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6篇 |
免费 | 246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286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559篇 |
内科学 | 491篇 |
皮肤病学 | 119篇 |
神经病学 | 109篇 |
特种医学 | 25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396篇 |
综合类 | 1254篇 |
预防医学 | 401篇 |
眼科学 | 32篇 |
药学 | 360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594篇 |
肿瘤学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43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70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204篇 |
2007年 | 178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239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47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7篇 |
1954年 | 5篇 |
195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明确CD4、CCR5、CXCR4和DC-SIGN分子在HIV-1不同感染状态晚孕胎盘和早孕绒毛的存在及表达情况,为探索HIV-1宫内传播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1例HIV-1感染孕妇胎盘、13例正常孕妇胎盘和10例早孕流产绒毛,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3组孕妇胎盘或绒毛组织中HIV-1相关受体CD4、CCR5、CXCR4和DC-SIGN分子的存在情况及其表达强度。结果 CD4在早孕绒毛和晚孕胎盘中的表达存在个体差异,早孕组、对照组和病例组CD4阳性率分别为70.00%、61.54%、72.73%,3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CCR5、CXCR4和DC-SIGN分子在胎盘均有表达,均定位于滋养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和/或Hofbauer细胞,且在早孕绒毛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晚孕胎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9,P1<0.001;t2=-4.80,P2<0.001;t3=-4.57,P3=0.001)。结论胎盘组织中存在多种HIV-1受体相关分子,具备感染的分子基础。胎盘滋养细胞上是否存在CD4分子具有个体差异;CCR5、CXCR4和DC-SIG...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胆固醇饲养的去卵巢兔接受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替代治疗后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LDL)的变化及其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全部兔切除双侧卵巢,喂饲含1.5%胆固醇的标准颗粒饲粒。2周后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用E21mg,2mg和4mg替代治疗,另1组为对照组。分别在用E2后0,3,8,12周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oxLDL水平,用计算机测定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17β-雌二醇替代治疗后,血清SOD明显上升(P<0.05),而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且与E2有量效关系。全部实验兔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结论:雌激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可能是其抑制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IR)对心肌能量底物代谢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40%脂肪、42%碳水化合物和18%蛋白)4周及链脲佐菌素(STZ,35mg/kg)1次性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对照组(fat-fed/STZ)继续高脂喂养,实验治疗组(fat-fed/STZ/RSG)给予罗格列酮(RSG)3mg·kg-1·d-1治疗2周;正常对照组(chow-fed)为普通饮食喂养(12%脂肪、60%碳水化合物和28%蛋白)。左室插管检测心功能后进行30min等容离体心脏灌注,灌注液含100μU胰岛素、3%BSA、5mmol/L葡萄糖、0.4mmol/L[3H]软脂酸,测定样品葡萄糖摄取量及[3H2O]计数,评估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率。结果: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所制备模型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及FFA水平均高于正常鼠,与临床2型糖尿病的代谢特征相似。成模2周后,fat-fed/STZ组大鼠与chow-fed组比较,30min心肌葡萄糖总氧化量明显减少[(54.7±6.2vs69.0±5.7)μmol/g干重,P0.05);EDP和-dp/dtmax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IR导致2型糖尿病心肌能量底物代谢的异常和左室舒张功能的降低,早期使用RSG改善IR,不仅能提高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脂肪酸氧化,也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的MRI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Arnold-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35例患者均经MRI诊断。35例行后颅窝减压及枕大池成形术,术后3个月至7年随访30例,MRI复查见空洞腔均明显缩小,其中5例空洞消失。结论:MRI是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最佳诊断手断;后颅窝减压及枕大池成形术Arnold-Chiari畸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5.
黄烷醇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具有保健和药用双重价值。综述了近5年来对该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新进展,及其抗氧化、调节血小板、抗癌、保肝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6.
X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是X射线机的重要示数,它与X射线管的类型、管电压、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滤板的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在X射线机出厂时都给出发射率资料,以便工作时获得准确的辐射剂量,特别是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深部X射线治疗机更是如此.但X射线机在更换管球或修理后,需重新测定发射率常数[1],以备辐射剂量的确定.我院菲力浦深部X射线治疗机因高压控制柜内一高压接线端子击穿而停止工作,经修理复原后,我们对其发射率常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7.
我科于1998年4~11月,采用国产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326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雪旺细胞移植对中枢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雪旺细胞是一种有多项生理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本文在作用机制、培养方法及其对神经元轴突再生和功能修复方面 ,简述了它对中枢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为进一步应用雪旺细胞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9.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已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所有并发的血管内膜撕裂,夹层形成甚至急性闭塞以及术后的狭窄等仍是限制该技术应用和影响其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1]。据报道,近年来临床开发应用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可显著降低PTCA术中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2]。本文报道31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的患者,并就其临床应用作一评价。对象与方法一、对象:男29例,女2例;年龄59.2±10..(48~84)岁。于199G年1月~1988年2月进行ASI,选择…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于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揭示PD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实验结果:缺氧培养时内皮细胞胞浆VEGF水平上升;不同剂量的PDGF在常规或缺氧培养条件下均能增加内皮细胞VEGF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PDGF可能通过直接促血管形成生长因子的介导作用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