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胃壁增厚性的病因复杂,常规超声常难以明确诊断[1].本研究采用口服超声造影方法鉴别胃壁增厚的良、恶性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为手卫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23年4月,专职感染监控人员对该院17个ICU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填写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监测表。结果 使用隐蔽观察法共观察874次手卫生时机,执行手卫生时机501次,依从率57.32%,正确执行273次,正确率54.49%。不同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差异较大。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洁员的手卫生依从率(31.97%)低于护士(63.83%)、医生(58.77%)和其他人员(58.14%);保洁员的手卫生正确率(30.77%)低于护士(58.17%)。不同岗位人员及不同手卫生时刻未执行手卫生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患者后未执行任何手卫生措施的比率(84.75%)高于接触患者前(41.27%)、清洁无菌操作前(30.00%)、接触血液体液后(45.4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未执行任何手卫生措施的比率(66.67%)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清洁无菌操作前。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手卫生步骤不全的比率及时间不够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  相似文献   
53.
物理因子与HSPs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生物机体始终处于与外界环境斗争的矛盾运动之中。为了生存,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开始,即具有对抗各种损伤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后经历了若干亿年的自然选择,单细胞生物逐渐进化为多细胞生物至哺乳动物,出现良好的器官分化,并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协调机体对外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然而,单细胞所具有的最原始的抗损伤能力却一直保存下来,成为高等生物内在抗损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细胞受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生物学效应的 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观察40例脑梗塞 患者血管内照射前后血浆ET-1一氧化氮(NO)、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低强度 激光血管内照射后血浆ET-1和MDA含量显著下降,血浆 NO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1),ET-1/NO显著降低及 SOD/MDA显著升高(P<0.01)。结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 照射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了ET-1的合成和释放及促 进NO的分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超声激活声敏剂血卟啉对肝癌细胞株HepG2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epG2细胞悬液随机分为4组:血卟啉组,培养液中加入血卟啉40μl孵育30 s;超声辐照组,以1.0 MHz、1.5 W/cm2超声辐照30 s;血卟啉与超声辐照组,同样方法予以血卟啉与超声联合处理;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处理后细胞一部分在软琼脂培养2周后观察其失巢生长能力,另一部分在铺有多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树脂(polyhydroxy-ethylmethacrylate,poly-HEMA)的孔板中悬浮培养12 h后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24 h后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失巢凋亡情况.结果 血卟啉与超声辐照组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中不能形成集落,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细胞凋亡特征性DNA ladder,其凋亡率为(14.89±2.82)%,与其余3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血卟啉经超声激活后能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抗失巢凋亡.  相似文献   
56.
声敏剂与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声动力疗法与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及常用声敏剂与光敏剂的发展状况,并对声敏剂与光敏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7.
纳米抗体:一种潜力巨大的超声造影剂靶向分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ramiak等于1968年提出超声造影的概念,给超声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第一代超声造影剂只能在右心系统显影;第二代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后可通过肺循环达左心,使左心腔显影;第三代造影剂使用低弥散度、高分子量的氟烷类气体成分,提高了在循环中的稳定性,可达到冠脉循环使心肌显影,已用于体内许多重要器官(如心、肝、肾、子宫、卵巢等)和多种疾病(肿瘤、血管性疾病等)的检查。近年来,又设计出针对特定组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通过改变造影剂外壳的组成成分或在外壳上连接针对组织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及特异受体的配体,使造影剂更好地应用于显像和治疗。但目前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尚存在一些不足,寻找高效、特异性强、稳定、穿透力强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已成为超声分子成像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最近研究发现的纳米抗体是构建理想靶向超声造影剂的良好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58.
载药脂质微气泡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及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观察苏丹黑对脂质微气泡的染色,以及超声辐照后苏丹黑的释放情况;观察辐照后载药脂质微气泡各层溶液药物的释放;并观察其在小鼠肝内的显像效果。结果载药脂质微气泡的浓度为2.3×109~3.5×109/ml,粒径范围为90%以上2~6μm,平均粒径为2.95μm。脂质微气泡紫杉醇的包封率大于90%,载药量为(26.5±0.7)%;Zeta电位为-(21.8±1.1)mV;苏丹黑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微气泡壁被染成黑色,超声辐照后微气泡稀释液变黑,并且超声辐照载药脂质微泡溶液后,上层和中间层的药物释放明显增加;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气泡后,小鼠肝可见良好、持续的增强显像效果。结论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粒径分布好,体内显像效果好,超声辐照能促使微泡中的药物释放,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建立并评价兔坐骨神经火器伤模型。方法 实验用大耳白兔 2 6只根据致伤钢珠质量和装药量随机分为 5组 ,其中A、B、C组用 0 3 8g钢珠 ,装药量分别为 0 3 5g、0 65g和 1 2 0g ;D、E组用 1 0 3g钢珠 ,装药量分别为 0 3 5g和 0 65g。致伤靶点为兔右后肢外侧坐骨神经体表投影线中点。观察指标有致伤钢珠入出口速度、传递能量、伤道入出口大小、骨折与血管伤发生情况、坐骨神经干损伤长度、坐骨神经病理变化。结果 A组 ( 62 1 6m s)和D组 ( 5 94 6m s)的致伤速度偏低 ,C组的 ( 12 99 8m s)偏高 ,B组 ( 93 9 8m s)和E组 ( 816 1m s)的较接近。A组 ( 18 7J)和D组 ( 4 4 2J)的传递能量较小 ,未合并骨折和血管伤 ,伤情较轻。C组 ( 183 2J)和E组 ( 165 2J)的传递能量较大 ,合并骨折和血管伤机率高 ,伤情较重。B组的传递能量适中 ( 80 0J) ,合并骨折和血管伤机率小。B、C、E组均可见典型坐骨神经火器伤病理改变 ,A、D组坐骨神经损伤程度较B、C、E组的轻。结论 在B组致伤条件下 ,既易造成典型的兔坐骨神经火器伤 ,也适于周围神经火器伤需长期观察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60.
眼内肿瘤和眶内肿瘤(眼球后肿瘤)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肿瘤与视器关系密切,我们从1993年12月至1996年10月对11例眼内肿瘤和12例眶内肿瘤进行了伽玛刀治疗,取得了肿瘤生长控制率达95.65%的理想疗效,现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