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目的探讨在肘关节韧带损伤治疗中,应用超声检查判断肘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23例肘关节损伤病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15 ~ 68岁,平均年龄41.5岁。根据超声检查侧副韧带完整性作为依据,将术中应力实验结果作为治疗参考标准,以此决定肘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方式。手术均采用韧带探查锚钉固定重建缝合术。随访肘关节功能评分和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超声检查中发现14例患者内、外侧副韧带均撕裂;8例患者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其中5例完全撕裂;1例患者为内侧副韧带损伤。以麻醉下应力实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其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70%。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为优17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为87%。 结论对于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后稳定性的判断,超声检查是一项价廉、高效的检查方式,也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术中结合应力实验结果对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处理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5例误诊为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入院后出现电机械分离死亡;其余病例经系统治疗后治愈。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骤,死亡率高,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需及时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3.
湖南长沙的许先生今年55岁,子女在外地工作,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庭和睦,亲朋好友偶尔聚聚,家人时常抽时间到各地旅游,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采访中,许先生说现在他还挺感谢糖尿病的,患病后他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减重5千克,腹型肥胖没了,注重饮食和运动,精神也好了很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许先生说他的控糖秘诀总结起来就两个字--自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对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120例2017年6月10日至2018年4月18日哮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采取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B组则采取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加上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比较A组、B组疗效;哮喘发作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组胺水平、IL-8水平、嗜酸性粒细胞;不良反应。结果 B组疗效、哮喘发作控制时间、组胺水平、IL-8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相比较A组更好,P0.05。B组不良反应和A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加上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96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同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合并高血压组53例,非高血压组43例;采用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380±87)μmoL/L]高于非高血压组[(332±90)μmol/L,P0.05],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与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及脉压显著呈正相关(r=0.411、0.364,P0.01);与中心动脉舒张压(CDP)及肱动脉收缩压(BSP)亦呈正相关(r=0.273、0.256,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21.3%比49.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中心动脉脉压、血尿酸浓度(OR=1.091、1.059、1.010,P0.05)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心动脉压、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中心动脉压较肱动脉压与血尿酸水平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MH)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8~2017-08在该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压组(n=32)和MH组(n=34),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 MH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5)。M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4hSBP与腰围及BMI呈正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腰围和BMI是MH的危险因素(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H患者发生MACCE风险增加(P 0. 05)。Cox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24hSBP和患有MH是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会升高血压水平和加剧清晨血压波动,24hSB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