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7年我们使用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提供的司巴沙星(Sparfloxacin)一商品名司巴乐(Spara),治疗男性顽固牲解脲支原体尿道炎1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念珠菌耐药株的DNA含量的变化,本文应用粘附细胞仪激光扫描技术,对热带念珠菌5-FC敏感株和耐药株的DNA荧光强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耐药株的平均DNA荧光强度低于敏感株,证实了热带念珠菌基因型耐药的存在,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敏性鼻炎多数病因不明 ,具有季节性 ,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停药后易复发。我们对过敏性鼻炎63例进行抗原皮试分析后 ,对其中 5 6例行脱敏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5 6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2 5例 ,女31例 ;年龄 13~ 60岁 ,平均 36 5岁。病程 0 5~ 10年 ,其中 0 5~ 2年 2 1例 ,3~ 5年 2 2例 ,>5年 13例。主要症状 :阵发性发作 ,连续打喷嚏、鼻内发痒、鼻塞、流大量清鼻涕 ;伴发慢性荨麻疹 4例 ,过敏性哮喘 1例 ,慢性扁桃体炎 4例。家族史 :慢性荨麻疹2例 ,过敏性鼻炎 3例。诱发因素 :遇冷空气、粉尘等物理刺激…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内酯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B细胞表达CD86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表达CD86的情况,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1ide,TL)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新鲜分离时以及与不同浓度TL在体外培养后的CB86阳性率。结果 SLE B细胞的CD86阳性率在新鲜分离时(P<0.002)和培养48h后(P<0.001)均较正常人B细胞高。25ng/m1的TL可明显降低SLE和正常人B细胞的CD86阳性率(P<0.001),2.5ng/ml则只对SLE B细胞起作用(P<0.001)。结论 SLE病人B细胞CD86阳性率高于正常人;TL对SLE或正常人的CD86^ B细胞均有显著的下调作用,在某一浓度下仅抑制SLEB细胞的CD86表达。 相似文献
15.
詹青松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1)
本文研究了19例泛发性和13例局限性环状肉芽肿病人的血清溶菌酶,年龄在13~67岁之间,男女之比为1:2.6。对照组年龄为21~64岁,男性20人,女性11人。一例泛发性环状肉芽肿病人因伴发Crohn氏病而被除外。血清溶菌酶用浊度法测定。各研究组的均数参照应用双尾t检验,所有数值用均数±2 SDs来表示。测定结果:泛发性环状肉芽肿组(GGA)的血清溶菌酶平均值为9.3±3.3 mg/L,局限性环状肉芽肿组(LGA)为5.96±2.9mg/L,对照组为6.8±2.3mg/L。LGA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266),而GGA与LGA和对照组之间则有显著性差别(P分别为0.006和0.001)。讨论中作者指出,本组GGA病人的血清溶菌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以自身免疫现象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当其以某一首发症状就诊时,常可误诊误治。现根据近些年来有关SLE首发症状的文献综述如下,以便对其有所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 SLE首发症状的临床实例 1.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为首发症状的SLE:在SLE病程中极少数病人可出现AIHA的表现,其发生率少于6%,而以AIHA为SLE的首发症状者较少。高氏等报告1例28岁女患者,当时以AIHA为首发症状入院,后来经全面检查确诊为SLE,但此病人在未确诊为SLE之前,曾在一年、四年前两次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3例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本病与多种诱发因素有关,对本组病例采用抗原进行皮内试验,结果提示:本病与多种变应原有关,其中尘螨、棉絮、河虾、海蟹等为本病的主要变应原,同时对其中61例患儿进行脱敏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90.1%,作者就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例1,男,8个月龄。出生3个月后,颈部、面部、躯干及四肢相继出现黄豆大红色丘疹及斑片,4~5天后皮疹渐变为褐色。患儿系第二胎顺产,其姐无类似病史。检查见面部又四肢散在分布褐色斑丘疹或斑片,黄豆至花生米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腹部及背部除有散在性斑丘疹外,还有10多个褐色斑块状皮损,呈瘢痕状,触之柔软,用手指摩擦皮损后出现风团。皮肤划痕 相似文献
19.
药物交叉过敏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但其严重性却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有报告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再次投予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而导致死亡者。作者在临床工作及会诊中遇到不少发生药物交叉过敏的患者,认为多数是由医生间接所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的了解。因此,提高对药物交叉过敏严重性的认识,以减 相似文献
20.
有些内脏恶性肿瘤在皮肤上有特异性表现,如恶性黑棘皮病,另外有内脏恶性肿瘤则与某种皮肤病伴发机会很高,如匐行性回状红斑、皮肌炎等。然而,其它许多与恶性肿瘤伴发的皮肤病较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体征,常被忽视、误诊。作者就近几年来本科住院的26例患者,根据其内脏恶性肿瘤的非特异性皮肤体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