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7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8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当心脏内同时存在两个独立的节律点时,两者可同时或先后激动心脏的同一心腔(心房、心室),进而形成心电图中的心房或心室融合波。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后,使患者的心脏内一直共存两个节律点,即患者的自主心律和起搏器节律,因而使起搏心电图中融合波十分常见,尤其植入VVI和DDD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中室性融合波更为常见。融合波是起搏心电图的重要内容,是阅读和分析起搏心电图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83.
84.
植物神经可影响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性,异丙肾上腺素使快、慢径路的传导时间和有效不应期缩短,使原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病人诱发SVT;心得安增高心脏的迷走神经张力,结果与之相反。植物神经阻滞后,快径有效不应期缩短或/和慢径传导加速而使房室传导曲线变圆滑,房室结双径路“消失”。 相似文献
85.
86.
根据对药物的敏感性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分为三类:分别是维拉帕米(异搏定)敏感型Ⅵ、三磷酸腺苷(ATP)敏感型VT和普萘洛尔(心得安)敏感型VT。其中异搏定敏感型vT是最常见的左心室特发性VT(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LVT),其发生机制为折返。然而,实际的折返环是不清楚的,蒲肯野电位(purkinje potential,PP)和舒张晚期电位(1ate-diastolic potential,LDP)真正的作用也是不清楚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PP和LDP在ILVT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多机制参与室上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证实的42例房室结双径路、多径路与预激综合征并存的患者,术前后均行体表心电图、食管调搏,提出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8例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点及射频消融术后的观察,提高对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再认识。方法:全组8例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12-32岁。24h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心动过速所占比例可达50%-90%。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径56-74mm,EF值28%-45%。心律失常类型:(1)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2例;(2)持续性反复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5例;(3)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7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得以根治。随访6个月-2年半,心动过速均未复发,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报告心脏各腔大小正常或接近正常,EF值明显提高。心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9.
90.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双腔心脏起搏器经心房和心室电极导线进行先心房后心室心脏双腔起搏,与单腔VVI起搏器相比具有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的优越性,属于十分理想的生理性心脏起搏方式。双腔心脏起搏器临床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为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这与双腔起搏器的功能特点相关。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发生时,将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其起搏心电图十分常见且重要。为提高对这一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必须熟悉其心电图特点。一、发生机制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是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可能发生的一种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发生原因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