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孕妇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安徽省20 308名孕妇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孕前半年及孕早期环境暴露因素,采用自编《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评价孕妇孕早期心理卫生状况。结果孕妇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率为23.2%(4 711/20 308),问卷总得分为(20.57±5.04)分,<25岁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率最高,为28.4%,高中学历孕妇发生率最高,为27.0%,农业户籍的发生率为24.9%,高于城市户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相关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孕前半年吸烟(OR=1.89,95%CI=1.35~2.65)、饮酒(OR=1.81,95%CI=1.18~2.75),孕早期工作压力大(OR=2.26,95%CI=1.94~2.65),以及非意愿妊娠(OR=2.23,95%CI=2.08~2.60)。结论孕妇孕前半年及孕早期环境暴露因素会对孕妇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和体重指数(BMI)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体型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安徽省池州市5555名9~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比较体型自我评价和BMI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男女生体型自我评价和BMI评价结果具有轻度一致性(Kappa=0.217,P=0.000;Kappa=0.203,P=0.000).43.0%的男生和37.5%的女生错误估计了自己的体型,男女生体型低估率分别为35.9%和23.3%,高估率分别为7.1%和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223,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型自我评价和体型错估均与抑郁症状存在统计学关联.与自我评价正常组比较,自我评价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比值比分别为1.255(95%CI:1.066~1.478)、1.538(95%CI:1.275~1.856)和1.713(95%CI:1.035 ~ 2.834),体型高估和低估学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一致组的1.705倍(95%CI:1.382~ 2.105)和1.241倍(95%CI:1.059 ~1.454).结论 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价结果一致性轻微,体型错估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开展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3.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学习困难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功能的差异,为心理咨询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合肥市某小学学习困难和学习正常儿童各55名进行测评,比较2组儿童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功能的差异。结果学习困难组儿童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得分及智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学习困难组儿童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习困难儿童推理能力低于正常儿童,而行为问题、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44.
外出务工人员,多处于性活跃期。他们多常年在外,易发生艾滋病危险行为。改善他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十分重要。为了解他们艾滋病知识、态度水平现况,以便有针对地进行传播、干预,2007年春节期间,我们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利辛、界首、临泉、濉溪、萧县5个艾滋病防治项目县10个乡镇,随机调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372人。1.2方法使用“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定量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等形式进行定性调查。将收集的信进行汇总分析。2结果2.1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372人。年龄15~54岁,…  相似文献   
45.
了解中学生童年期虐待的流行特征及其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关联,为深入认识童年期虐待的不良健康效应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12月选取沈阳市某中学911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现场问卷调查其童年期虐待经历,收集晨起空腹血样检测IL-6水平.结果 童年期虐待总体检出率为21.0%,躯体、情感和性虐待检出率分别为21.8%,20.3%,9.5%.初中男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总虐待与高水平的IL-6相关(x2值分别为3.88,6.78,9.10,P值均<0.05),初中女生和高中生虐待经历与IL-6的水平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总虐待经历与初中男生IL-6升高均呈正性相关(OR值分别为2.23,3.49,1.58,P值均<0.05).结论 童年期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是初中男生IL-6水平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可能是初中男生童年期虐待不良健康效应的潜在基础.  相似文献   
46.
王仁杰    伍晓艳    许韶君    陶芳标   《现代预防医学》2020,(4):662-664
目的 对世界范围内近视移民流行病学和中国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流行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揭示生态系统理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研究的启示。方法 使用“myopia”、“so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migrant children”、和“近视”、“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等为关键词,通过PubMed和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共收集34篇相关文献,用描述性研究对近视移民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改变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存在关联。结论 在制定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防控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影响其近视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7.
分析兰州与合肥市2014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兰州市与合肥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所获得的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4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兰州市为81.3%,合肥市为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01,P<0.01),且两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23.10,20.22,P值均<0.01);此外,两市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城市均高于乡村(P值均<0.01).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兰州市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57.0%)高于合肥市(37.2%) (x2=288.80,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性别和年龄均影响两市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此外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是兰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每天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是合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兰州市与合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不容乐观,且影响两地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因素有所不同.在采取防治措施时,需因地制宜开展,改善学生的视力状况.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视屏时间与20 m往返跑成绩的关联,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6个街道选取14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使用自编问卷调查中小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户外活动和视屏时间等信息;从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级,共对3 192名一至十二年级中小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测量及20 m往返跑成绩等体能指标。  结果  3 192名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为优良的985人(30.9%),男生优良率(34.7%)高于女生(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3,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户外活动时间 < 2 h/d组相比,户外活动时间≥2 h/d组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优良率更高(OR=1.38,95%CI=1.12~1.70);与视屏时间≥2 h/d组相比,视屏时间 < 2 h/d组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优良率更高(OR=1.42,95%CI=1.17~1.71);与户外活动时间 < 2 h/d且视屏时间≥2 h/d的中小学生相比,户外活动时间≥2 h/d且视屏时间 < 2 h/d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优良率更高(OR=1.97,95%CI=1.46~2.67)。  结论  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视屏时间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心肺适能的提升。促进体质健康应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2 h户外活动时间,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9.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40,自引:10,他引:30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的流行状况、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中学生样本人群共12430人的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抑郁症状评定。结果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8%,其中男生为21.2%,女生为24.9%。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5%,高中生为25.8%。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多因素分析提示,农村学生、女生、年级升高、父母关文化程度低与抑郁症状相关。结论 应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0.
同伴教育在农村孕产妇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地区的孕产期保健比较落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农村孕产妇健康促进中存在局限性:①专业人员健康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②农民文化水平低,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性差;③对农村孕产妇的健康作用不持久;④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⑤容易流于形式.而同伴教育得到多种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支持,在艾滋病的预防、青少年物质滥用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收效.同伴教育具有文化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科学性的优点,应用到农村孕产妇保健从理论上是可行的,需要做社区对照试验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