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毒性作用中053和Caspase-3活性的改变,对其在AA肾毒性作用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测AA对HK-2的直接毒性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Hoechsd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凋亡百分率,RT-PCR法测p53mRNA的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细胞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AA浓度为80,160mg/L时,LDH释放率显著增高(P〈0.01);10mg/LAA可诱导HK-2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增高,AA为40mg/L时,细胞凋亡形态改变最明显和细胞凋亡比例最高(P〈0.01);各组HK-2细胞053mRNA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40mg/LAA诱导HK-2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结论:AA能诱导HK-2细胞凋亡,其凋亡途径可能是非053依赖途径;凋亡过程中存在Caspase-3酶的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在老年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及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老年肾脏病患者行肾自动活检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并与同期2219例非老年组肾脏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52例老年肾脏病患者肾活检均取得肾组织,其中取材不良6例(3.95%),取材合格27例(17.76%),取材良好119例(78.29%),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52例老年患者中21例出现轻度并发症(13.82%),其中肉眼血尿7例,肾周血肿14例,无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通过。肾活检后修改诊断36例,诊断修正率为23.68%;根据病理结果修正治疗方案47例,治疗修正率为30.92%。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术在老年肾脏病患者中应用成功率高且安全;肾活检病理诊断对老年肾脏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包括肾脏损害在内的全身性疾病,少见但预后严重。近年来,本病有增多趋势,但由于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使预后有了显著改善。本文综述近年来对TTP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对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XT)对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DXT处理经AA诱导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48h;应用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K-2细胞凋亡百分率;应用RT-PCR法测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应用分光光度法测细胞Caspase-3酶活性。结果:40μg/mlAA可显著促进HK-2细胞凋亡,DXT可显著降低AA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百分率,并呈剂量依赖趋势;各组细胞Caspase-3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0μg/mlAA可显著升高HK-2细胞Caspase-3酶活性;而100MDXT组细胞Caspase-3酶活性较单纯40μg/mlAA刺激显著降低,而其他浓度DXT组细胞Caspase-3活性与单纯A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XT对AA所致HK-2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过程中Capease-3酶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皮肾活检确诊的老年(≥60岁)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114例,占75%),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3.51%)、慢性肾炎综合征(30.70%)、隐匿性肾炎(8.77%)、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39%)和急性肾炎综合征(2.63%)。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48.2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3.16%)、膜性肾病(11.40%)、新月体性肾炎(6.14%),轻微病变(6.14%)为主。继发性肾脏疾病占全部病例的25%,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28.95%)、急性肾小管坏死(23.68%)居多。以急性。肾衰竭为临床表现的23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39.13%)和新月体性肾炎(30.43%)。将本组患者与同期行肾活检的非老年组比较,在原发性肾脏病中,膜性肾病和新月体性。肾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IgA肾病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继发性肾脏病患者中,本组以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小管坏死居多,而非老年组则以狼疮性肾炎(65.84%)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4.01%)居多。结论老年肾活检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则以系膜增生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对73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HBV—GN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HBV—GN临床表现多样化,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轻重不一,以膜性肾病最多见;临床与病理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结论HBV—GN容易误诊,应及时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BMP-7)对马兜铃酸(Aristolchic acid, 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拮抗作用,以期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chic acid nephropathy,AAN)寻找治疗新措施。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BMP-7(75 ng/mL、150 ng/mL、300 ng/mL)处理经AA(10 μg/mL)诱导转分化的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然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 技术分别检测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MP-7呈剂量依赖方式逆转AA诱导的HK-2细胞α-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BMP-7可以通过抑制马兜铃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可能成为AAN的防治潜在新药。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3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肾组织白细胞介素 13(IL - 13)的表达 ,进一步了解PGN的分子病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 7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和 12例正常对照组肾组织IL - 13的表达 ,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肾组织IL- 13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管间质区少量表达IL - 13,PG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见较多、较强的IL - 13表达 ,且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由轻到重损害的加重 ,PGN患者肾小管间质区IL - 13表达增加。PGN患者肾小管间质区IL - 13表达与血清肌酐浓度 (Scr)呈正相关 (r=0 .6 6 6 7,P <0 .0 0 1) ,与Ccr呈负相关 (r =0 .5 4 13,P <0 .0 0 1)。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区无IL - 13表达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MsCGN、ECPGN)患者肾小球区少量表达IL - 13,而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FSGS、MCD、MN)患者肾小球区无表达。结论 :IL - 13可能参与PGN的免疫炎症过程 ,肾小管间质区IL - 13表达与PGN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IL-18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 ,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 ,而糖尿病肾病(D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在发达国家 ,它已上升为终末期肾病 (ESRD)的首位病因 ,约占肾替代治疗患者的 1/ 3,DN已是肾脏病领域及内分泌领域研究的热点。晚近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在DN的肾脏损伤中发挥重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