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与心肺功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徽省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BMI)与年龄变化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指标与BMI的相关性。方法以安徽省参加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9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间BMI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比较肺活量、肺活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和脉搏Z分在各个BMI—Z分组间的分布特征。分析心肺功能指标Z分与BMI—Z分的相关性。结果6~22岁城乡男女BMI随年龄增加呈现一致平稳增长趋势,BMI的性别差异较城乡差异明显;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Z分与BMI—Z分均呈较强的正相关(P=0.000),肺活量指数Z分与BMI—Z分呈负相关(P=0.000)。脉搏的Z分与BMI—Z分的相关性较弱(r=0.006,P=0.552)。结论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BMI在青春期有交叉现象,高年龄青少年BMI城乡差异小;随BMI增加,儿童青少年肺活量指数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需要及早监测较高BMI儿童青少年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手机使用依赖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情绪症状和饮酒行为与手机使用依赖的关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阜阳市某职业技术学院3 130名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及手机使用依赖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男生手机使用3 a以上、连续24 h开机、手机月消费60元以上、拥有智能手机报告率分别为59.2%,63.5%,25.9%和51.2%,均高于女生的50.9%,43.7%,17.4%,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吸烟、饮酒均与手机使用依赖密切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焦虑、抑郁症状及有饮酒行为的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的OR值分别为2.831,2.131,1.433。结论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情绪症状和饮酒行为与手机使用依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3.
结合学科系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等方面探讨妇幼保健学的教学改革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 2014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和沈阳市各2所小学在校2~3年级女生、3~4年级男生和各2所中学在校7~8年级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体力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视频时间、青春发育量表(PDS)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 253名学生,其中518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情绪因子、品行因子、多动/注意缺陷、同伴交往因子、亲社会行为和客观困难异常检出人数(率)分别为269 (8.3%)、297(9.1%)、 211(6.5%)、534(16.4%)、299(9.2%)和448(13.8%)。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是女生品行异常(OR=2.260,95%CI:1.322~3.863)和多动/注意缺陷(OR=1.980,95%CI:1.111~3.527)的危险因素,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是男生客观困难异常的危险因素(OR=1.449,95%CI:1.018~2.063)。结论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会增加女生品行异常和多动/注意缺陷的风险,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男生客观困难异常风险增加,青少年心理行为干预应考虑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描述孕妇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孕早期心理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1 010名首次进行孕期保健体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采用自编的《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孕妇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不良因素暴露由问卷调查获得,统计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关系。结果孕妇有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7.4%,孕妇的年龄和是否意外怀孕可显著影响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结论应加强对低年龄孕妇和意外怀孕孕妇的心理健康监测,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描述孕妇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孕早期心理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1 010名首次进行孕期保健体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采用自编的《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孕妇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不良因素暴露由问卷调查获得,统计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关系。结果孕妇有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7.4%,孕妇的年龄和是否意外怀孕可显著影响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结论应加强对低年龄孕妇和意外怀孕孕妇的心理健康监测,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7.
探讨中国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及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分析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率之间的关联性,为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市43 771名在校中小学生,使用“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x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和持续用眼行为、饮食习惯及户外活动评分,以及近视与非近视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结果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标化患病率汉族为33.5%,维吾尔族为20.6%,回族为25.9%,其他民族为20.1%;各民族不同年级组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均为七~九年级组>四~六年级组>一~三年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一~三年级,四~六年级,七~九年级中小学生持续用眼行为、饮食习惯及户外活动情况等视力保健行为的民族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个年级组近视与非近视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除四~六年级组饮食习惯和户外活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同民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和视力保健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情况存在生态学一致性.应加强学生对近视的认识,规范对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的指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为青少年暴力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市6所中学2 7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学生攻击行为得分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中学生攻击行为总分在性别、学段、家庭类型、父母教育方式、居住地社会风气、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成绩的位置、朋友个数、自评外表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蚌埠医学院大一至大五年级共287名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性倦怠得分高于女性(P<0.01);农村生源的得分高于城镇(P<0.01);大一、大二、大三的学习倦怠得分高于大四和大五(P<0.05~P<0.01);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的决定、就业有保障和因为高考分数原因的学生得分均高于自己有志于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得分(P<0.01);专业承诺总分、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选择原因、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是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承诺越强,学习倦怠水平越低,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表现越低,定向医学生培养单位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专业承诺,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降低学习倦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0.
农村地区儿童脑瘫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及围产期因素与农村地区儿童脑瘫的关系,分析妊娠不同阶段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97人,对照285人。χ~2检验作分析脑瘫的危险因素,根据妊娠不同阶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把各个阶段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前危险因素为怀脑瘫儿童时母亲年龄30岁以上、有自然流产史,OR分别为2.99(95%CI 1.24~7.25)和3.66(1.74~7.70),母亲有自然流产史与月经周期长相关联。孕期后3个月不明原因瘙痒、服用中草药史亦与脑瘫有统计关联,但未进入最终Logistic回归模型。产程24h以上、在家分娩、新生儿黄疸2周以上等围产期因素为脑瘫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6.27(95%CI 2.61~15.09)、1.89(95%CI 1.12~3.18)、4.52(95%CI 2.00~10.22)。新生儿哭声迟与产程长相关。结论 某些母亲因素可能增加了孕期胎儿神经发育的易损性,产程长及新生儿黄疸时间长等围产期因素仍为农村地区儿童脑瘫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