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目的探讨昏迷的客观评估方法和主观评估方法判定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39例,复苏后24 h内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GCS-Pittsburgh评分,观察其6个月时的预后,并分析不同评估方法判定预后的价值。结果 6个月后,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28例。三种评估方法的预后不良组分值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患者运动反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及自主呼吸消失判断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均为100%,其中脑干反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BIS监测判断预后不良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显著高于GCS-Pittsburgh评分(P<0.05)。结论三种昏迷评估方法均可判定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但客观评估方法 BIS监测对预后不良的判定价值优于主观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69岁,因急性发作性腹疼伴恶心呕吐2d入院。在当地诊断为“肠梗阻”,无缓解,CT示腹膜后血肿,血管三维成像示5年前因腹主动脉瘤植入的左髂动脉支架远端有血肿形成,急转本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6年。查体:T36℃,P80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脐左下扪及搏动性肿块,轻压痛,无明显血管杂音。血常规:RBC3·7×1012g/L,HGB10g/L。血生化:肝功能正常,BUN13·8mmol/L,Cr227·5μmol/L。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给予左侧髂总动脉血管瘤切除+双髂外动脉搭桥术,术中出血约6000ml,输20U浓缩RBC,术… 相似文献
25.
26.
胸部创伤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病死率非常高。我院自1977—1988年收治胸部创伤575例,其中复合伤253例,占44%。现就其诊治中的问题谈几点体会。一、临床资材(一)一般资料:男186例,女67例。1—15岁26例,16—55岁197例,55岁以上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予以针刺麻醉并持续至术毕。比较两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并于手术前后行血清S100β、MMP-9、BDNF检测。结果 两组术中维库溴铵、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MMP-9水平相比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BDNF水平相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麻醉能够改善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100β、MMP-9水平及升高血清BDN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8.
食管癌术后胸胃支气管瘘非常罕见,我院自1980年1月~1996年6月,在1206例食管癌手术病人中发现3例,均误诊为肺部感染.本文拟结合病例,就其误诊原因及有关诊断等问题作一探讨.1 病例报告例1.患男、5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于1987年6月23日入院.诊断为中段食管癌,于1987年1月12日行食管癌切除,胸腔顶部食管胃吻合术,术手7天进食.第17天时,病人突然出现进食剧烈呛咳及寒战、高烧等.胸部X线片:右肺中下叶有云絮状阴影,直立位胸胃造影未见异常,诊断为肺部感染.抗炎治疗半月,效果不佳,病人进食呛咳加重.再行胸胃造影,平卧位时见胸胃右前壁有一窦道与右支气管相通,直径约0.7 cm,诊断为胸胃 相似文献
29.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生脉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改变以及生脉注射液对其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将 6 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生脉注射液组 ,两组疗程均为 2周 ,观察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γT3 )、促甲状腺素 (TSH)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出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等指标变化情况 ,并以 2 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 、T4明显降低 (P <0 0 1) ,γT3 升高 ,且T3 、T4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γT3 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经治疗 2周后 ,生脉注射液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治疗后两组患者T3 、T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γT3 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生脉注射液组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P <0 0 1)。提示CHF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甲状腺激素异常程度与心脏病变程度相关 ;生脉注射液可纠正CHF患者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0.
该患者共输入红细胞14 U,血浆2200 mL,冷沉淀800 U,去白细胞全血400 mL,血小板16 U,白蛋白50 g。盆腔共间断引流出250 mL淡红色血性液体。3 d后患者意识转清,可配合点头、握手动作,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血管活性药物渐减量至停用。4d后脱机拔管,6d后转普通病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