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4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50篇 |
内科学 | 3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63篇 |
预防医学 | 5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4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研究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功能与临床意义。 方法 10侧成人踝关节标本解剖观测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起止、走行和比邻,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 10侧标本中,有7侧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束结构,占70%,在此结构中,两束宽度之和大于单束结构的韧带的宽度。双束呈类“人”字形走行,两个束支在足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呈不同的状态,当足跖屈时,下束松弛,上束绷紧;背屈位时则反之。踝间后韧带起自外踝腓骨尖后下缘向内侧走行,大体分为3束,分别止于胫骨后下缘、胫后肌腱腱鞘、距骨后结节及其内侧,此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防止距骨后脱位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距腓前韧带的双束结构能加强其强度,踝间后韧带的生物力学及其参与踝后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为EH组82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例,EH组又分为1级38例、2级26例、3级18例3个亚组,测定两组血浆Catestatin值、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值、尿液NE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下降〔(0.47±0.14)比(1.32±0.39)μg/L,P<0.01〕;与1级EH组比较,2、3级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NE水平和尿液NE水平均明显升高〔(449.14±72.39)比(216.92±56.46)ng/L;(288.84±65.37)比(69.42±8.37)μg/L,P均<0.01〕。结论 EH患者血浆Catestatin水平降低,提示Catestatin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有可能为EH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前后精液质量参数的变化。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筛选有关COVID-19 患者SARS-CoV-2 感染前后精液质量参数变化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9 年12 月~ 2022 年8 月5 日。文献质量采用NOS 评分。统计分析采用StataSE15.0 软件,根据SARSCoV-2 感染后精液检测时间进行亚组分析、敏感度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纳入6 篇COVID-19 患者SARSCoV-2 感染前后的自身对照文献,样本量为21 ~ 100 例。SARS-CoV-2 感染后精液质量参数与感染前相比,总活动精子率[SMD=-0.73,95%CI(-1.16 ~ -0.30)] 和前向运动精子率[SMD=-0.52,95%CI(-0.87 ~ -0.17)] 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56,-2.932,P=0.001,0.003)。亚组分析显示,SARS-CoV-2 感染三个月后精液质量参数与感染前相比,精液量[SMD=-0.15,95%CI(-0.70 ~ 0.40)]、精子浓度[SMD=-0.15,95%CI(-0.43 ~ 0.13)]、总活动精子率[SMD=-0.85,95%CI(-1.87 ~ 0.18)] 和前向运动精子率[SMD=-0.48,95%CI(-1.13 ~ 0.17)]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22 ~ -0.522,均P>0.05)。敏感度分析精液参数结果稳定。结论 初步研究发现COVID-19 患者精液质量短期内可能存在不良影响,三个月后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电磁场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化疗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以频率为50Hz,强度为0.8mT、1.6mT、3.2mT的电磁场,对具有一定阿霉素浓度的MG63细胞进行磁场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并确定磁场对骨肉瘤化疗作用最明显的磁场强度,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在最佳磁场作用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SurvivinemRNA的表达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MTT显示磁场化疗组(D组)细胞生存率较单纯阿霉素化疗组(B组)下降,且1.6mT作用最明显;RT-PCR结果显示PCNAmRNA、SurvivinemRNA表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D组G2/M期阻滞较B组高,D组G2/M期细胞达(80.20±0.96)%,高于B组的(18.08±1.50)%、单纯磁场组(C组)的(55.11±2.20)%(P<0.05)。结论适当窗口的电磁场作用可以提高肿瘤的化疗效果,为临床化疗提供一个新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脉冲强磁场对体外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3d内的SD大鼠脑室下区的NCSs,无血清培养14d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于脉冲强磁场条件下用前期探索的促增殖参数(0.1Hz、4T、8次)进行干预,每次脉冲放电20ms。对照组置于相同条件下但不做干预处理。干预后第1天,采用10%胎牛血清诱导贴壁分化,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形态学变化;贴壁分化后第7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NCSs分化后第7天神经元βⅢ微管蛋白(TUJ1)及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特异性标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干预后,免疫荧光染色示实验组TUJ1阳性细胞数为(33.4±5.1)%,较对照组[(26.5±7.0)%]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的GFAP阳性细胞率[(23.9±5.0)%]较对照组[(36.2±2.2)%]明显减少 (P<0.05)。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TUJ1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682±0.086)倍,GFAP的m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0.590±0.157)倍,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一致,实验组TUJ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多,GFA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 结论脉冲强磁场具有促进NCSs向神经元分化,并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磁刺激对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作用。 方法 将46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的Allen重物坠落法造成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治疗组于SCI后24 h开始,每天给予脉冲磁刺激,频率为0.5 Hz,强度为1.44 T,每次30个脉冲,每天1次,连续7 d。应用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磁刺激治疗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善,采用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三标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微管相关蛋2(MAP2)/巢蛋白/4,6 二乙酰基 2 苯基吲哚(DAPI)的表达。 结果SCI后,治疗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明显,治疗组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室管膜下区、损伤病灶周围和血管周围巢蛋白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多(P<0.05),且尽管总体细胞数量有限,在上述部位的MAP2/巢蛋白双标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 结论磁刺激可以促进脊髓内源性NSCs的激活,并有可能诱导其向神经元细胞分化,该诱导分化作用是否在神经再生方面具有实质性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系统性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进食困难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进食困难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口腔护理及常规张口、颈部活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系统性康复训练(包括主动训练及被动训练)。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张口度、饮水试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及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张口距离明显增大[(3.33±0.51)cm vs (2.94±0.50)cm],饮水试验阳性率明显下降,SSA评分也显著降低[(22.4±6.4)分 vs (27.3±5.4)分],VFSS评分明显上升[(8.57±1.11)分vs (7.54±0.84)分],同时患者营养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结论 早期、及时、全程、系统性康复干预有助于鼻咽癌放疗后进食困难患者张口及吞咽功能提高,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初步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腹部浅表转移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腹部浅表恶性肿瘤给予HIFU治疗,治疗前后行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CT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4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2例进展死亡。B超提示病灶回声呈增强、降低、再增强的变化趋势,16例治疗后CDFI显示丰富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增强CT显示2例治疗后病灶内仍有小片状增强区域及周边不均匀增强带。9例患者治疗后出现1级烧伤,未见其它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对于治疗复发、转移或局部侵犯的腹部浅表恶性肿瘤,HIFU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犀黄丸提取液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犀黄丸提取液对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转移能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犀黄丸提取液干预细胞72 h的IC50值为15.08 g·L~(-1);以15.08 g·L~(-1)的犀黄丸提取液干预细胞72 h后,相对未加药组,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从细胞水平上证实了犀黄丸具有显著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降低细胞活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新型中枢兴奋性药物莫达芬尼对睡眠剥夺(SD)条件下警觉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实验对象为某军队院校18名健康男性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莫达芬尼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睡眠剥夺共48 h.SD期间进行字母划销测验,记录每分钟正确划销字母数.并在SD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实验组在SD 32h、SD 44h、SD 48 h三个时间点的每分钟正确划销字母数(CCNM)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52±6.13)个vs(45.87±5.68)个;(49.69±5.68)个vs(40.64±4.59)个;(49.53±5.73)个vs(41.74±5.60)个,均P<0.05];实验后实验组SCL-90中的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SAS总分、SD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莫达芬尼可以减弱SD不良影响,提高SD下的警觉性;同时维持SD下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