文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被Ei收录的文献总量和收录比例呈上升趋势,但被收录的期刊尤其被Ei光盘版收录的期刊不够多。  相似文献   
326.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对人RKO肠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肠癌RKO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5、1.0、5.0、10.0、20.0、40.0μmol/L)的索拉非尼处理,MTT法检测索拉非尼对RK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设为实验组.对照组为二甲基亚砜处理.针对两组细胞,通过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32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姜黄素(0、6.25、12.5、25、50和100μmol·L-1)作用下细胞活力并筛选出后续姜黄素处理浓度(0、6.25、12.5、25μmol·L-1),流式细胞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凋亡、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水平。使用qRT-PCR法检测SH-SY5Y细胞miR-34a表达水平,构架miR-34a低表达SH-SY5Y细胞系(miR-34a inhibitor组)及其阴性对照(NC组)、对照组(Control组),三组细胞系均给予姜黄素(25μmol·L-1)处理分别记为黄素+miR-34a inhibitor组、姜黄素+NC组、姜黄素组,另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水平和p-p65、p-IκBα蛋白水平。结果 当姜黄素干预浓度达到12.5μmol·L-1时,SH-SY5Y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无姜黄...  相似文献   
328.
谢东  曹洁  任恺 《贵州医药》2001,25(3):240-240
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免疫缺陷 ,加上强烈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 ,极易并发感染。部分患者因严重感染死亡或因感染被迫暂停化疗。因此感染一旦发生须及时控制 ,但病原菌分离及抗菌素敏感性测定费时较多 ,且不少病例不能培养出致病菌 ,故经验性选择抗菌素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 1994年 1月以来 10 4例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 ,经验性选择抗菌素的临床疗效作一分析。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经血象、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并确定合并中度以上细菌感染的患者 10 4例。男性 6 5例 ,女性 39例 ,年…  相似文献   
329.
目的 检测人食管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了解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186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CTGF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与Cox多元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CTGF mRNA表达水平(5.29±5.12)明显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8.63±5.12)(t=10.112,P=0.0000);食管癌组织CTGF蛋白表达水平(20.83±8.20)明显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4.52±4.53)(t=23.820,P=0.0000);Kaplan-Meier 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TGF mRNA及CTGF蛋白的表达水平、性别、家族史、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GF mRNA的表达水平、CTGF蛋白的表达水平、性别、家族史、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CTGF的高表达可能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其可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一个评价指标,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一个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30.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女性教职工高脂血症发病率及各血脂测量指标的临床水平,探讨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对郑州大学2008年进行健康体检的2 098名女性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女性教职工总体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0.1%,随着年龄增加人群血脂水平逐渐升高(P0.01);与BMI、WHR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高甘油三酯血症在35岁人群中所占比例为59.1%,55岁人群中为33.6%,随着年龄的增加,此类型比例逐渐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所占比例均随年龄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WHR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59(95%CI=1.051~1.067)、1.147(95%CI=1.106~1.189),45.526(95%CI=4.581~452.433),其中WHR的作用最明显。结论年龄、BMI及WHR水平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WHR相关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