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6篇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研究NAP-2(73)蛋白在人肝癌细胞株SMCC-7721和人肝正常细胞株HL-7702的表达差异,并初步探讨NAP-2(73)对肝癌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B)对NAP-2(73)在人肝癌细胞株SMCC一7721和人肝正常细胞株HL-7702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再验证,RT-PCR法检测NAP-2(73)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验证结果证实,在肝癌细胞株中NAP-2(73)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肝细胞株中无表达.Real-time PER结果显示肝癌细胞株中NAP-2(73)mRNA表达比正常肝细胞株增加了7倍.[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初筛结果的可信性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和推测,提示NAP-2(73)可能是肝癌相关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2.
人血清中小分子蛋白质的电洗脱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霄  何敏  蒋智华  农炳金  覃健  张志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25-3626,363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回收分子量﹤10000 Da低丰度蛋白质的电洗脱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电洗脱方法分离纯化小分子标志蛋白,利用SELDI技术检测回收后的标志蛋白。[结果]SELDI技术检测发现,改进后的电泳和电洗脱方法能有效分离并回收10000 Da以下的低丰度蛋白质。[结论]改进后的电洗脱方法,不仅快速简便,而且还有利于蛋白质的后续鉴定。  相似文献   
173.
目的应用CT技术测量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探讨假体旋转性和髌股关节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股骨上髁轴和胫骨结节为参考点,对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的旋转性进行测量,并比较了20例功能良好膝关节和30例产生髌股关节并发症的膝关节的假体旋转性。结果髌股关节并发症组的假体(股骨 胫骨)存在过度内旋,其内旋度数和值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轻度假体内旋(和值1°~4°)导致髌骨倾斜和轨迹外移;中度假体内旋(和值3°~8°)导致髌骨半脱位;重度假体内旋(和值7°~17°)导致早期的髌骨脱位和晚期的髌骨置换失败。功能良好组的假体旋转度和值为10°~0°外旋。结论在轴向力线正常时,假体的内旋放置可能是导致髌股关节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利用 CT扫描图像,行假体旋转度测量可用于术中以指导手术,术后也可以作为是否需要翻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研究采用血清分离试剂盒初步分离血清标志蛋白的效果。方法:应用血清分离试剂盒对血清中标志蛋白进行梯度pH洗脱,根据目的蛋白的洗脱条件,选择适合的缓冲液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结果:WCX-2和IMAC-3-Cu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血清经血清分离试剂盒梯度pH洗脱后可得到初步分离,各组分中的蛋白数量都比原血清明显减少。其中在第3、4组分分别检测到目的蛋白M7789.8和M4300.80。选择缓冲液(20 mmolNaAc,pH4.0)进行离子交换层析,成功分离到目的蛋白M7789.8和M4300.80。结论:应用血清分离试剂盒不仅可以对血清进行初步分离,还能了解到目的蛋白表面一些氨基酸的基本构成和等电点范围,为后续进一步分离纯化目的蛋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 9月-2018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2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13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8~54(41.23±11.31)岁;观察组11例,采用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55(39.9±12.4)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患者术后6、12个月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Garden指数及Haidukewych 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 髋关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8 ± 5.88)、(92.18±4.17)分和(72.92±6.26)、(88.38±6.17)分,其中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3.23~6.06(4.45±0.88)个月,对照组为3.86~7.93(5.77±1.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例(5/13)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两组患者Garden 指数及Haidukewych 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结论 与闭合复位多枚空心螺钉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相比,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Frosch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8~57岁,平均39.3岁;摔伤3例,道路交通伤5例。采用外侧Frosch入路治疗,骨折复位固定,对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半年以上随访观察。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直视下复位,6例采用后外侧钢板固定,骨折愈合顺利,无复位丢失,无感染和神经损伤。2例因骨折线纵裂,超过胫前动脉分叉处,未能从后外侧固定。功能恢复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优6例(评分>27分),良1例(26~20分),中1例(19~10分),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外侧Frosch入路可以直视观察,有效复位骨折,确切固定,预防术后复位丢失,促进愈合,恢复功能,适合用于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方法开展以"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导致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低进行要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初产妇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生理特点、母乳喂养方法、环境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后知晓率提高幅度为39.46%~40.82%,目标达标率为112.77%~116.67%,实施3个月后效果维持期目标达标率111.42%~122.09%,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满足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迫切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圈员能力。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使用关节镜诊治运动员髌下脂肪垫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1例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撞击综合征(Hoffa病)运动员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髌下脂肪垫部分切除术,对部分患者同时施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按In-sail膝关节评定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7~34(18±4.8)个月随访,疗效评价:优17例(54.8%),良8例(25.8%),可4例(12.9%),差2例(6.5%),关节镜技术治疗髌下脂肪卡压综合征优良率达80.6%。获得优良效果的运动员患者在7.1~14.5(9.2±3.7)周后恢复正常训练和比赛。结论Hoffa病是引起运动员膝前痛的常见病因,关节镜下行髌下脂肪垫部分切除术治疗Hoffa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究对比关节镜联合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伴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60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伴韧带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影像学评价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S、Lysholm膝关节、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升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HSS、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80.
谢浩  吴积  覃健  刘军  曹晓建 《中国骨伤》2023,36(6):532-542
目的:分析损伤且疝入胸腰段骨折椎体的椎间盘组织对骨折愈合、椎体骨缺损体积变化及椎间隙高度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140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合并上邻椎间盘损伤患者,男83例,女57例,年龄19~58(39.33±10.26)岁。术后6、12、18个月定期门诊复诊随访。损伤椎间盘组织未疝入骨折椎体患者为对照组,椎间盘损伤且疝入骨折椎体患者为观察组。通过不同回访时间下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CT及MRI扫描图像,分析计算骨折椎体楔变角、矢状位后凸角和上邻椎间隙高度变化,椎体复位后骨折愈合及骨缺损体积的变化以及椎间盘退变等级变化;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预后;最后综合分析不同组别之间上述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正常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共87例患者获得完整回访资料,至少回访至内固定术后18个月。胸腰段正侧位X线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复位内固定手术18个月后,椎体楔变角、矢状位后凸角增加及上邻椎间隙高度下降均大于对照组(P<0.05)。CT扫描发现观察组患者椎体复位术后12个月骨折畸形愈合并形成与椎间隙相通的骨缺损"空腔",且其体积较前明显增大(P<0.05)。MRI扫描发现术后12个月观察组损伤椎间盘退变率较对照组严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下腰背部疼痛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椎间盘组织疝入骨折椎体,使骨折周围骨质吸收骨缺损体积增大,形成与椎间隙相通的畸形愈合"空腔",这可能是内固定装置去除后椎体楔变角、矢状面后凸角增加和椎间隙高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