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60篇
  免费   1692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295篇
妇产科学   254篇
基础医学   1141篇
口腔科学   283篇
临床医学   5335篇
内科学   2464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451篇
特种医学   8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02篇
综合类   7942篇
预防医学   3345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3729篇
  34篇
中国医学   3292篇
肿瘤学   780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953篇
  2022年   841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867篇
  2018年   978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789篇
  2014年   1763篇
  2013年   1693篇
  2012年   2014篇
  2011年   2013篇
  2010年   1886篇
  2009年   1823篇
  2008年   1652篇
  2007年   1639篇
  2006年   1428篇
  2005年   1359篇
  2004年   1189篇
  2003年   1026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633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991.
尽管高效的乙型肝炎预防性疫苗已经普及了30多年,但HBV感染仍在继续蔓延。每年约有90万人死于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脏瘢痕形成)、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HCC)等。HCC作为一种主要由HBV慢性感染所导致的癌症,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在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凝血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缺血性CSVD患者300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106例和认知障碍组194例,认知障碍组又分为轻度组102例、中度组59例和重度组33例。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各项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TM及Hcy升高,TFPI降低(P<0.05);且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TM及Hcy更高[(32.6±30.2)μg/Lvs(21.7±14.5)μg/L,(19.3±15.2)μmo L/Lvs(14.0±6.0)μmo L/L],TFPI更低[(110.3±28.2)mmol/L vs(136.8±47.9)mmol/L,P<0.05]。血浆TFPI和Hcy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独立相关(P=0.000)。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Hcy及TM升高,TFPI降低(P<0.05);重度组较中度组变化更明显(P<0.05)。认知功能评分及不同认知域损害均与血浆TM及Hcy呈负相关,与血浆TFPI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TFPI、TM及Hcy与缺血性CSVD患者认知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以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31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H.pylori将FD患者分为H.pylori+组和H.pylori-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指数(SID)、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评,并检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 两组患者在SID(Z=-0.858, P=0.858)、NDI(Z=-1.464, P=0.143)和医院抑郁评分(Z=0.699, P=0.48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pylori+组患者的医院焦虑评分明显高于H.pylori-组(Z=-2.470, P=0.014)。H.pylori+组的CGRP水平为(0.999±0.274)ng/ml,明显高于H.pylori-组的(0.812±0.172)ng/ml(t=2.238, P=0.033)。两组患者的HRV在极低频率(t=-1.210, P=0.236)、低频功率(LF)(t=0.419, P=0.678)、高频功率(HF)(t=0.612, P=0.546)、LF/HF(t=-0.882, P=0.399)和总功率(t=-0.963, P=0.34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FD患者中, H.pylori感染阳性的患者较阴性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情绪及CGRP水平,但是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分析住院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疾病的特点。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4379例各种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住院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占住院的肝病患者的比例为1.74%,2006年为2.89%,2011年为4.18%,10年间上升了2.4倍;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男性占97.69%(4278/4379);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未分类)、轻症酒精性肝炎为3种最常见的病种,分别占70.66%、10.44%和9.96%,而重症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衰竭和酒精性脂肪肝占比为4%左右;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平均年龄为49.6岁,而酒精性肝病重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6.9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轻症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脂肪肝治愈率分别为80.28%和91.58%,而重症酒精性肝炎为4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住院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占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须重视对男性人群和疾病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失衡综合症、体温升高、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初发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心率变异性变化.方法 按随机数字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冠心病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冠心丹参滴丸;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心功能参数.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HRV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RV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RV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初发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诊断方面尚无统一标准,误诊率高,临床治疗也尚存争议。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联合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MLR)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81例第一次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根据90?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63例和死亡组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与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联合M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者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人工肝治疗死亡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NLR、MLR、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生存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NLR [OlR=3.719(95% CI:3.525,3.942)]和MLR[OlR=2.335(95% CI:2.161,2.596)]为预测HBV-ACLF 患者人工肝治疗90 d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TA [OlR=0.729(95% CI:0.550,0.967)]为预测其预后的保护因素。AUC显示:NLR联合MLR的AUC相对最高,为0.921(95% CI:0.876,0.966)。NLR联合MLR可提高预测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敏感性[76.0%(95% CI:0.723,0.806)和特异性[92.0%(95% CI:0.882,0.957)]。结论 PTA和系统性炎症指标(NLR、MLR)与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