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 activity of allogenic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DBM) used as a carrier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were studied. Follow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by Urist, allogenic DBM was made. In vitro, DBM an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MSC) from rab-bits were co-cultured for 3-7 days and subjected to HE staining, and a series of hist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performed under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vivo the mixture of DBM/BMSC co-cultured for 3 days was planted into one side of muscules sacrospinalis of rabbits, and the DBM without BMSC was planted into other side as con-tro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at postoperative week 1, 2 and 4, and subjected to HE staining, and observed under SEM. The results showed during culture in vitro, the BMSCs adherent to the wall of DBM grew, proliferated and had secretive activity. The in vivo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BMSCs and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s in the perivascular region invaded gradually and proliferated together in DBM/BMSC group, and colony-forming units of chondrocytes were found. Osteoblasts,trabecular bone and medullary cavity appeared.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round muscles almost disappeared at the second weeks. In pure DBM group, the similar changes appear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DBM to center, and the volume of total regenerate bones was less than the DBM/BMSC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xture of DBM and BMSC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ectopic induced osteogentic activty.  相似文献   
32.
青少年股骨近端大范围骨肿瘤样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病灶次全切除或刮除混合骨移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近端大范围肿瘤样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肿瘤次全切除或开窗病灶刮除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混合骨移植治疗29例青少年股骨大范围肿瘤样病变患者,其中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9例,骨囊肿10例。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所有患者植骨愈合,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局限性复发,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无感染和排斥反应发生,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病灶次全切除或者开窗病灶刮除,采用自体和同种异体骨混合骨移植,同时给予坚强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近端大范围肿瘤样病变,方法简单,骨量不受限制,关节功能恢复快且完全,复发率低。尽量彻底切除病灶、足量混合植骨、稳定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愈合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雷洛昔芬(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ERE-TK-Luc),然后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ERE-TK-Luc与内参照质粒PRL-SV40一起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检测raloxifene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进行比较。并同时采用raloxifene与雌二醇(E2)共同处理细胞,观察raloxifene对E2作用的影响。结果:在raloxifene处理的转染细胞中荧光素酶表达量低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raloxifene浓度为10-7mol/L时更明显(P<0.01);E2可使转染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量明显高于未给药组(P<0.01),而raloxifene与E2同时处理则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1)。结论: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ERE转录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磷酸钙骨水泥 (calciumphosphatecement ,CPC)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6具新鲜老人骨质疏松的脊柱标本 ,从T11~L4 共 36个椎体 ,随机选取其中 32个 ,分为 4组 ,每组 8个。A组 :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为 6 .5mm的椎弓根螺钉 ,另一侧以直径为 3.5mm的钻头导孔。向两侧椎弓根孔道注入配制好的磷酸钙骨水泥 (CPC) 3~ 5ml ,体温下 ( 37℃ )放置 2 4h后 ,再行前述拔出实验。B组 :应用PMMA进行修复和强化 ,作为对照 ,操作方法同A组。C组 :植入椎弓根螺钉 ,添加或不添加CPC ,进行周期抗屈实验。D组 :相同方法 ,应用PMMA作为对照。结果 :CPC骨水泥强化组和修复组拔出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在植入椎弓根螺钉时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磷酸钙 (CPC)骨水泥可显著提高其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椎板钩和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侧凸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脊柱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是否安全.是否可以矫正出更好的曲线,是否能达到更短节段的融合。方法 5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15例采用椎板钩系统手术(椎板钩组),25例采用上胸段椎板钩、下胸段和腰段椎弓根钉联合术式或者完全川椎弓根钉系统手术(椎弓根钉组)比较两组矫正曲线、融合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1~8年,曲线校正:椎弓根钉组达50.1%,明显好于椎板钩组的41.1%。矢状面畸形的矫正:两组没有区别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较椎板钩组平均少0.6个锥体。结论 椎弓根钉组在矫正侧凸的角度等方面明显好于椎板钩组。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雌激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Id3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抑制VSMCs增殖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培养Wistar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经17β-雌二醇(17β-E2)处理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并提取细胞总RNA,经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后行Northern blotting分析,观察雌激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Id3α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经17β-E2处理的VSMCs增殖受到抑制,并呈现浓度依赖趋势,Id3α基因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雌激素抑制VSMCs增殖,对Id3α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一种简便经济的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简易、经济、高产的肝星状细胞 (HSC)分离方法 ,为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参照国内外方法加以改良 ,应用D hanks液校正淋巴细胞分离液 ,使其为 1 0 53 ,采用单层一步梯度离心法分离HSC。结果 细胞获得量为 (3 5± 0 5)× 1 0 7/只 ,存活率、纯度均在 95 %以上。结论 本方法简便、实用、高产 ,不需特殊设备 ,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背景: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填充修复生物材料,是否可应用于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板覆盖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再狭窄的作用。 设计:病例随访调查。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省医用组织库。 对象:选择2003-03/2005—06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58例节段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男34例,女24例,年龄30-78岁。单纯腰椎管狭窄25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3例L4-5,36例,L5,S,22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健康情况等无统计学差异。 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患者行节段性全椎板切除,“H”形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板覆盖。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腰椎手术疗效随访标准评价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植入骨板吸收状况及CT、MRI表现。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腰椎管CT及MRI观察骨板吸收情况。 结果:纳入5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术后半年随访21例,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腰椎手术疗效随访标准,其中优17例,良4例。术后1年随访23例,CT、MRI显示椎管明显扩大,骨板无倾斜、移位,脊髓无压迫;术后1.5年随访14例,CT显示椎管内容物形态良好,骨板两侧已与相邻接触骨组织融合,密度相等,无排异反应。 结论: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板是一种良好的硬膜外覆盖材料,术后1.5年病例影象学提示未发生硬膜外粘连,防止了椎管术后的再狭窄,可用于节段性椎板覆盖成型术。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多瘤抑制基因P^16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正常胃、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P^16CyclinD1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P^16阳性率为90.9%,CyclinD1为阴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P^16阳性率分别为87.1%、78.6%、37.5%、26.25%,CyclinD1的阳性率依次为16%、21%、56%、73.75%,癌组织与正常胃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16的阳性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CyclinD1与癌分化无明显相关性。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16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CyclinD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随访2年,80例胃癌患者中13例死亡,均为P^16阴性、CyclinD1阳性者。胃癌中P^16与CyclinD1两种基因变化与胃癌的形成关系密切;随病变加重,P^16缺失率增加,CyclinD1阳性率增加,两者可单独或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其反向表达趋势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多基因异常病例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暴盲的发病、治疗及预后情况的影响以及对策.方法:应用中医心理学及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对暴盲的发病、治疗及预后过程的心理现象及情绪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心理因素在暴盲的发病、治疗及预后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及时干预并予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此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都有相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