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自体腹膜桥接管联合移植修复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建立比格犬盆腔自主神经损伤模型,实验组以自体腹膜管填充胶原蛋白海绵+BMSC桥接于缺损神经两端;对照组改BMSC为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为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取材,标本切片行HE染色和神经纤维(NF)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选定数据进行测量.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再生神经纤维总数[(1742±185)根比(1131±262)根,P<0.01]、密度[(168±14)根/104μm2比(124±17)根/104μm2,P<0.01]、直径[3.83±0.22)μm比(3.28±0.41)μm,P<0.05]、面积百分比(0.32±0.07比0.21±0.0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结构清晰,形态接近正常.结论 BMSC与自体腹膜桥接管联合移植修复盆腔自主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生长好,方法可行,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俊生  詹文华 《广东医学》2000,21(9):715-716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可供选择的外科手术方式有多种 ,各种术式均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具体选择何种术式 ,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如患者的全身情况、术中探查结果和术者经验等。现介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一些处理方式如下。1 可切除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手术方式1 1 三期手术 三期手术包括一期结肠造瘘、二期肿瘤切除和结肠结肠吻合、最后行结肠造口关闭术。这种手术曾经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传统术式 ,但三期手术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治疗费用 ,反复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 ,3次手…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自2004年12月成立,即开始了合理规范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学的有关工作。在中华医学会正副会长的指导下,2005年4月启动了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和“规范”的制定工作。参与“指南”和“规范”编写的52位专家来自多个学科,也包括部分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共组成8个编写组,分别完成“指南”(草案)相应部分和部分“规范”的内容。 2006年5—8月,有7个编写组先后召开了8次总论和各论的“共识”和“规范”会议,就本版的编撰结构、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分级体系、文献检索策略等方法学问题展开讨论,确定了工作方案,各自召开“共识会议”进行讨论,完成相应的文件。 通过确定检索策略、入选标准和特定关键词,采用系统化的文献检索,收集指南推荐意见相关支持证据。按照证据级别,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本领域的国内情况,制定推荐意见分级体系。 分会的“指南”(草案)和“规范”(草案)由各个“共识工作组”相互配合完成。达成“共识”后和最终定稿前,按“议事规则”对“指南”(草案)和“规范”(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和操作规范”力图反映目前国内外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最新证据,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实行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由于内容宽广,部分内容欠缺甚多,有待今后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原发性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至2017年经临床和病理活检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20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无免疫缺陷病史)资料,通过放疗前后轴位T1WI增强病灶强化最大径变化计算出肿瘤消退率进而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和非完全缓解(非CR)组,测量病灶放疗前的最小ADC(ADC_(min))值、平均ADC(ADCmean)值、最大ADC(ADC_(max))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放疗前CR组与非CR间有无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肿瘤ADC值与肿瘤消退率的相关性,进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求得ADC值的阈值。结果放疗前ADC_(min)值与ADCmean值在CR组与非C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_(max)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_(min)值、ADCmean值与肿瘤消退率有相关性(r=0.630、0.460,P=0.000、0.005),且分别大于0.602×10~(-3) mm~2/s、0.800×10~(-3) mm~2/s时患者放疗疗效,能在放疗周期完成后达到CR的效果。结论 ADC_(min)值及ADCmean值可以作为预测原发性脑淋巴放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治疗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推广规范化的胃癌淋巴结清扫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胃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始自Billroth1881年在维也纳为胃癌患者成功施行世界上第1例胃切除,距今已近120a.本世纪初,胃癌是癌肿的头号杀手(theleadingcancerkiller).最近几十年,全球的胃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农村人口比例高,目前胃癌的病死率仍居各种肿瘤的首位.最近20a~30a,以日本为代表的胃癌的外科治疗已经获得长足的进步.我国胃癌的外科诊治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1],根治性切除率、早期胃癌比率以及5年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PRL-3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人工PRL-3 mi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并检测其沉默PRL-3表达的效果;MTT试验评价沉默PRL-3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PRL-3慢病毒载体.PRL-3慢病毒转染组,可沉默SGC7901细胞PRL-3的表达.MTT试验结果,沉默PRL-3的表达后,与空载体组比较,SGC7901细胞数下降了30.4%;生长曲线比较,SGC7901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PRL-3在胃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经验。方法:对1994年8月至2001年11月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137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肝切除11例,脾切除25例,横结肠切除13例,胆囊切除15例,副肾上腺切除4例,脾、胰体尾切除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3例,其他手术18例。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26.3%和16.6%。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联合切除受累脏器可提高胃癌的根治性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实施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总结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17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5例横结肠癌患者(0.3%)行联合PD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癌联合PD术的5例患者(其中1例加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吻合)均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胰瘘和切口感染,但均康复出院。3例术后半年因肿瘤复发死亡,2例随访至今45个月和72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结肠癌侵犯胰十二指肠较少见。结肠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安全的,能为部分患者提供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保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SIRS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标准营养组、免疫增强组、生态营养组、生态免疫组),分别给予不同构成的肠内营养剂7d,观察各组大鼠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7d后,生态营养组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增强组(P<0.05),但这3组均高于生态免疫组3倍或以上(P<0.01)。血浆DAO水平标准营养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注射LPS后第1天起,各组大鼠尿液L/M比值均有大幅升高,至第6天回落到注射前水平。第1天时生态免疫组尿L/M比值低于其他3组(P<0.05),第3天时标准营养组尿L/M比值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至第6天各组已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免疫增强营养素和生态制剂的生态免疫肠内营养能更有效地保护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