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7,50,27岁,心电图均显示为B型预激综合征。3例患者在心脏电生理检查时均发现Kent束存在,2例Kent束与房束旁道并存,同时消融后获得成功;1例出现漏诊、漏治,在Kent束消融后心动过速复发,心脏电生理检查发现房束旁道,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心动过速时需注意房束旁道的存在及其可能引起的情况,而熟悉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详细的电生理检查是正确诊断Kent束与房束旁道并存这一罕见疾病的要点。  相似文献   
32.
国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试验正常参考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 (microvoltTwavealternanstest,MTWA)试验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频谱法检测 4 4例健康志愿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 ,分析交替压 (alternansvoltage ,Valt)的大小及其与性别、心率 (HR)的关系。结果  (1)正常中青年国人T波电交替压大小与性别无关 (P >0 0 5 )。 (2 )HR <90 /min时 ,Valt均值 <1 0 μV ,95 %可信区间 0 4 5~ 1 0 2 μV ;90 /min≤HR≤ 110 /min时 ,Valt均值 <1 9μV ,95 %可信区间 1 4 7~ 2 0 8μV ;HR>110 /min时 ,Valt可 >1 9μV ,95 %可信区间 1 5 2~ 2 4 1μV。各组间比较 ,Val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尤以综合导联及胸前导联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3)随心率增加 ,交替压增大 ,心率与综合导联Valt有相关性 (r=0 4 94 ,P <0 0 1)。结论 微伏级T波电交替具有频率依赖性。运动试验方案测定T波电交替 ,正常中青年国人 90 /min≤HR≤ 110 /min时 ,正交导联及综合导联Valt<1 9μV ,胸前导联Valt<2 0 μV。  相似文献   
33.
用多孔生物陶瓷膜做抗癌等药物载体,是一种新的投施药物方法。在治疗骨结核、骨肉瘤等方面有特殊的疗效。本文提出了药物通过多孔陶瓷膜渗透量、速度的测定方法。根据药物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药物通过多孔陶瓷膜渗透机理,同时指出影响药物渗透量、速度的主要因素,对临床更好地掌握投施药物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心电图是重要的心脏检查方法之一,对于心律失常、冠心病、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本刊特邀著名心电生理学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许原教授组织撰写了“心电图解读”讲座,对心电原理、读图方法及典型心电图进行诠释,图文并茂,易于辨认和理解,希望对广大读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5.
许原  王惠德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3):224-226,223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讯专栏编辑: 寄上的心电图是一位89岁高龄女性患者的心电图,这几份心电图按记录的先后排序.图1为宽QRS波的心动过速,心室率150bpm,节律整齐,似乎在每个QRS波前均有"心房波",其是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还是心房扑动的F波?或心动过速时的逆向P波?我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3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控制药物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心室颤动(室颤),3例患者采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方法:2例ICD在胸部植入,1例在左下腹壁植入,经静脉单根电极导线植于右室心尖部,其近端及远端电极分别为放电的正负极。结果:植入后18次持续性室速发作中16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刺激终止;2例未终止者1倒发展成室颤,另1例室速频率超过220bpm,均经高能放电转复成功。1例术后囊袋血肿、1例发生快速心房颤动导致ICD误放电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快速室速患者发生晕厥后才成功放电终止。结论:ICD治疗顽固性室速及室颤,防止猝死高危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十分有效,需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7.
许原  杨红艳  张文争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2011,30(5):425-428,430
杨医师(住院医师) 今天查房的是一例门诊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2年,加重3d来我院就诊。2年来,患者无规律性地发作心悸,每次持续5-30min,突发突止,发作时的心电图暂缺。门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动过缓。门诊体检:P58次/min,  相似文献   
38.
苑医师(住院医师):今天查房的患者男性,46岁,因间断胸闷、憋气、胸痛2个月,加重10d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骑自行车时出现胸闷、憋气、心慌、胸痛,胸痛位于心前区,每次发作约1min,休息后可缓解,无颈部及后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  相似文献   
39.
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少见 ,其射频消融方法学与慢 快型一样 ,往往多次放电无效 ,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长 ,激动标测寻找慢径最早心房出口作为消融靶点 ,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应用这种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快 慢型AVNRT 7例 ,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7(43±18)岁 ,心动过速病史 6~ 84个月。电生理检查方法与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相同。标测和消融方法为 :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后 ,用消融电极在中后间隔仔…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50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20年,活动时气短2年入院。20年来,心动过速在窦性心律下或出现期前收缩的情况下发作,心动过速呈无休止型。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窦性心律,心率76次/min,P-R间期0.22s,QRS时限0.14s,电轴左偏,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1)。心动过速时,心率150次/min,宽QRS,QRS呈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左偏,V1~3呈rS型,时限为80ms,V4~6呈R型,不见房室分离,无心室夺获及心室融合波(图2)。食管心电图:可见P′波,R∶P′为1∶1,R-P′为60ms,心内电图:窦性心律下,右室心尖部(R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